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赤壁》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體會本文構(gòu)思的妙處,揣摩重點詞句的含義和表達作用,感受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藝術(shù)魅力。
2、通過自主探究學習,與文本對話,體會作者對蘇軾的崇敬懷念之情,領(lǐng)悟蘇軾的曠達懷情和直面人生坎坷的深層意義。
教學設想:
在“讀通文本”的.基礎上,通過自主質(zhì)疑、合作探究等教學方式“讀懂文本”,且以品味語言、交流成果等方法“讀透文本”。
1、重點難點:梳理文章脈絡,理解關(guān)鍵語句的情感和含義,體會作者在字里行間中所表達的強烈的主觀情感。
2、方法策略:“合作探究·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
3、課時準備:安排1課時完成。配備多媒體、相關(guān)文字資料。
設計思路: (學生活動) (教師策略)
1、進入學習情景 → 創(chuàng)設和-諧氛圍
2、自主質(zhì)疑探究 → 提供合作平臺
3、小組互動解難 → 激發(fā)參與討論
4、交流學習成果 → 課堂資源共享
5、遷移拓展課堂 → 教師相機引導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
1、導語激趣入課。[略] 2、簡述閱讀要求。[略] 3、聽讀整體感知。[略]
二、互動交流情景
1、討論交流看法。[略] 2、小結(jié)內(nèi)容主題。[略] 3、感受赤壁風貌。[略]
三、自主學習情景
1、收集共性問題。[略] 2、合作學習解答。[略]
四、成果交流情景
1、品讀文本語言。[略] 2、批注分析品味 [略] 3、交流學習成果。[略]
五、拓展課堂情景
1、小結(jié)課文。2、能力遷移。①課外閱讀余秋雨的《東坡突圍》,②以《我讀<文赤壁>》為題寫一篇讀后感 。
附:板書設計 《文赤壁》
一、所見 二、所思
(內(nèi)容) 玉石雕像 唯有東坡在, 赤壁意蘊
山壁潑紅 剩有游人處。 前“命”后“名” [形散]
死水灘地 文戰(zhàn)全勝
【小學語文《文赤壁》教學設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設計04-14
小學語文 《坐井觀天》教學設計03-29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02-28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5篇04-05
群文閱讀教學設計07-18
語文《莫高窟》教學設計10-09
語文《荷花》教學設計08-06
語文《長城》教學設計04-20
小學語文《肥皂泡》的教學設計范文05-28
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