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第三單元綜合練習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教材P36頁練習七的第12~14小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練習,鞏固生活中的對稱、平移、旋轉現象,明確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熟練畫出對稱軸。
2、過程與方法:根據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在一組圖形中能準確地識別出軸對稱圖形;根據平移、旋轉的特點,準確判斷生活中的平移、旋轉現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實踐活動中,感受其中蘊含的數學知識及數學美,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
根據軸對稱圖形的`特征,準確地識別出軸對稱圖形;根據平移、旋轉的特點,準確判斷生活中的平移、旋轉現象。
教學難點:
運用知識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發現蘊含的數學規律。
教學方法:
談話法。
教學準備:
課件、學具等。
教學過程:
一、回憶本單元學習的知識。
同學們,這一單元我們主要學了哪些知識?請大家一起回憶回憶。學生交流。
二、復習梳理、板書本單元的知識。
1、復習對稱現象和軸對稱圖形
(1)復習對稱現象。
像樹葉、蝴蝶、天安門城樓這樣,沿某一條直線對折后,左右兩邊能夠完全重合,具有這種特征的物體或圖形,就是對稱的。
(2)復習軸對稱圖形。
①像上衣、松樹、桃心、葫蘆這樣的圖形都是對稱的,它們都是軸對稱圖形。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后,折痕兩邊能夠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折痕所在的直線叫做對稱軸。
②判斷軸對稱圖形要根據軸對稱圖形的意義和軸對稱圖形的特征來判斷。
③我們在畫對稱軸時要畫成一條虛線。
(3)完成教材P36頁練習七的第13小題。
談話:同學們愛照鏡子嗎?把臉對著鏡子,鏡子里面就會出現和這邊一樣的圖像,小明把這個圖形對著鏡子,鏡子里面出現了另一半,(課件演示),你知道這是什么圖形嗎?(蝴蝶)
你有什么發現?
教師小結:照鏡子時,鏡子外的是物體和鏡子內的成像前后、上下不變,但是左右相反發生變化,這就是鏡面對稱現象。鏡面對稱的圖形也是我們學過的軸對稱圖形。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第三單元綜合練習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教學設計12-31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考試試題08-31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綜合測評題05-17
語文二年級下冊教學設計12-28
《練習3》教學設計03-24
數學教學設計12-27
人教版灰雀教學設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