課文《三峽》教學設計范文
教材分析
本文出自酈道元的《水經注》,比較精要的描述了三峽的雄奇險峻、清幽秀麗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欣賞、贊嘆。因此學習此文要讓學生領會文中所描繪的三峽美景,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節奏分明的朗讀課文,疏通課文大意,并基本能當堂成誦。
2、學習積累重點詞語。
3、品味文章語言,展開想象,體味作品意境。
4、體會作者對三峽獨特美的欣賞之情。
教學重點
對照注釋,疏通文意,展開想象,品味語言,反復朗讀,基本能當堂成誦。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了解大意。
師生:查找有關三峽的資料、圖片以及作者的概況。
教師:制作幻燈片。
教學內容
熟讀成誦,準確理解,品味語言,體味意境。
教學設計
一、烘托氣氛,導入 新課
大屏幕以長江為背景,反復播放《長江之歌》。
同學們,剛才你們聽到的是什么歌曲?(生回答)對,它就是《長江之歌》。長江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的自豪。長江一瀉千里,氣勢磅礴,特別是三峽的景致,更是雄奇險拔,清幽秀麗,令人神往。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揮毫潑墨盡情描繪,也寫不盡長江的餓俊美。長江之美,美在三峽。今天我們就隨酈道元的筆端,去游一游那雄偉壯麗的長江三峽。
大屏幕出現課題。
二、檢查預習:
1、三峽的地理位置:(大屏幕顯示地圖)
2、作者的情況:(大屏幕顯示作者投降及有關資料。明確:酈道元,字善長,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撰著《水經》四十卷,《本志》十三篇。)
三、反復朗讀:
1、教師在音樂聲中范讀課文,大屏幕顯示相應的圖片。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注意節奏。
3、檢查生字認讀情況:大屏幕顯示生字。學生讀出生字讀音。
4、學生齊讀課文。
四、學生自主探究,疏通課文。
(大屏幕顯示學法:1、自主探究。2、同伴互助。3、提出疑難)
在學生基本疏通課文后,大屏幕展示圖片,學生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五、試背課文
學生在疏通的基礎上再讀課文,大屏幕出示相關圖片預以提示,試背課文。
過渡:課文以凝練生動的筆墨,寫出了三峽的雄奇險峻,清幽秀麗的景色。下面我們細細品讀課文,體會其寫景的妙處。
六、研讀與賞析
1、課文寫了三峽的哪些自然景物?
2、作者抓住了這些自然景物的什么特點來寫的?
3、課文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大屏幕依次顯示分析結果:
雄壯美
山——連綿不段,遮天避日(險峻美
夏:急、猛(奔放美)
秀麗美
水—— 春冬:綠、清(清悠美)
秋:凄涼(凄婉美)
表達了作者的無限贊美和欣賞之情。
小結:作者先寫三峽的整體風貌,然后抓住了三峽最有特點的時間——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洶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飛懸的瀑布,哀轉的猿鳴,悲涼的漁歌,三峽的奇異景象,被描繪得淋漓盡致;把三峽的神韻生動的表現了出來。寫出了三峽獨特的美——奔放美、清悠美、凄婉美。
七、拓展延伸
1、《三峽》與李白的《早發白帝城》都描寫了三峽風光,前者是游記散文,后者是詩歌,試找出詩句與課文相應的句子。
大屏幕出示詩句,學生找出相關的語句。
A、朝辭白帝彩云間——有時朝發白帝。
B、千里江陵一日還——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
C、兩岸猿聲啼不住——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D、輕舟已過萬重山——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重巖疊障
2、三峽工程正在建設中,有人認為這將會影響三峽的美,請你談談自己的看法。
八、作業 布置:
1、背誦課文
2、寫自己家鄉的一處景色。
作文題:家鄉的___(翠竹、夜色、柿子等)
【課文《三峽》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三峽之秋》教學設計范文04-04
《船過三峽》教學設計03-04
《三峽》教學設計(集合15篇)06-02
課文《花鐘》的教學設計(通用3篇)04-27
課文《刷子李》優秀教學設計(通用5篇)04-14
跳繩教學設計范文09-10
《西湖》教學設計范文04-07
《太陽》教學設計范文04-09
《趙州橋》教學設計范文04-09
《荷葉圓圓》教學設計范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