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簡單歷程。
2、明確認識先輩們的辛勤勞動和付出鑄就了我國汽車工業的今天。
3、形成對民族工業的自豪感。
教學準備
1、教師要在課前對我們汽車工業的發展有簡要的了解。
2、準備一張中國地圖、膠帶、若干張小卡片和彩色筆。
教學活動及過程
1、導入。教師可以從請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國產汽車品牌切入教學,“同學們列舉了很多的國產汽車品牌,可是你們知道嗎?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根本不具備生產汽車的能力,中國的汽車工業是怎樣從無到有,發展起來的呢,讓我們一起聽聽‘祖孫三代話汽車’吧!”
2、閱讀交流。
(1)閱讀教科書第64~65頁爺爺、爸爸的話,邊讀邊畫出反映汽車廠生產條件和職工精神品質的話。
(2)請學生用一句話描述“爺爺、爸爸在第一汽車制造廠工作時,汽車廠的情形”
(3)談感受。
設想自己是當時廠里的一名職工,當看見第一輛汽車開下裝配線時,心理有什么感受,最想對全班同學說什么話。
3、教師和學生一起完成“第一汽車制造廠發展大事記。”
4、教師小結:“第一汽車制造廠今天的成就是幾代汽車人用青春、智慧和汗水鑄成的,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是勞動者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干出來的,他們的精神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5、探究活動。
(1)組織學生“在地圖上標出國產汽車的產地”。(提出要求)
(2)各小組匯報,并把卡片按照汽車產地貼到地圖相應的地理位置上去。
6、教師總結。概括本課題重點,布置家庭作業。
家庭作業
對第一汽車制造廠的發展有興趣的學生可以請教父母、教師或查閱資料進行深入了解。
【六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12-30
分類與整理教學設計04-08
《燃燒與滅火》教學設計03-04
質數與合數教學設計03-02
《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03-31
《紙船與風箏》教學設計03-28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10-31
《位置與方向》教學設計09-22
《數字與編碼》教學設計07-12
排列與組合教學設計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