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精選10篇)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 篇1
一、班情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53名,從上學期的學習成績和從前任任課老師的了解,這班學生的班底不是十分的理想,學習主動性不強,理解能力也較差。班級中學生成績分布水平,中優等的生占1/2,不及格學生和盤桓在60分左右的學生也占了一半。由于學生的理解能力差、計算力較弱,本學期我的教學重點的抓基礎,練口算,重理解。以求每個學生在原先的成績上有長遠的提高。
二、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三、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認識自然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會根據要求用"四舍五人"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步發展數感。
2.會筆算三位數乘除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3.會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和幾百幾十乘一位數,數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
4.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知道它們的區別;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能按指定度數畫角。
5.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6.結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動學習圖形的有關知識,發展空間觀念。
7.了解不現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學生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了解運籌的思想,形成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定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材編寫特點:
本冊教材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和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算法及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
1、優化大數認識的編排結構,突出數學的文化特色提供豐富的素材。本教材將"多位數認識"全部內容安排在同一單元之中,這樣使同一知識體系的內容相對集中,利于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遷移類推獲得新知,形成完整的認知結構。(改變過去分單元編排)。另外,教材中突出了濃重的數學文化,大數讀寫教學時所提供的數據緊密聯系實際生活中的具體數據。
2、計算教學內容編排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究和知識的形成過程,注重培養學生的靈活計算能力。教材精心設計教學順序,加大教學的步子,留給學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間。(課時由22課時減為15課時,例題從16個減少為6個),其實也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教材注重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對筆算過程和算理的理解,不出現文字概括形式的計算法則。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加以概括與表述;加強了估算教學使學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策略,學生運用這些策略更好地進行乘除的驗算和除法的試商;將計算作為解決問題的一個組成部分進行教學,本冊教材中沒有單獨的解決問題的單元,而是伴隨在計算教學之中。
3、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注重實踐與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本冊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與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兩塊教學內容,改變傳統幾何教學的以計算幾何為重點的模式。內容上加強了學生的實踐操作,在豐富的實踐基礎上探索圖形的特征、性質,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4、繼續加強統計知識的教學,使學生的統計知識和統計觀念得到進一步提升。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學要達到的重要目標之一本冊教材在"數學廣角"中安排了簡單的運籌思想的教學。這一數學思想的引入為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素材。用數學解決問題能力是義務階段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本冊教材注意將問題解決的教學融合于各部分的教學內容之中,在"數學廣角"、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統計等單元中都涉及解決問題的內容。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會筆算三位數除以兩位數(調商)、商一位數的除法。
2、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小組交流筆算三位數除以兩位數調商的方法。
3、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在試商、調商的過程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挑戰性和樂趣。
〖教學重點〗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同學們你們喜歡去郊游嗎?告訴老師你們到哪里秋游.實驗小學舉行了一次秋游三四五年級都參加了。出示圖。
二、新課:
1、你從圖上發現了那些數學信息?公交車站有兩種車可供大家住租用大客車限乘客46人,小客車限乘客34人。實驗小學三年級師生共192人,四年級師生共184人,五年級共有師生230人.。
2、根據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與除法有關的數學問題。
(1)出示:三年級都坐小客車,需要幾輛車?
怎么列式呢?學生:192÷24=因為····所以····師:估一估,商是幾位數。學生回答
師:在練習本上用豎式算一算。與同桌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3、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發現問題:除數與商的積大了,說明什么?該怎么辦?明確把除數“24”看作“20”來試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2)四年級師生共184人都坐大客車,需要租幾輛?
①引導學生列出算式184÷46=
②請你算一算等于幾?
③學生試著獨立計算,(一名學生板演)
④引導學生發現問題:余數等于除數,說明什么?該怎么辦?
全班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明確把除數“46”看作“50”來試商,初商“4”小了,改商“5”的原因。
(設計意圖:從情景圖入手,讓學生猜數,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問題由學生提,方法讓學生找,還學生學習主人的地位.)
