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鄧稼先優秀教學設計
【設計簡說】
本文編排在人教版課標教材七(下)第三單元──探索名人足跡單元。本單元的教學重點為:訓練朗讀,理清思路,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評價人物的精神品格,品味語言的靈動精妙,學用寫作技巧描述人物。本文文化底蘊深厚,作者具有詩人情懷,文如史詩般豪壯深沉,寫作手法巧妙。教學此文可運用詩意教法,營造詩意氛圍,用五種閱讀方法去把握文章特色、品評人物。
【教學過程】
一、導語,導入詩意背景
一百多年前的中國,人民飽受欺凌,經過奮起抗爭,中國人民終于站起來了!這是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創造的偉大勝利!他們傲骨錚錚,挺起了民族的脊梁:孫中山、毛澤東、錢學森這些劃時代的巨星光耀中外。有一顆巨星,也許是被兩彈的蘑菇云遮沒了光輝,也許是一星的光亮過于璀璨,他反而鮮為人知,他就是兩彈元勛鄧稼先。這節課,讓我們跟隨楊振寧走近鄧稼先,認識鄧稼先
二、朗讀,讀出滿堂詩情
1、精選文中富含感情的句段,教師作示范朗讀。
2、教師指導朗讀技巧(如重音、語調、語氣、感情)等。
3、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讀出滿堂詩情:讀中國百年屈辱,讀出滿腔悲憤;讀中國巨人站起來,讀出揚眉吐氣;讀中國爆炸兩彈,讀出歡欣鼓舞;讀作者對稼先的.贊語,讀出熱情贊美;讀作者讀信后感情震蕩、熱淚滿眶,讀出為民族自豪、為朋友驕傲的真情;齊讀唐代李華的《吊古戰場文》,讀出蒼涼悲壯;男生齊讀五四時期的《中國男兒歌》,讀出壯懷激烈;女生齊讀《永恒的驕傲》,讀出深切懷念。
4、教師評說。
三、瀏覽,探究詩的眼睛
1、師:下面我們運用瀏覽法來讀課文的小標題。瀏覽法就是大略地看一看,把握大致的內容。小標題,就像這部史詩作品的詩眼,請大家瀏覽各個標題,說說這些標題各有什么特色。
2、同學們活動。
3、教師明確:
標題一:對比歷史;標題二:引用贊語;標題三:人物對比;標題四:發出疑問;標題五:引用原話;標題六:引用唁電。
4、教師小結:我們在這一過程中學到了擬寫標題的方法,如對比、引用等。
四、速讀,理清詩人思路
1、師:下面我們運用速讀法來讀課文。速讀法就是1分鐘500字,快速閱讀,快速捕捉文中主要信息的方法。請大家速讀課文,分別用兩個四字短語概括各節內容。
2、同學們活動。
3、教師評說并明確:
⑴ 略說背景,引出人物;
⑵ 縱觀一生,鞠躬盡瘁;
⑶ 橫向比較,無私奉獻;
⑷ 澄清謠言,自強不息;
⑸ 環境艱危,生死度外;
⑹ 元勛千古,永恒驕傲。
五、精讀,評說詩中形象
1、師:評說鄧稼先形象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下面我們運用精讀法來評說人物形象。精讀法即對文中精段進行多角度精細的品味。就本文而言,就是從精段中提煉人物靈魂精髓;評說人物形象,要聚焦人物身上的亮點,評出人物的特點,語言要簡潔,評論要中肯,形式要多樣(可用排比、對聯、引用等)。
2、教師示范:
(精讀一、二節)兩彈一雪百年恥,一星放飛千秋夢。橫批:民族精魂。
3、同學們精讀,評說鄧稼先:
(精讀第二節)嘔心瀝血造兩彈,鞠躬盡瘁報國家。橫批:血薦軒轅
(精讀二、四節)兩彈之父,民族之子
(精讀二、五節)兩彈元勛,精忠報國
(精讀第三節)他比奧本海默更拔尖
(精讀三、六節)忠誠純正,坦蕩大度,無私奉獻
4、教師小結。
六、比讀,發現詩之神韻
1、師:把握文章特色是本課的教學難點,我們可用比讀法來突破這一難點。比讀法就是從不同的方面對兩篇(或多篇)文章進行對比閱讀的方法。
2、師:請同學們從人物、選材、組材、結構、語言等方面比較課文與徐焰的《鄧稼先小傳》寫法之不同(注:《鄧稼先小傳》課前先發給學生)。請同學們分小組合作研討。
3、同學們活動。
4、教師評說并明確:《小傳》按時間順序行文,條理清晰,資料翔實,但選材龐雜,人物是平面型。
課文的神韻在于創新:
⑴ 底蘊深厚。課文以中華傳統文化為背景,以民族情結、深厚友誼為基調,開篇寫百年國恥,中間引古文、歌詞,增添了文化的厚度。
⑵ 詩化材料。作者從情感角度醞釀、渲染、營造了一個詩意氛圍,烘托鄧稼先的精神情操,凸現了一個立體的光芒四射的形象。
⑶ 課文采用片斷式結構,各節環環相扣,氣韻貫通。
⑷ 語言平實,飽含深情,讀來蕩氣回腸。
全課收束。
【點評】
這個教學設計表現出詩意盎然、細節精美、逐層漸進、手法新穎的特點。訓練朗讀、探究標題、理清思路、評說人物、把握特色五個教學環節目標明確、易于操作,讓這篇三千余字長文的教學有了抓手,落實了單元教學重點;學生對五種閱讀方法的學習,提高了教學效率。全課的教學思路嚴謹,自然、和諧。
【課文鄧稼先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鄧稼先》觀后感04-29
課文《刷子李》優秀教學設計(通用5篇)04-14
《荷花》優秀教學設計04-14
白鵝優秀教學設計04-04
《松鼠》優秀教學設計04-03
《老王》優秀教學設計12-25
《挑山工》優秀教學設計07-01
課文《花鐘》的教學設計(通用3篇)04-27
小學音樂優秀教學設計03-07
《咬文嚼字》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