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數學《秒的認識》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59-61頁.
二、教學分析
《秒的認識》是三年級上冊的教學內容,“秒”是較小的時間單位,比較抽象,它不像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那樣可以借助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三年級的學生一般不容易感知1秒和幾秒有多長。因此,我讓學生不斷的,有層次的體驗作為本課的主線,通過一系列的體驗活動,幫助學生建立起1秒,幾秒,和1分鐘的'時間觀念。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學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3、幫助學生樹立珍惜時間的觀念。
四、教學重點、難點
1、使學生知道1分=60秒。
2、使學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五、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活動材料。
六、 教學過程
環節一:體驗感悟一秒
1、談話導入:
同學們請注意看老師的眼睛,老師剛剛眨了一下眼睛,你說是我是用了1小時,還是1分鐘呢?(引起矛盾沖突,引入新課)引出課題。
2、課件演示。
課件演示1秒,秒鐘是如何走動的(也就是秒鐘走一個小格)。使學生明確1秒有多長時間。
3、1秒能做些什么?
學生先思考再回答。
4、給學生體驗1秒的時間。(比如跟著課件拍手,跺腳等等)
5、感悟幾秒。
6、課件出示1秒能做什么?
飛機 每秒約行250米
火車 每秒約行55米
小汽車 每秒約行20米
噴氣式飛機 每秒約行500米
衛星 每秒約行7900米
有的電腦 一秒可以計算約3萬億次
環節二:教學1分=60秒。
1、課件演示:
師:老師現在讓課件動起來,同學們仔細觀察分針和秒鐘有什么變化?(教師演示2次)
2、4人小組合作談自己的發現。
3、小組選代表匯報。
板書: 秒針走1小格是1秒
秒針走1圈是60秒,就是1分
1分=60秒
4、小練習:
3分=( )秒
120秒=( )分
環節三:體驗1分能干什么?
1 、4個小組同時進行1分鐘比賽,有寫字比賽 ,跳繩比賽,口算題比賽,讀書比賽。
2、匯報比賽結果。
3、課件出示1分鐘還可以干什么.
1分鐘,銀行點鈔機大約可以點1500張人民幣。
1分鐘,一個快的打字員大約可以打200個字。
激光1分鐘可以走一千八百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450圈。
最快的電子計算機1分鐘能運算90億次,等于60個人不停的計算1年。
4、談活動后的感受。
5、教師小結。
環節四練習提升。
1、按時間的長短來排列下面時間。
1時 1秒 1分
2 、改錯:
昨天夜里,我大約睡了9分,今天早上起床穿衣服用了2秒,刷牙用了1時,吃早飯用了10秒,背上書包用了3秒,大約步行15時后來到了學校。
3 、換算:
1分=( )秒
120秒=( )分
90秒=( )分( )秒
4 、判斷
(1)時針從8走到9,經過1時。( )
(2)分針從8走到9,經過1分。( )
(3)秒針從8走到9,經過5時。( )
板書設計
秒的認識
秒針走1小格是1秒
秒針走1圈是60秒,就是1分
1分=60秒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秒的認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毫米的認識》教學設計04-07
《8的認識》教學設計03-03
《倍的認識》教學設計03-30
倍的認識教學設計02-23
小學數學《認識鐘表》教學設計(通用7篇)05-22
認識時間教學設計04-09
認識線段教學設計03-04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09-06
《認識時間》教學設計07-27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