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欄跑的教學設計
篇一:跨欄跑教學設計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本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新課程標準為理論依據。根據高二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結合跨欄跑教材和模塊教學的要求,對本課進行教學設計。在教學過程中力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加強安全育。
二、教學背景分析
1、學習內容分析:
本節課根據“新課程標準”精神和學生實際選擇模塊內容,跨欄跑模塊共18課時,模塊任務是○1使學生掌握跨欄跑的技術和方法,發展身體素質,提高運動能力.○2培養學生勇敢、果斷、不畏困難、勇于進取的心理素質和體育精神,確定“從起跑到跨過第一個欄的技術”為其中一個重要知識點。
(1)“起跑到第一個欄”中,起跑采用站立式,起跑后的加速跑,是為起跨過第一個欄做的準備。要求步數固定、步幅穩定、加速跑節奏明顯。
(2) 起跨過第一個欄中,主要明確起跨、攻欄、騰空過欄的技術過程。逐漸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及對“欄”的運動感覺。
(3)本次課為跨欄跑模塊教學中第五次課,在第一次課中學習了起跨腿技術動作、第二次課學習了擺動腿技術動作、第三次課復習起跨腿和擺動腿技術動作、第四次課改進提高起跨腿和擺動腿技術動作、第五次課學習站立式起跑跨過第一個欄的技術。
2、學生情況分析:
本節課上課的班級是高一年級7、8班共20名男生。本班同學大多來源于農村,沒有上過跨欄課的基礎,但是學生上體育課的積極性很高,思想比較活躍,為上好跨欄課奠定了基礎。他們的身體素質屬于中等水平,接受能力較好,但個體差異較大。
3、教學方式和手段說明:
教師創設合作和主動學習氛圍,通過教師的示范講解,學生課前自主看課件,小組討論等教學方法,運用合理的練習手段和學法,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逐步達成教學目標。
(1)教師示范,講解動作的技術要領。
(2)學生間相互觀察探討,發揮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4、技術準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實施跨欄跑模塊教學中,確定“從起跑到跨過第一個欄的技術”為重要知識點。依據實際,教師布置出難度不同的場地,通過教師的示范,學生課前自主看課件,小組合作學習,以達到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的總體目標。
5、前期教學狀況、問題、對策:
從前四次課的教學來看,大多數同學已經掌握了擺動腿和起跨腿的動作和技術要領。但在接觸“欄架”的練習時,有部分同學膽怯心理、畏難思想較重。針對如此,我在跨欄跑教學中,創設出良好的課堂情境,設置出難度不同的場地,利用小組合作學習,采用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 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激發學生敢于挑戰困難的精神和勇氣,充分發揮出每個人的作用和潛能。使他們積極參與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教學情境中,以期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本課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本課學習使大部分學生能夠明確平跑與起跨動作的銜接的目的與重要性。
2.技能目標:使70%—80%的學生基本掌握站立式起跑跨過第一個欄技術。
3.情感目標:幫助學生克服畏懼心理,建立自信,培養學生克服困難、勇于挑戰、團結
協作的優良品質。 教學重、難點
重 點:平跑與起跨動作的銜接
難 點:起跑到第一欄的起跨點準確性
篇二:《跨欄跑》教學設計
一、教學設計理念
本設計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練興趣,養成堅持從事體育鍛煉的習慣;提高學生的終身體育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讓學生在和諧、平等、友愛的學練環境中感受集體的溫暖、情感的愉悅;體驗成功與進步的喜悅,提高他們抗挫折能力和情緒調節能力;理解對自我、群體和社會的責任感,形成現代社會所必需的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培養學生互幫互助和團結協作的優良品質。這也是本課的指導思想。
二、教材分析
《跨欄跑》選自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必修)體育與健康 第一冊(人教版),本課是田徑模塊中跨欄跑單元的新授課,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初中進行跨欄跑練習的基礎上,確定“跨欄步”“起跑跨過第一個欄”“欄間跑”“全程跨欄跑”作為高中教學內容,為在教學中使學生明確教科書中指出的“知
識點”要精心設計教學,以實現教學目標。
三、學情分析
本課授課對象為高一40名男生,隨著劉翔知名度的提高,跨欄跑成為大多
男同學的喜愛,使其產生了一定興趣。但由于跨欄跑本身技術的復雜性,學生很難掌握較為規范的動作,而且大多數都沒有跨欄跑的基礎,甚至部分同學從未接觸過跨欄跑,他們有強烈得學習新知識、新技術的欲望,但由于其身體素質和水平的局限性,使其技術動作大多存在一定的問題。作為新授課,本節課應著重向學生教授跨欄步技術,教學中應努力選擇正確的教法,使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技術概念。
