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依法履行義務》教學設計
一、課程依據標準
本節內容選自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第四課,所依據的課程標準的相應部分的是“成長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具體對應的內容標作準是:“知道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行為都是違法行為,理解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所依據的課程標準的相應部分還有:“我與他人和集體”中的“權利與義務”,具體對應的內容標準是:“自覺履行義務!边依據《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的相應部分是“加深對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認識”,“強化法律責任意識,鞏固守法觀念”。還依據《中小學法治教育專冊教材編寫建議》中的“公民意識教育重在突出對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理解,知道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二、內容解析
正確理解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明白“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皺嗬x務相統一”;“法定義務須履行”;“違反義務須擔責”。通過事例分析,增強分析能力,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法律要求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的堅決不做,實施法律所禁止的或沒有實施法律所要求的,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三、教學準備
課前準備:學生:了解安陽“共享單車”的優點和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并查閱相關的法律知識和法律規定。教師:準備相關法律素材 ,學生每人一份。21cnjy.com
四、教學目標
。ㄒ唬┣楦小B度價值觀
1、增強社會責任感,增強義務意識,自覺履行自己的義務。
2、堅持權利義務相統一,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
(二)能力目標
1、理解權利義務的關系,提高辯證思維能力。
2、正確對待公民義務,增強履行義務的能力。
3、提升公民素養,自覺承擔對他人、社會和國家的責任。
。ㄈ┲R目標
1、懂得權利與義務的關系,理解權利義務相統一。
2、知道違反義務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五、學情分析
1.學生對基本權利有掌握,但義務觀念缺失、責任感缺乏已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教育問題。
2.對社會熱點有一定的了解。
3.權利義務關系的認識多偏頗;對義務的履行難自覺。
教學重點: 法定義務須履行
教學難點: 權利義務的關系
六、教學過程:
導入:用“小綠”卡,引到”“共享單車”,提到“共享單車”,你會想到小綠的優點和運行中出現的問題?
。ㄔO計意圖:熱點事件、激發興趣;現象問題,引發思考)
“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多的問題?”引出課程《依法履行義務》
活動一:暢聊單車
權利義 務理關系
權利組:列舉使用者和公司分別享有哪些權利?
義務組:列舉使用者和公司分別履行哪些義務?
(設計意圖:結合事件、回顧舊知、做好鋪墊)
權利組和義務組討論后分享答案后?(3分鐘討論)
。ㄔO計意圖:分析現象,得出認識)
總結出:公司和用戶在享有權利的同時,都應履行相應的義務,因此,公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還要履行相應的義務
然而,現實生活中,公民對權力和義務的理解卻截然不同,展示三種不同觀點。
小組討論:結合共享單車,談談對這三種觀點的看法。(3分鐘)
。ㄔO計意圖:認知沖突、觀點辨析、思維鍛煉)
生成權利義務的關系,突出重點詞語,總結出:
一、 權利與義務關系相統一
(一)公民在享有權利的同時,還要履行相應的義務。
。ǘ嗬膶崿F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
。ㄈ嗬土x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活動二: 法定義務 知須行
。ㄒ唬 用學生見到他人遺失物的想法引出教材53頁探究與分享,思考:你覺得歸還失物是否要報酬?
索要和不能索要的法律依據是什么?充分利用查閱到的法律資料做法律依據。
(3分鐘討論)
(設計意圖:聚焦情境、行為判斷、引發思考)
結論: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
。ㄔO計意圖:突出重點、強化認知)
問題:若店員拒絕歸還鑰匙,失主使用暴力行為和言語辱罵來威
脅店員,你認為誰對誰錯?理由?(1分鐘討論)
充分利用查閱到的法律資料做法律依據。
。ㄔO計意圖:再次聚焦、行為甄別、促進生成)
二、法定義務須履行
1、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
2、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
三、違反義務須擔責
1.作為(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
2.不作為(沒有實施法律所要求的行為)
因此,我們要學法、知法、守法,踐行法律。只要人人都能正確享有法律,自覺履行義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宏偉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活動三:暢聊收獲
。ㄔO計意圖:總結本課內容,生成自我責任意識)
活動四:
拓展訓練:
暑期參加“青青”旅行社舉辦的研學旅行,請運用本節課所學權利與義務的知識思考:你和旅行社該如何簽約及特別應注意什么,才能讓你的研學之旅更完美?
板書設計:
公民權利義務相統一
依存
權利 義務
促進
享受 履行
公民
【《依法履行義務》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依法納稅口號01-19
教學設計的設計07-17
蟬教學設計優秀教學設計04-05
ai教學設計 ai的教學設計10-13
教學設計04-19
教學設計07-11
《》教學設計09-27
怎樣教學生構思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及教學思路12-28
掌聲教學設計 《掌聲》教學設計優秀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