4、想一想試商時遇到了哪些困惑?是如何解決的?在小組里交流一下。
(3)小結,師引導學生說出:我們在試商的過程中遇到商大了就調小,商小了就調大,這就叫做“調商”(板書“調商”)也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四舍法,商偏大,要改小;五入法,商偏小,須調大.翻倍法,積要接近被除數.(設計意圖:規律由學生總結,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三、應用拓展。
2、完成“練一練”
第1題:不用計算,在○里填入“>”、“<”或“=”.263÷27○10
602÷31○20 487÷18○30第2題:森林醫生。
第三題:豎式:361÷54
216÷27
第四題:練一練:73頁第2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知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學生質疑
對于本節課的知識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五、課堂小結: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熟練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數和幾百幾十數以及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2、提高學生用多種策略解決同一個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總結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算理。
教學難點:
提高口算正確率。
教具準備:
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口算。
450÷9 6000÷6 100÷10
270-52 15×3 37+18
39÷3 72÷4 80÷5
30÷3 200-26 2700÷9
120+48
2、估算。
387÷5 426÷8 218÷4
142÷5 135÷7 320÷6
說一說426÷8、142÷5的估算過程。
二、鞏固練習
1、教材第13頁練習三的第7題。
指名學生讀題。
分析數量關系。
集體列式計算。
說一說,為什么用除法計算。
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請學生說出不同算法。
2、教材第13頁練習三的第8題。
理解題意。
說一說,題中要我們求什么。
要求這兩個問題,都需要哪些相關信息?
說一說,為什么用除法計算,怎樣計算360÷4、360÷9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三年級的學生去茶園里勞動,女生有56人,男生有64人。4名學生分成一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組?
(1)讀題。
(2)獨立分析題意,列式解答。
(3)訂正口算過程及結果。
2、出示課件。
海龜的壽命大約是青蛙的多少倍?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1)閱讀所給信息。
(2)討論:根據所給信息,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3)教師板書學生所提問題。
(4)嘗試解決這些問題。
四、思維訓練
找出下面每行數的排列規律,在()里填上合適的數。
4 8 16 32 ( )
2 43 81 27 9 ( )
2 5 11 23 47 ( )
8 24 12 36 18 ( )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 篇4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屏幕播放“小鴨子過生日”的片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導入新課。
二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1一年有四個季節(春夏秋冬),每個季節包括3個月,你知道春季包括哪幾個月嗎?由學生推測夏、秋、冬各包括哪幾個月。
2悄悄地告訴同桌你的生日在哪個季節里。
3老師想知道每個季節里有多少人過生日,用什么方法呢?你能幫助老師嗎?
(1)先獨立思考。
(2)把你的想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
(3)小組間交流調查方法。
4讓學生調查全班同學每個季節過生日的人數。
5師:同學們幫助老師想出了這么多的調查方法,很快知道了全班同學在每個季節里過生日的人數情況,你們真是太出色了!好,請同學們把調查的結果在書中涂一涂吧!生動筆涂色。
6展示一名學生方格圖,請大家觀察一下,這是我們全班同學在每個季節里過生日的人數情況,你有什么發現或想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嗎?
7根據分析結果,進行預測和判斷。(請大家猜一猜老師的生日會在哪個季節里,為什么?)
8小結
三應用新知、拓展提高。
1、小貓釣魚
出示四只小貓及釣到的條數
(1)生觀察后,動筆涂一涂每個小貓釣到幾條魚。
(2)涂后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師生交流
2、發給每個學生星期一至星期日的統計表,回家調查一下一個星期你家扔掉多少個塑料袋。
并涂一涂(下次匯報)
四延伸結束。
板書設計:
生日
( 三 四 五月) 春
(六 七 八月) 夏
(九 十 十一月)秋
(十二 一 二月)冬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 篇5
教學內容:數一數
教學目標:
1、通過“數一數”的活動,感受學習較大數的必要性,體會較大數的實際意義。
2、認識“十萬”“百萬”“千萬”“億”等較大的計數單位,了解各單位之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感受學習較大數的必要性。
教學難點:認識“十萬”“百萬”“千萬”“億”等較大的計數單位,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認識十萬。
笑笑和淘氣數小正方體的情境,學生讀圖,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
1、指導學生看圖,數一數下面共有多少個小方塊,并在計數器上撥一撥。
2、一個大方塊有一千個小方塊,十個大方塊有一萬個小方塊。
3、在此基礎上,引出一百個大方塊有多少個小方塊的概念。然后按照一萬、二萬、三萬、……的順序,讓學生數一數。
4、在數的過程中,用計數器上的珠子“撥一撥”,以增強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
5、當學生數到九萬時,教師可以提出:“再加上一萬是多少?”的問題,以供學生思考。
6、在學生充分的討論中,引出“十萬”的計數單位。
7、說一說:你知道十萬有多大嗎?