四、教學目標
1. 運動參與目標:了解跨欄運動的基本起源與發展,培養學生敢學、想學、愛學跨欄的參與意識。
2.運動技能目標:初步學習跨欄步技術動作。85%以上的同學能夠完成跨欄步的技術動作,50%的同學能在保證跨欄步的技術同時初步完成起跑至第一欄技術。
3.身體健康目標:發展靈敏、力量、速度、協調、柔韌等身體素質,發展跨越障礙的能力。
4.心理健康目標:培養學生建立自信、戰勝自我、主動學習、勇敢頑強的精神。
5.社會適應目標:培養同學間互助、互學的意識和品質。
五、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跨欄步技術的掌握。
難點:擺動腿和起跨腿的流暢銜接以及上下肢的協調配合。
六、教法與手段
針對本教材的重、難點,本課教學將采用目標導學法、提問法、啟發法有
效引導學生做到“我想學”;采用優美的示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用激勵法鼓勵學生“我要學”;采用適時糾錯法使學生對動作要領理解更透徹,用有效評價法幫助學生“我會學”,真正發揮學生是課堂主體,教師是課堂引導者作用。
七、學法
本課學生主要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嘗試學習法、對比學習法,在練習中,學生通過練習互相嘗試、對比、交流、評價和小組探討中找到掌握技術動作的關鍵,最后通過教師正確引導、講解、示范,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從而實現學習目標。
八、教學過程
(一)程序圖
教學內容—————————組織————————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教學準備部分
課前常規——————學生四列橫隊站立———
徒手操—————四列體操隊形—————
2、教學基本部分
四列橫隊(稍散開)
跨欄步輔助練習——— 原地跨欄坐——————
行進間慢跑欄側起跨腿練習—四路縱隊————
3、教學結束部分
放松活動——————
(二)具體過程
1、教學準備部分 (11分鐘)
課前常規(1分鐘)
體育委員集合整隊、報告人數。 師生問好,檢查學生服裝,安排見習生。
提出本課的任務、要求、安全注意事項,鼓勵學生,激發學生我想學的情感。
2、教學開始階段
A.跨越障礙物接力游戲(5分鐘)
教師將學生分為四組,每組一個跑道,在跑道上預先擺好8個墊子,將墊子對折后充當障礙物,每組要依次跨過兩個墊子。教師以口令、示范組織學生練習。 教師活動:帶領學生進行游戲,提出問題,怎樣才能輕松跨過障礙物?引導學生練習,及時判罰,保證學生安全。
學生活動:跟隨教師安排進行游戲,體驗跨越障礙的感覺,思考教師所提問題。 B.徒手操(5分鐘)
徒手操熱身,使學生充分熱身,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和主動參與意識。 教師活動:組織學生成四列體操隊形站立,邊示范邊講解,帶領學生一起做徒手操,充分活動各關節,注意腿部柔韌性的拉伸,同時觀察學生練習情況。 學生活動:跟隨老師一起做,達到身心的良好狀態,為新學內容做好準備。
3、教學基本部分 (25分鐘)
A.教師講解示范(4分鐘)
教師通過視頻欣賞引出新學內容,簡單講解跨欄運動的起源與發展現狀,配合圖片講解跨欄步的技術動作,向同學講授正確的動作要領,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在腦中建立正確的動作定型。
教師活動:教師講解正確動作,傳授動作要領。為學生示范正確動作。 學生活動:認真聽教師講解,仔細觀察教師示范。 B.原地模仿練習(2分鐘)
學生在教師組織下原地進行擺動腿和起跨腿的模仿練習,教師應強調上下肢的協調配合。
教師活動:以口令帶領學生練習。 學生活動:認真練習。
C.原地跨欄坐練習擺臂與上體下壓的動作(2分鐘)
教師活動:教師觀察學生動作,進行正確指導,鼓勵同學。學生活動:聽教師口令進行練習。 D. 走動中欄側擺動腿攻欄練習(2分鐘)
篇三:跨欄跑教學設計與教案
教學內容:跨欄技術學習
一、 指導思想
根據“以學生發展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發展為主體,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
師的主導作用,面向全體學生,營造自主體驗、愉快合作的學習氛圍;提供讓學生思考的空間,倡導學有所思、思而后學的教學過程,宣傳劉翔奪冠對中國體育的偉大意義,提高學生參與練習的興趣,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精神,促進心理健康,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二、教材分析:
跨欄跑是一項技術比較復雜,對身體素質要求較高的徑賽項目。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動作技術,
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根據跨欄跑技術特點,結合教材,在進行跨欄跑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激發學生興趣,鼓勵學生參與,這樣才能發揮學生的`潛能,達到一定的鍛煉效果。但是高中學生上體育課無法全身心投入,尤其是跨欄跑這種技術性很強,且存在一定危險的項目,其練習的單調與乏味很難提起學生的鍛煉熱情。這樣,既影響鍛煉效果,又容易發生意外事故。本堂課的學習內容以跨欄跑中過欄技術為主,我想,如果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循序誘導對學生進行教學,并通過練習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跨欄跑知識,形成正確的過欄技術。在課的結構上,為:準備 → 誘導 → 練習 → 糾錯 → 再練習 → 展示→放松。
