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語文第六單元教學設計
單元總說
當今世界進入了信息時代,信息和我們息息相關。現代社會信息量越來越大,信息傳遞的速度越來越快,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廣。學會搜集和處理信息,對社會和個人的發展都有著很重要的意義。本組教材通過這次綜合性學習,引導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傳遞方式的變化,體會信息在人們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作用,學習搜集和處理信息,初步學會利用信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走進信息世界”分成“信息傳遞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和“利用信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兩大板塊。每個板塊的主體是“活動建議”,教師可以根據這些建議,引導學生根據學校、家庭和當地的實際情況開展活動。“閱讀材料”供學生在開展活動時閱讀,學生可以從中獲得信息的有關知識。開展活動的材料不止于上述這些,學生還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師也可以提供。這是繼五年級上冊《遨游漢字王國》之后又一次課內外一體的、規模較大的綜合性學習。目前,學生已有了一定的綜合性學習的基礎,教學中要進一步使學生熟悉綜合性學習的學習方式,比如,活動前要制訂計劃,活動中要發揚合作和主動探究的精神,活動后要展示和交流成果。每個板塊后一些要求認讀的字,
可以讓學生結合閱讀認讀,并在活動結束時盤點鞏固。
這次綜合性學習建議開展的活動有:
(1)通過多種途徑搜集資料,了解信息傳遞的方式及其變化。
(2)開展調查,了解現在主要是通過哪些途徑來獲取信息,認識信息與我們生活、工作和學習的密切關系。
(3)通過討論或辯論,能夠正確使用媒體,辨別信息的良莠,自覺抵制不良信息。
(4)選擇感興趣的話題,搜集和處理相關信息,學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教學本組教材可用12—14課時,一般一星期完成一個板塊。開始時可以用l課時制訂和交流活動計劃,結束時用1—2課時展示、交流學習收獲。為了便于開展活動,可以適當調整課時,必要時可把幾節語文課連在一起上。
教學目標
1.了解信息傳遞方式的變化及這些變化對人們生活、工作和學習的影響。
2.了解現代信息傳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確利用媒體,學會選擇信息,趨利避害。
3.初步養成留心信息的好習慣,逐步學會搜集信息、運用信息,善于和別人交流信息。
4.初步學會有目的地搜集和處理信息,學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5.認識19個生字。
活動建議
(一)基本思路
“走進信息世界”是繼五年級上冊“遨游漢字王國”之后又一個綜合性學習單元,這是一種新的教材編排方式,
教學方法與其他單元明顯不同。這次綜合性學習,可以采用這樣的流程:
綜合性學習:走進信息世界
教學目標
1、了解信息傳遞方式的變化以及對人們生活、工作和學習的影響。
2、了解現代信息傳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確使用媒體,學會選擇信息,趨利避害。
3、逐步學會搜集信息,善于和別人交流信息,初步養成留心信息、運用信息的好習慣。
4、初步學會根據目的搜集和處理信息,學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5、認識19個生字。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瀏覽整組教材,明確本次綜合性學習的內容和目標,制定活動計劃。 教學過程
一、揭示主題,激發興趣
1、師生共同回憶五年級時進行過的“遨游漢字王國”的綜合性學習的經歷。
(1)歷數開展過的活動。
(2)說說在活動中感覺最快樂或最難忘的事。
(3)談談開展綜合性學習要注意的事項。
2、揭示主題。從今天開始,我們要開展一次新的綜合性學習——走進信息世界。
(1)說說對“信息世界”的'了解。
(2)談談你對這次綜合性學習的期待,或者說你希望在這次活動中能開展哪些活動。 教師要認真傾聽學生的想法,盡可能的納入到即將制定的活動計劃中去。
二、瀏覽教材,交流感受
1、自由瀏覽整組教材,感興趣的地方可以讀得仔細一些。
2、交流瀏覽教材后的感受。
(1)瀏覽了教材,你知道了一些什么?
(2)你產生了哪些困惑或疑問?
(3)你認為這次綜合性學習可以開展哪些活動?