(1)十萬名學生大約組成2000個班級。
(2)十萬張紙摞在一起大約有3層樓高。
(3)十萬步大約在400米的跑道上走130圈。
(4)十萬天大約是274年。
二、認識百萬、千萬、億……等計數單位。
1、10個十萬是多少萬?10個百萬是多少萬?
2、在學生認識“億”的計數單位時,可以讓學生充分地想象。當說到10個千萬是多少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命名新的計數單位,在學生各種命名中,教師然后才引出“億”的計數單位。
3、在計數器上進行操作,并把每一次認識的新的計數單位都與計數器對應起來。這樣,既可以理解各計數單位仧間的關系,又能較直觀地認識計數單位的大小。
三、練習活動
1、說一說,撥一撥。
讓學生自己嘗試操作,在多次嘗試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歸納“滿十進一”的方法。
2、第2、3、4、5題是直接對抽象的數進行數數,在數的時候首先需要學生審題,明白數數的要;其次學生在數到“滿十進一”時,教師作一些追問,以明確什么時候進位,什么時候是按順序數。
3、第6題讓學生自己填寫,交流自己的想法。
4、第7題是理解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比較有效的方法是讓學生有直觀的圖像結構作支撐。所以,在開展本題的活動時,可以運用計數器的直觀性特點,從計數器上前后兩檔珠子所代表的不同含義,來理解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四、實踐作業
1、閱讀你知道嗎?小組交流想法。
2、每人收集5個生活中的大數,小組交流后全班交流。
3、在計數器上撥數、讀數
板書設計:
生活中的大數
千
百
十億
千
百
十
萬
千
百
十
個億
億
億
萬
萬
萬
計數單位
10個一萬是十萬,
10個十萬是一百萬,
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
10個一千萬是一億,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 篇6
教學內容:認識更大的數
教學目標:下載課件|視頻|試卷
通過練習使學生更認識“十萬”“百萬”“千萬”“億”等較大的計數單位,了解各單位之間的關系。進一步的體會較大數字的意義。
教學重難點:實際操作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億位的數,現在請同學們回想一下,十10個10000是多少,10個100000是多少,10個1000000是多少
一億等于十個一千萬一千萬等于十個一百萬一百萬等于十個十萬
二、親身實踐,鞏固新知
1、指明學生在計數器上撥出5萬,7個一千萬,教師強調認準計數單位
2、在計數器上撥出三千七百萬,然后一百萬一百萬的數,數到四千二百萬。通過學生實際操作,引導學生歸納出“滿十進一”的原則。
3、一千萬一千萬的數數到一億。
4、從九十五萬起一萬一萬的數數到一百一十萬;從八百六十萬一萬一萬數數到一千萬;從四千萬起,一萬一萬數數到一億
借助計數器直接對抽象的數進行數數,在抽象程度上使學生了解大數,明白“滿十進一”原則。
5、十萬里有()個一萬
一百萬里有()個十萬
一千萬有()一百萬
一億里有()個一千萬
有關這個題,使學生了解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6。在計數器上撥出2345678,再說一說這個數是由幾個百萬,幾個十萬,幾個萬,幾個千,幾個百,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
三、總結
不管數有多大,都要記住每相鄰兩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還要記住億內數的數位順序。
四、學生互相評價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經歷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見大數的過程,并能說出這些大數的意義;
2、會正確讀多位數,并能比較大小。
教學重點:會正確讀多位數。
教學難點:比較大小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讓學生匯報自己收集的較大的數據,教師板書。
2、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出示。
二、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數據:
祖國大陸約有1265830000人,北京市約有13820000人,香港約有七十八萬人,澳門約有四十四萬人,天津市約有10010000人,全國人口約為1295330000人。
(讓學生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分類,學生共同討論“億以內數”的讀法)提問:你能讀出以上城市的人口數嗎?
