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瀑布》教學設計
【內容簡析】
這是一首描寫瀑布的詩歌,它分別從三個不同的角度,運用比喻手法,描寫了瀑布的特點,表現(xiàn)了作者葉圣陶對瀑布的贊美,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這組詩意象豐富,語言優(yōu)美易讀易誦。
【設計理念】
通過朗讀品味詩中語言的優(yōu)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借助音像資料讓學生對瀑布的特點有更深入的認識,激發(fā)學生對瀑布、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目標】
1.認識“疊、喻”等生字,會寫“瀑、疊”等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全詩,且能背誦。
3.深入理解全詩,了解瀑布的特點。
4.在學習中感受瀑布的美,激發(fā)對瀑布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重點難點】
有感情朗讀全詩,了解瀑布的特點,體會作者對瀑布的熱愛及贊美之情,增強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教具準備】
生字卡、配樂朗讀音帶、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吟詩激趣,揭示課題
1.出示李白的名詩《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提問:
A.詩中重點描寫的是景物是什么?(瀑布)
B.作者是站在什么角度觀察瀑布的?(遠望瀑布)
C.在作者看來瀑布是什么樣子的呢?(像一條銀河)
3.師述: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現(xiàn)代著名作家葉圣陶先生的詩《瀑布》,看看在他的眼里瀑布又是怎樣的。(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初讀全詩,認讀生字
1.放課文錄音,學生邊聽邊畫詞語,注意聽清楚字音。
2.借助拼音自由朗讀全詩,要求讀通,讀順。
3.指名朗讀。
4.全班齊讀。
三、細讀體會,質疑問難
1.自由讀詩,分析對比。
A.《瀑布》與《望廬山瀑布》在觀察角度上有什么異同?
B.兩位作者在“瀑布是怎樣的”這個問題上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2.小組交流,相互解疑。
3.每小組派一名代表匯報,教師隨機點撥。
A.《瀑布》與《望廬山瀑布》在觀察角度上有什么異同?
(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觀察角度只有一個就是遠望,但是在詩歌《瀑布》中,作者由三個角度對瀑布進行觀察和描寫,一是沒見瀑布,先聽其聲;二是遠望瀑布全身;三是在瀑布腳下仰望。)
師述:請同學們用直線畫出說明作者觀察點的句子,讀一讀,細細體會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描寫景物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按由遠而近的順序寫,這樣條理清楚。)
B.兩位作者在“瀑布是怎樣的”這個問題上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①作者認為瀑布的聲音既像疊疊的浪涌上岸灘,又像陣陣的風吹過松林。)
師述:“疊疊”和“陣陣”是什么意思?結合課后第三題理解。
(這些疊詞強調事物數(shù)量多或出現(xiàn)次數(shù)頻繁。)
師述:你能模仿一下瀑布的'聲音嗎?
(學生自由模仿,談感受,體會瀑布氣勢的雄偉,體會作者恰當?shù)谋硎觥#?/p>
(②李白在遠望瀑布時,覺得瀑布像一條銀河,而葉圣陶先生,卻覺得瀑布像一道白銀。)
師述:用“ ”線畫出打比方的句子,細細品讀,思考:你從這句話感受到什么?
(恰當,不僅寫出了雪白的顏色,還寫出了其光澤。)
③葉圣陶先生在近處仰望瀑布,覺得瀑布像珍珠的屏,風吹來,它又如煙,如霧,如塵。
播放關于瀑布的錄像,學生欣賞,結合情景理解課文。
④出示句子“時時來一陣風,把它吹得如煙,如霧,如塵。”思考為什么煙、霧和塵之間用“,”而不用“、”呢?
(因為他們是三個短語而不是詞語,即“好像煙一樣,好像霧一樣,好像塵一樣。)
4.配上音樂有感情朗讀。
5.用一句話贊美瀑布。
四、總結寫法,激勵探索
作者之所以能把瀑布描寫得如此美麗,如此壯觀,除了他能按一定的順序,有條理地敘述,還在于他能細心觀察,展開豐富的想象,并進行恰當?shù)拿鑼憽V灰覀冋莆樟诉@些技巧,那么我們就能把大自然里的美景盡收筆下。
五、指導書寫,鞏固字詞
1.教師范寫“瀑”和“襯”字,指導學生寫好筆畫,及衣字部,不要寫成示字部。
2.學生練習書寫。
六、作業(yè)
1.抄寫字詞。
2.把全詩背給父母聽。
3.完成課后的詞語花籃。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瀑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設計04-14
小學語文 《坐井觀天》教學設計03-29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02-28
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09-18
《瀑布》教學設計精選15篇03-02
三年級語文下冊古詩兩首教學設計04-02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5篇04-05
語文二年級下冊教學設計12-28
《壺口瀑布》教學設計范文(精選7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