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下冊數學《面積的估測》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初步掌握“通過將圖形近似地看作可求面積的多邊形對圖形的面積。
【過程與方法】
1.會用數格子方法和近似圖形求積法估測不規則圖形的面積。
2.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生能體會用不同的方法去估測一個不規則圖形的面積。而
方法的不同可能引起估測結果的不同。
教學重點及難點
1.從規則的簡單圖形到形似的不規則圖形之間建立聯系。
2.選擇合適的面積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用具準備
配套教與學的平臺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計算下面圖形的面積(口答)
【說明:通過復習回憶得出如果是簡單圖形,如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就可以用面積公式求面積。】
二、探究新知:
1.你知道下面圖形的面積嗎?
今天我們來探究不規則圖形《面積的估測》
出示例1
2. 引導學生進行討論。
(學生以前曾學習過對不規則圖形的面積進行估測的方法,這里同樣適用。)
3. 師生共同探索,解決問題:
4.(1)用數格子的方法進行估測 .
(2)方法: 大于或等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可以舍去.
(3)估測結果,這個圖形的面積大約是:22+15=37cm2
師:剛才大家用數方格的方法估測出這個圖形的面積是37平方厘米(即小巧法)。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估測出這個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呢?
5.將圖形近似地看作可求面積的多邊形對圖形的面積進行估測
師生共同探索,解決問題:因為這個圖形很像一個三角形所以可以看作三角形,利用公式求面積。老師在電腦上演示。(老師將三角形畫在圖形上,使學生發現,這個不規則圖形的面積與所畫的三角形的面積差不多,可以通過計算三角形的面積近似地得出這個不規則圖形的面積。)
(重點讓學生找出三角形三個頂點的位置,以及三角形的底和高的長度)
(1)把這個圖形近似地看作三角形來估測它的面積.
(2)計算這個三角形的面積是:10×7÷2=35cm2
(3)估測結果:這個圖形的面積大約是:35cm2.
6.比較這兩種方法:
(1)這兩種方法所得到的結果往往會不一樣.
(2)第二種方法使用的是新的估測方法,所需要的條件:通過將圖形近似地看作可求面積的多邊形,從而對不規則圖形的面積進行估測,這種方法適用于某些不規則圖形與已經學習過的可求面積的`多邊形(或者是多邊形的組合圖形)的形狀相似的情況。
①.兩個結果為什么不同?
②.用這兩種方法對面積進行估測,你更喜歡哪一種?
【讓學生在比較中發現用面積公式計算速度快。但必須找到合適的頂點和相應的條件。】
三、鞏固深化,靈活應用
練一練P5
1.用小丁丁的方法估測下列圖形的面積:
解:4×3÷2=6m2 76×30=2280m2
(20+30)×30=1050m2
第三題是邊長為10米的格子,所以有兩種方法可以選擇
先用正確的單位來表示上底下底和高。再求面積。
先求出面積共有多少格,再按每格100平方米計算出圖形面積。
2. 用你喜歡的方法估測下面的圖形的面積。
3. 估測下面的圖形的面積。
四、課堂小結
估測不規則圖形的面積時,我們可以根據圖形的的特點近似看作一個或幾個簡單圖形,運用面積公式,估測出它的面積。
五、課堂作業:
練習冊P3A3,B級。
【小學五年級下冊數學《面積的估測》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校園的綠化面積》教學設計03-01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設計09-21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找規律》04-06
數學教學設計12-27
小數乘小數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3-20
五年級下冊語文手指教學設計08-29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學設計03-07
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教學設計12-31
小學數學《認識鐘表》教學設計(通用7篇)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