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的教學設計模板
教學目標:
1、認識“陡、鏈”等6個生字。會寫“爬、峰”等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峰頂、似乎、忽然”等12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4、懂得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我”與老爺爺的兩次對話,與“……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學準備:課件、生字詞表、小黑板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簡介天都峰,導入新課。
天都峰是黃山“七十二峰”中最危險的三大奇峰之一。天都峰有“非鳥難落腳,猿猴愁攀登”之說,課文中的一位小妹妹和白發蒼蒼的老爺爺登上去了,他們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學了課文就知道了,今天我們學習爬天都峰這一課。
(教師介紹有關天都峰的資料,讓學生從中感受天都峰的高與險,為后面理解課文作好鋪墊。)
二、檢查預習情況。
1、用小黑板出示生字新詞,讓學生認讀。
2、認讀多音字“假、都”。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用和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
3、再讀生字新詞,進行生字詞的教學。
(1)生字: 陡、攀、辮、決、勇。
(2)字形難點。
顫:左右結構,第十三筆是“—”。
(3)理解詞語。
猶豫:拿不定主意。
奮力:充分鼓起勁來。本課指努力向上攀登。
終于:表示經過種種變化或等待以后出現的情況。本來是指“我”、爸爸和老爺爺經過艱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頂。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本課指什么事出乎意料?(指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真出乎意料,令人敬佩。)
汲取:吸取。
四、再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自由讀,讀后想一想課文的敘述順序,畫出文中表示這個順序的詞句;教師投影出示:
來到天都峰(1)
↓
在天都峰腳下(2-5)
↓
爬上天都峰6—7)
↓
爬上天都峰之后(8—10)
2、小組討論,一部分一部分的學習課文,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全班討論,老師再補充解答。
(不懂的詞語或問題,可以在書上做上記號)
3、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這一段交待了什么?
4、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峰給你留下什么印象?畫出有關語句,出聲讀一讀。
(2)說說課文中是怎么寫大郡峰的“高”和“陡”的?
a高:“抬頭望”、“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畫哩!我爬得上去嗎?”
“我爬得上去嗎?”這一句是不是懷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
(進一步地表現了天都峰的高。)
b陡:“筆陡”、“石階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
【《爬天都峰》的教學設計模板】相關文章:
《爬天都峰》教學設計15篇04-24
人教版《爬天都峰》教學設計三年級上冊12-27
《觀潮》教學設計模板05-22
《溫度》教學設計模板05-19
《挑山工》教學設計模板04-16
《金色的魚鉤》教學設計模板05-09
小鷹學飛的教學設計模板04-27
安塞腰鼓的教學設計模板04-23
《學弈》教學設計模板07-23
《荷葉圓圓》教學設計模板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