小組討論:
1、討論億以上數的讀法
2、出示數位順序表
億級
萬級
個級
……千億
百億
十億
億
千萬
百萬
十萬
萬
千
百
十
個
十二億六千五百八十三萬;一千三百八十萬;六百七十八萬;四十四萬;一千零一萬
觀察億以內數位順序表有什么特點?
3、讓學生讀表格里的數
4、教師任意出幾個數,讓學生用分級線的方法來讀:
2320000
445584122
16584412136
提問:你們發現這樣讀數有什么好處呢?
三、比較數的大小
1、比較表格內數的大小
2、你是怎樣比較的
四、鞏固新知。
聯系實際出示掛圖
(1)說說這些國家個各有多少人
(2)將這些國家人口數據按大小排列順序
板書設計:
億級
萬級
個級
……
千億百億十億億千萬百萬十萬萬千百十個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 篇8
教學內容:近似數
教學目標:
1、經歷生活數據收集的過程,理解近似數表示的必要性。
2、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數的方法。
3、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不同精確值的近似數。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一、交流收集的數據。
1、交流收集的數據,說說這些數據的實際意義。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數據進行分類。在各種分類中重點討論精確數與近似數這兩類的特點。
2、出示“填一填,說一說。”中的一組數據,重點討論取不同的精確值后數據的變化情況,從中讓學生發現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的方法。如果學生發現有困難,教師也可以補充一些其他的數據,讓學生再一次進行觀察,直至他們發現“四舍五入”的方法為止。然后,引出這種取近似數的方法叫“四舍五入”的概念。
二、鞏固與應用
做試一試第1題:匯報時說說取近似值的方法。試一試第2題:在實際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據情況取不同精確程度的近似數。在本題中,可先讓學生說一說三個近似值的精確程度,再出示下面的兩個小問題,供學生討論。在討論時重點讓學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據實際的需要來確定的。
三、作業
練一練1、2、4
板書設計: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
2001年我國造林面積統計是224318570公頃。
精確到千公頃
萬公頃
億公頃:約2億公頃。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會正確讀、寫多位數,并能比較數的大小。
2、能用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
3、能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教學重點:會正確讀、寫多位數,并能比較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能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教學過程:
一、多位數的讀、寫的練習
練習一第1題:先回顧計數單位的順序,再根據書中的數據說說它們是幾位數,最高位在什么位上,并進行讀、寫。
二、多位數的改寫
練習一第2題:先復習多位數的不同數位上數字的不同意義。再進行數的改寫。
三、讀寫游戲。
同桌間進行的游戲:第1步一個同學讀數,另一個同學根據所讀的數寫數,經過幾次讀數,兩人可交換角色;第2步一個同學寫數,另一個同學根據所寫的數讀數,然后交換角色進行。在同桌練習的基礎上,可選派代表在全班進行比賽,以激發學生的興趣。
四、多位數比大小
做第4題:完成后說說比較的方法。
(一)組數游戲:
請每個同學準備一些數字卡片;然后請學生代表提出組數的要求,根據要求每個同學都擺一擺;接著,選擇一部分學生所擺的數,供全班觀察討論。
(二)有關近似數的練習
討論括號內的數字有幾種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板書設計:
練習一
級萬級個級千百十億千百十萬千百十個
億億億
萬萬萬
1 3計數單位
8 2 0 0一千三百八十二萬0 0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明白地名是各個歷史時代人類活動的產物,也是人們工作、生活、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
2、通過讀地圖、調查訪問、收集資料、游藝活動等活動,透過地名,了解歷史文化知識,學會整理資料、提取信息、撰寫調查報告,體會其中的文化,提升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3、在收集、介紹地名的過程中,用自己獲得的識字方法自覺識字。
教學重點:
1、課前師生充分做好資料的收集工作;
2、通過了解地名的來歷及變化,懂得地名蘊含的文化,提升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難點:
