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二年級數學下冊《租船》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有余數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應用意識。
2、引導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通過合理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3、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二、教學重點。
運用有余數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教學難點。
靈活處理有余數除法中根據實際情況而定的對余數的“取舍”問題。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里能填幾?(指名口答)
( )×6<25 8×( )<38
7×( )<40 9×()<62
2、列豎式計算。(全班齊練,三人板練,集體訂正)
8÷5= 36÷6= 53÷7=
3、提問:你認為試商時要注意什么?
設計意圖:回顧學過知識,勾起對知識的回憶。
(二)探索新知:
課件出示課本P6情景圖,春天來了,淘氣班的同學也去公園游玩,但是到了湖邊他們遇到了難題,伴隨《讓我們蕩起雙漿》音樂引導學生觀察,同時板書《租船》。
1、學生尋找圖片給出的信息:共有21人 每時3元 每條船限乘4人(板書) 師: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學生自主提問。
師提出問題:至少要租幾條船?該怎樣解決?
2、解決問題。
(1)首先明確“至少”的概念,表示每條船乘坐的人數都是限乘人數,從而使所租的船數盡可能少。
(2)在個人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交流時圍繞:你是怎樣想的,如何列式,怎樣回答問題。
(3)學生口答,教師板書:
21÷4=5(條)......1(人)
5+1=6(條)
答:至少要租6條船。
師:為什么這里的余數‘1’要加上呢?
生:因為剩下一個人也要坐船,不然就不符合題意全體坐船了。 師:很好啊。因為21個人要全部坐船,所以最后剩下一個人也要再租一條船。
多提問幾個同學讓他們說出為什么余數“1”要加上。同時明確“進一法”的概念。
3、你認為怎樣分配合理?請用小棒擺一擺,擺出你的分配方案。(讓學生各抒己見)
學生可能出現如下方案:
(1) 其中5條船,每條船4人,還有一條1人。4×5+1=21。
(2) 其中4條船,每條船4人;另外兩條船,一條2人,一條3人。4×4+5=21。
(3) 其中3條船,每條船4人;另外3條船,每條船3人。3×4+9=21。
注意在分配時不能違反“限乘4人”這個規定。接著強調,我們在各項活動中都要注意安全,不能做違反安全規定的事。如上面的租船安全規定(限乘4人),再如我們平時乘車時,也不能超載,否則就會發生安全事故
4、P7“試一試”
(1)師:那么剛才我們發現了三個條件,只用了一個,現在看看利用剩余的一個條件,老師提出了什么問題。
(2)條件:每時租金3元。問題:10元錢最多劃幾時?
(3)討論怎樣列式,并完成在練習本上。
10÷3=3(時)......1(元)
答:10元錢最多劃3時。
(4)師:這次老師看到好多同學把余數‘1’舍掉了,只能劃船3個小時。上面的橫式中1元表示什么?為什么不能劃4時?那為什么這個一不能用進一法加上呢?
生:因為一個小時3元,就剩下1元錢了,不夠劃3個小時的,所以舍掉。
(5)師:很好,因為剩下的錢不夠劃一個小時的,只能舍掉。
多找幾位同學進行闡述說明,加深理解記憶。明確“去余法”概念
設計意圖:充分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三)鞏固練習: P8“練一練”的第1 ~4題。
1、要求學生回答解題思路,為什么要5壺茶而不是4壺茶。
2、要求學生回答解題思路,為什么至少要8張桌子?7張桌子夠嗎?
(四)小結。
提問:用有余數除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時要注意什么?
五、板書設計:
租船
21÷4=5(條)......1(人)
答:至少要租6條船。
10÷3=3(時)......1(元)
答:10元最多可以劃3時。
六、教學反思。
《租船》這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是運用有余數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在教這一課時,我是通過創設同學們租船的
情境,結合生活實際,運用有余數除法的有關知識,讓學生通過這一課的學習以后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在教學時,我先演示課件圖,讓學生說一說從情境圖中得到了什么信息,然后提出課本中的問題。在個人思考的基礎上,進行交流;你是怎樣想的,如何列式,結合實際想一想,怎樣回答問題。 學生都知道要利用有余數除法的知識來計算,可是在最后的“答”這一環節就出現了問題,大部分學生都想21÷4=5(條)......1(人),所以“至少要租5條船。”他們沒有想到多出來的1人。
還有學生對于安排的合理性掌握也不算好,他們不知道怎樣的安排才是合理的。在理解 “最多”、至少“的意思時還存在一定的難度,不會寫答。所以在上課應盡量多給學生一些主動探索的空間,多設計一些動手操作的游戲和活動,這樣學生的主動性可能會發揮得更好一些,體會得更深一些。本節課的不足是:學生在練習時探索的空間還不夠,雖然學生在解決有余數的問題時大部分孩子基本上都已經會計算,但在寫商和余數的單位名稱時還有幾個孩子寫不對,在理解 “最多”、至少“的意思時還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不會寫答。
同時在做練習的時候沒有完全對學生做到放手,一點一點引導學生在進行練習。所以以后在上課應盡量多給學生一些主動探索的空間,多設計一些動手操作的游戲和活動,這樣學生的主動性可能會發揮得更好一些,體會得更深一些。
【二年級數學下冊《租船》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二年級數學租船教學設計06-16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學設計01-24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設計15篇02-10
二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設計06-15
數學教學設計12-28
數學教學設計05-26
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設計11-08
六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設計04-13
七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設計12-16
步測的數學教學設計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