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了解蝸牛的運動方式。
2.經歷對蝸牛運動的細節和痕跡觀察的過程。
3.激發探索蝸牛運動秘密的興趣。
教學準備:
1.小組或個人觀察用的蝸牛,放大鏡,玻璃片,小木棒、棉線、記錄用紙和筆等。
2.塑料薄膜和畫有同心圓的紙。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我們已經比較仔細地觀察過蝸牛了。那么,蝸牛有腳嗎?蝸牛有腳的話,蝸牛的腳是怎樣的呢?蝸牛沒有腳的話,蝸牛是用什么爬行的呢?
二、蝸牛用身體的哪一部分爬行?
1.觀察:蝸牛用身體的哪一部分爬行。
2.蝸牛用身體的腹部爬行。蝸牛沒有像人、兔、蟋蟀那樣的腳,蝸牛的腹部就是蝸牛的腳,這是一種特殊的腳--腹足。
三、觀察蝸牛的爬行。
1.觀察玻璃片上爬行的'蝸牛,觀察蝸牛的腹部是怎樣使身體前進的。
2.蝸牛爬行的描述和模仿。
3.觀察蝸牛在小木棒、棉線等物體上的爬行動作。描述蝸牛在這些物體上的爬行。
四、蝸牛爬行的痕跡。
1.說說蝸牛爬行觀察過程中還有什么發現。
2.觀察蝸牛爬行留下的痕跡。發現痕跡是粘液變成的。
3.推測一下蝸牛分泌的粘液所起的作用。
五、蝸牛賽跑。
1.哪只蝸牛爬得快?提出蝸牛賽跑的建議。
2.討論蝸牛賽跑的活動設計:
☆有使蝸牛朝著一個方向爬行的辦法嗎?
吸引蝸牛向一個方向爬的辦法。
讓蝸牛只能朝一個方向爬行。
☆有其他的比賽方法嗎?
不管朝哪個方向爬的辦法。
測量蝸牛爬過的距離的辦法。
3.在小組里進行蝸牛賽跑的活動:在畫有同心圓的紙上鋪上一張塑料薄膜,把蝸牛放在中心圓內,看哪只蝸牛最先爬出外圓。
六、小結。
小結(略)關于蝸牛的爬行,我們還能觀察研究些什么?我們還能搞些什么活動?
【《蝸牛》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蝸牛》教學設計8篇10-21
拼音教學設計04-05
《早》教學設計04-04
氓教學設計04-04
牧童教學設計04-02
《乘法》教學設計04-01
必備教學設計02-25
小班教學設計02-22
夏教學設計01-01
數學教學設計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