1、地名的變化與歷史、社會制度的變化與發展有密切的關系,這些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距離,讓他們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掌握更多有關地名的知識,學會整理信息,提升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家鄉地圖。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猜謎導入,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今天帶了幾個謎語來考考大家,你們敢接受挑戰嗎?出示謎面:兩個胖子合著睡();兩個節日一起慶祝();東、西、北都不通()猜一個城市名。
生:猜謎語。
師:這就是地名的有趣性!今天我們來學一學地名這一生活知識。(板書)
二、觀察課本P63的地圖。
師:在祖國的各地有許多有趣別致的地名,它們有的折射出當地的風土人情的影子,有的記載了歲月更迭的變化,有的對應著祖國的錦繡山河……許多地名都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丁丁家鄉的地圖。
1、找出丁丁的家、第一小學的位置。
2、為丁丁上學設計一條路線圖,寫出要經過的地方:
①:家—哈爾濱大街—自由西路—自由東路—銀川大街;
②:家—哈爾濱大街—中山西路—中山東路—銀川大街。
從他上學路上經過的地名你們發現了什么?(以城市名稱、人名命名)
3、用你的“火眼金睛”再找找圖中的地名,說說你發現了什么?(以方位、族姓等方式命名)
4、師簡介地名的命名類型。(根據自然景觀:方位、距離、地理、形態、特征、物產和其他特征命名;根據人文歷史:居民、族姓、史跡、事件、人物傳說命名以及其它多種形式的命名)
三、觀察家鄉的地圖。
(一)、師:地名記錄了人類探索自然的歷程,有著豐富的人文歷史內涵,泉州既是歷史文化名城又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其星羅棋布的大街小巷存有包羅萬象、別致有趣的地名,讓我們來看一看家鄉的地圖。
1、找找圖中你熟悉的地名;
2、小組討論:你發現圖中的地名有什么特點?你了解這些地名的文化人文內涵嗎?
3、匯報、交流;
(二)、師:泉州古老而又濃厚的文化韻味,充滿著多么迷人的魅力。下面讓我們來欣賞一段快板,請同學們仔細聽,邊聽邊找出其中的地名。
1、聽快板;
2、交流快板中提到的有關大泉州的地名;(生介紹,師補充)
3、生跟讀快板。
四、小結。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2、師:地名不僅別致有趣,而且蘊涵著豐富的人文歷史知識。只要同學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注意觀察,就能學到許多有趣的知識。
第二課時(綜合實踐活動課)
一、直接導入: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發現地名里的學問可真不少!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開個地名游藝會。
二、第一關:猜城市名稱,編地名謎語。
1、猜城市名稱:
出示題目:金銀銅鐵______,傾盆大雨______,四季溫暖______,風平浪靜______,雙喜臨門______,夸夸其談______,拆信封______,不冷不熱的地方______,銀河渡口______
2、你說我猜:
師:同學們真聰明!接下來我們改變一下游戲規則,一個同學來出題,其他同學來猜,看看誰出的題目把全班都考倒了,好不好?
(如:飛流直下三千尺______,天無三日晴______,水邊人家______,兩個胖子睡一頭______,戈壁灘______,一路平安______,圓規畫圓______。)
三、第二關:找一找詩里的地名。
1、填地名;補充詩句:
①、白日依山盡,______入海流。
②、窗含______千秋雪,門泊______萬里船。
③、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______無故人。
④、不識______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找地名并作簡單介紹;把詩句補充完整。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這些簡單的題目都難不倒你們,那咱們就來點難的,敢不敢接受挑戰呢?(出示題目:找出詩句中的地名并作簡單介紹,并把詩句補充完整)
⑤、勝日尋方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______。
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______。
⑦、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______。
⑧、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______。
四、第三關:搶答,說地名:
師:恭喜你們,前面兩關已經順利過關了!第三關是搶答環節,看看誰坐的最好,反應又快!
1、說出三個與“水”有關的泉州地名:安海、泉州、安溪、東海、……(師追問答題的學生:從哪里看出與水有關?)