三、教法與學法:
1、教法:
(1)直觀演示法、講解示范法、觀察法、討論法、評價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
(2)循循善誘。遵循教學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采用多種教學手段,以直觀感式、誘導式進行教學。 (3)區別對待。設置不同的教學情景,如不同欄高、不同等距、體操墊等方式引導學生,豐富內容,增加自主性和趣味性,消除畏懼心理。
(4)因材施教。加強跨欄跑自主學習的研究。
(5)注意安全教育學生采用自己的身體情況的學練方法和手段,不要逆向跨欄練習。
2、學法:
(1)指導學生自行設計、規定本人的起跑線到第一欄的距離、欄間距、欄高等學練等條件,靈活教學,增強練習的樂趣和實際效果。
(2)指導學生采用多種練習手段,改進提高運動技術水平。
(3)引導和啟發學生通過跨欄學練,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培養勇于拼搏、克服困難的品質。 (4)引導學生重視跨欄跑學練與思想品質的培養。
四、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讓學生了解跨欄跑的相關知識,激發跨欄的學習興趣,明確擺動腿與起跨腿的動作要點。 2、技能目標:基本做出擺動腿抬伸攻欄、起跨腿展拉跨欄動作,80%以上學生能以正確動作跨越欄架,
20%左右學生能以較快速度連續跨越4個低欄。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勇敢果斷、堅毅頑強的意志品質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五、 重點與難點
重點:擺動腿的抬伸壓、起跨腿的提拉送。 難點:過欄快,上下肢協調配合過欄。
六、教學流程:
課的準備部分由老師組織活動來達到熱身運動的目的,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進行練習;基本部分跨欄跑過欄技術的學習,打破傳統教師示范,學生練習的教學方法,通過圖片展示、師生探究來學習過欄技術,滿足了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興趣,分層學習和成果展示使他們的個性再次得到張揚,他們之間合作更加密切,交流更加頻繁,激發了他們練習的熱情,同時促進了同學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最后通過師生共同放松,使學生從興奮狀態過渡到相對安靜狀態,從而結束本課教學。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課前渲染:通過對劉翔跨欄比賽的講述集中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性。 (2)宣布課的內容 (二)準備部分:
(1)慢跑和跨欄專門練習:提高身體興奮性,防止受傷;做接近跨欄動作的跨越練習。
四組欄架,學生稱四路縱隊沿四組欄架慢跑練習,大約300米之后,在體育教師的帶領下做跑動中向前跨一大步的練習(起跨退不向前提拉,體會充分的起跨);在跑動中作完整的跨欄動作模仿練習(要求充分起跨,停頓一下再向前提拉起跨退)使學生初步了解跨欄的技術特點,提高對跨欄技術的初步感覺。
(2)柔韌性針對練習:提高學生的柔韌性、協調性,防止受傷。為跨欄學習打好基礎。 讓學生坐在跑道上,在體育老師的帶領下分別做分腿體前屈、分腿體前屈側壓腿、單腿折疊分腿體前屈側壓腿。在提高學生柔韌性的同時也對起跨腿和提拉腿動作做了練習準備。 (三)基本部分:
(1)教師示范講解
通過教師完整的跨欄技術示范使學生建立初步的跨欄技術動作表象,以便于學生模仿練習。 (2)采用圖板展示
采用圖板展示跨欄的動作要領及其圖解,目的是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機會,使學生養成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好習慣。借助視頻更直觀詳細透徹的了解跨欄的技術組成。
(3)學生嘗試練習
根據以前的教學經驗,有些學生學跨欄技術時都會出現心理障礙不敢跨怕摔倒。我讓身體素質較差的同學先從低難度起跨越,降低難度的跨越障礙(跨越0.6米高的小墊子),同時練習正確的跨欄動作,這樣即消除了心理障礙有練習了正確的技術動作。
(3)起跨腿和擺動腿欄側過欄練習
通過起跨腿和擺動腿欄側過欄練習分別強化起跨和欄上動作是學生盡快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
完整的欄上動作練習(①跨越體操墊②跨越用松緊帶代替欄板的欄架③ 跨越欄架
通過由易到難的跨欄技術訓練能夠使學生在愉悅的學習環境內練習正確的跨欄技術,從而提高學生的技術和身體素質。 (四)放松及小結
1、跨欄柔韌性練習
通過跨欄柔韌性練習放松學生緊張疲勞的肌肉。 2、小結
3、安排學生收拾器材,下課。
跨欄教案
班級:20星期:一 人數:40人 授課教師:
【跨欄跑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晨跑的口號05-08
致110米跨欄廣播稿12-17
《荷花》的教學設計03-03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
《燈光》的教學設計06-12
趙州橋的教學設計04-23
《背影》的教學設計范文04-09
《毫米的認識》教學設計04-07
《散步》的教學設計范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