教師要注意傾聽,特別是學生的困惑、疑問和活動建議,這些要成為最終的活動的計劃的有機組成部分。
三、分組討論,制定計劃
1、重點閱讀:單元導語、兩個活動建議以及最后的結語。
(1)自由閱讀,你認為有價值的可以畫下來。
(2)課堂交流:單元導語、兩個活動建議以及最后的結語給了我們哪些啟發?
2、根據“自由組合,適當調整”的原則,組成3——5人的學習小組。
3、分組制定本次綜合性學習的活動計劃。
(1)組內充分討論:想開展哪些活動?可以開展哪些活動?
(2)組內達成共識,填寫活動計劃表。
小組:“走進信息世界”活動計劃
小組成員:
四、交流計劃,取長補短
1、分組交流各自的活動計劃,要求:
(1)清晰地匯報各項計劃中的活動,隨時回答同學的提問;
(2)認真傾聽別的組的活動計劃,及時記錄與自己組的計劃不一樣的內容,需要的話可以向回報的小組提出疑問。
2、分組修改各自的活動計劃。
(1)分析其他組提出的活動建議是否有價值,是否可行。
(2)修改小組活動計劃。
3、公布活動計劃。
可以采用適當的形式公布各組的活動計劃,比如:張貼,裝訂成冊等。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閱讀《古人傳遞信息的故事》、《因特網將世界連成一家》、《神奇的電腦魔術師》和《網上呼救》,能選擇閱讀材料中的信息,了解古今信息傳遞方式的變化以及現代信息傳遞的特點。
2、認識這幾篇閱讀材料中的7個生字,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要點。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交待任務
1、教師例舉生活中傳遞信息的生動事例。
2、其實從古代到現代,信息傳遞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一起來閱讀《古人傳遞信息的故事》、《因特網將世界連成一家》、《神奇的電腦魔術師》和《網上呼救》等四篇閱讀材料。
二、快速閱讀,了解概況
1、默讀閱讀材料,思考:
(1)材料中提到的古代的信息傳遞方式有哪幾種?有什么特點?
(2)現代的因特網傳遞信息有什么特點?
邊讀邊思考,在材料中畫出有關的句子,并做好標注。
2、課堂交流
(1)學生自由發言,特別要關注學生對上面兩個思考題的認識來自于材料中的哪些語句。比如:
古代信息傳遞方式的特點:
①速度慢。典型語句:
◇“哪知瓶子在海上足足漂了359年,到1852年才被人發現。”
◇“但是有個叫斐迪辟的士兵,從馬拉松平原出發,一刻不停的跑了40千米??” ②不精確。典型語句:
◇“各路諸侯看到烽火,以為有敵人入侵,火速率兵出擊。”
◇“然而諸侯們望見熊熊燃起的烽煙,卻以為是周幽王故伎重演,個個按兵不動。” 因特網傳遞信息的特點:
①速度快。典型語句:
◇“計算機把全世界連成一家,‘天涯若比鄰’已經不再是夢想。”
②多媒體。典型語句:
◇“這個小學生為了通過電腦教表姐學唱,除了把歌詞、各譜寫在電腦屏幕上,還通過多媒體的錄音技術把自己的歌聲錄在上面??”
③不受地域阻隔。典型語句:
◇“他趕緊問:‘你在什么地方?’答案是‘芬蘭’。”
2、再次閱讀材料,思考:信息傳遞的方式是怎樣變化的?
(1)重點閱讀《因特網將世界連成一家》,畫出關鍵詞語。
(2)嘗試填寫:
古代:驛差長途跋涉—→近代:( )—→現代:( )—→當代:廣播、電視和( )。
3、根據課堂討論,填寫下面的表格。
三、聯系生活,了解現狀
1、說說你在生活中接觸到那些信息傳遞方式?舉一個例子。
2、想想這些信息傳遞方式帶給你什么?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第六單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英語第六單元測試題目07-06
人教版灰雀教學設計04-02
五年級語文《松鼠》教學設計04-10
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09-18
小學五年級英語第六單元復習試題04-20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04-26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隆中對》教學設計12-03
語文《莫高窟》教學設計10-09
語文《荷花》教學設計08-06
語文《長城》教學設計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