2、說出帶"安"字的三個泉州地名:南安、惠安、安溪、萬安橋、安海……
3、說出三條以城市命名的路名:
4、說出三個用少數民族語命名的城市:
5、說出帶“陽”字的三個城市名。
五、第四關:填成語,組地名。
師:連闖三關,同學們真是太了不起了!接下來的環節會越來越難,你們有信心闖過關嗎?(出示題目:填成語,組地名)
1、至高無______枯石爛_______________;人定勝______落石出_______________;
2、語重心______暖話開_______________;金石為______官許愿_______________;
3、難能可______春白雪_______________;人才濟______征北戰_______________;
4、一技之______風化雨_______________;聲東擊______居樂業_______________;
5、說東道______死不屈_______________;一步登______津有味_______________;
6、執法如______山再起_______________;同舟共______腔北調_______________。
六、第五關:給地名歸類。
師:看來同學們平時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知識,這么多成語都能夠脫口而出,真是太棒了!關系你們又順利闖過一關!接下來老師也要考考你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了,準備好了嗎?
1、地名串串香:
出示題目: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下面的地名,想想可以怎樣把地名分成一串一串的,一串至少三個:北峰、石獅、聚寶街、打錫巷、花巷、馬甲、鯉城、東海、南安、青陽、金谷、赤水、東街、(小示:按照方位、動物、顏色等)
(以方位為首的有:北峰、東街、東海、南安;以動物為首的:石獅、馬甲、鯉城。因經濟場所得名:聚寶街、打錫巷、花巷;以顏色為首的有:青陽、金谷、赤水。)
2、師:大家回去收集了很多資料,而且泉州的地名還不止這幾個,你能繼續寫幾個嗎?
七、第六關:砸雞蛋,猜地名。
師:知道幸運52砸金蛋的游戲嗎?老師這有幾個蛋,挑選你喜歡的雞蛋(金蛋和銀蛋)將會出現謎語,猜城市名。誰愿意先來呢?請說出你要砸什么蛋?
A、金蛋:下面哪個名稱是泉州的別名:刺桐、鯉城、溫陵(三個都是)
教師適當解釋:
泉州古時候叫溫陵,在一些古建筑物上,常常看到有溫陵的名稱。市北通清源山舊路亭上的匾額寫有“溫陵山門”,城隍廟的臨街正門門楣上有“溫陵古地”,市東街蔡巷有“溫陵書院”,等等。名副其實的“溫陵”是泉州的別稱。其實,它的出現比泉州還早,甚至在她還未建城之前,這片土地早就叫溫陵了。溫陵,不言而喻,是指這里的地形地貌和氣候而言的,即氣候溫和,地屬丘陵。朱熹很稱贊這地方是“山陵獨溫”,據說“溫陵”名稱就是從這時開始。
刺桐是泉州的別名,泉州港稱為刺桐港,泉州城稱為刺桐城,這個名稱既來自于環城遍植的刺桐,同時又來自于泉州的對外交通。刺桐原產于印度和馬來西亞,由于古時泉州海外交通關系而移植來我國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一帶。
泉州別名鯉城,這是盡人皆知的;泉州之所以叫鯉城,是因為她的城郭形似鯉魚,這也是很清楚的。但泉州這個鯉魚城,是怎樣形成的,對一些人來講,就未必了然。
B、銀蛋:連一連:請把地名和特產連接。
鞋業德化
陶瓷安溪
石雕晉江
鐵觀音惠安
八、小結。
1、師:今天的游藝會,大家表現都很出色!能說說你有什么收獲嗎?
2、師:這就是地名的別致有趣,它使我們既增長了知識,又拓寬了視野。關于地名的學問同學們課后還可以繼續積累,相互交流、探討。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學上冊教學設計及反思02-22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03-14
四年級上冊數學《秋游》教學設計03-28
數學上冊第五單元教學設計12-16
數學上冊《搭一搭》教學設計04-25
數學六上冊《生活中的比》教學設計范文04-25
人教版數學上冊《位置與方向》教學設計04-29
四年級數學上冊《統計》教學設計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