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林沖棒打洪教頭》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有條理地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8個生字只識不寫。聯系句子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掌握解、禁、還3個多音字的用法。
3.通過對課文的朗讀品味,讓學生初步感受古典文學的熏陶,增強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能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有條理地復述課文。
2.初步感受古典文學的熏陶,增強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8個生字只識不寫。聯系句子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掌握解、禁、還3個多音字的用法。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都看過《水滸傳》這本書了,你最喜歡其中的哪個人我,為什么喜歡他?
(二)揭示課題,解題。
1.板書課題,讀題。
2.解釋題意:教頭是什么樣的'人?林教頭指誰?
(三)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
2.檢查自學效果。
(1)生字詞正音。
發配理睬騙惱恨劈頭滿面羞慚押解禁軍掂量木枷一錠歸還踉蹌
(2)生字詞釋意。
發配理睬騙惱恨劈頭滿面羞慚押解禁軍掂量木枷一錠歸還踉蹌款待陷害較量尋思依附草木
(3)指名分段試讀課文。
(四)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默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洪教頭挑動比武以及林沖和洪教頭比武的經過?(2至7自段)
3.課文可以分成幾段?(三段)
4.請你按初次見面_初次次手_再次交手把第二段分為三層。
第一層(2、3);第二層(4_6);第三層(7)。
(五)練習寫字。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課文的朗讀品味,讓學生初步感受古典文學的熏陶,增強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林沖、洪教頭各有什么個性?
2.課文的重點是哪一部分?這一部分可以分為哪幾層?
(二)學習課文,了解人物特點。
1.讀讀課文,說說你覺得林沖是個怎樣的人?課文是運用哪些語句來表現的?
2.學生自讀課文,學習感悟。
3.討論交流:
(1)林沖的謙虛忍讓。
①第三自然段寫了林沖的三次謙讓,林沖是在什么情況下謙讓?(第一次林沖剛看到洪教頭,尋思是柴大官人的師父,理應敬重,連忙躬身施禮;第二次是洪教頭不理睬林沖,柴進向洪教頭介紹林沖,林沖起身讓座,表示禮貌;第三次洪教頭冷言譏諷,瞧不起林沖,要與他比武,林沖連稱不敢再次退讓)
②第四自然段:林沖只好從地上拿起一條棒道:請教了。只好說明了什么?
③第六自然段:戰了四五個回合,林沖縱身跳出圈外,叫了一聲:我輸了!林沖真的輸了嗎?
(2)林沖武藝高強。只三個回合就打敗洪教頭。
指導讀第七自然段。(投影出示三個回合的有關句子)
第一回合:洪教頭使出人把火燒天式,林沖還了個撥草尋蛇式。
思考:洪教頭為什么用了渾身功夫
第二回合:洪教頭將棒劈頭打來,林沖往后一退。
思考林沖為什么要往后一退?他是怎么想的?
第三回合:洪教頭還沒有站穩腳跟,就又提起了棒,林沖掄起棒一掃,那棒直掃到洪教頭的小腿骨上,洪教頭撲地倒在地上。
討論:措手不及說明了什么?
評價:讀了這三個回合的描寫,你覺得林沖的武藝怎么樣?(出手迅捷、武藝高強)
4.小結:林沖是一個謙和忍讓、武藝高強的人。
5.課文中洪教頭是個怎樣的一個人呢?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邊讀邊體會人物的性格。
(1)第三自然段的外貌描寫,看出他粗魯、傲慢無禮。
(2)第四、五自然段一連串的動作描寫,脫、拿、耍、喝、敲看出洪教頭心急氣盛;
(3)第六、第七自然段與林沖打斗的表現,看出洪教頭的魯莽、出手兇狠但又不堪一擊)
6.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有條理地復述課文。
2.表達方法提示:對比描寫。
二.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
2.這一段寫了什么?(這一段寫洪教頭滿面羞慚地離開)
3.為什么要寫這一段?(這是為了拿它和他起初傲慢無禮步步逼人的樣子相對比,說明他自嘗苦果)
4.齊讀第八自然段。
(二)復述課文。
1.揭示提綱。
(1)林沖被押解到柴進莊上。
(2)林沖被迫和洪教頭比武,獲勝。
①洪教頭挑動比武。
②兩人交手。
③林沖獲勝。
(3)洪教頭羞慚離去。
2.參考板書內容,組織語句。
3.分4人小組,輪流復述,同學評議。
4.推選代表到班上復述。
5.教師小結。
(三)表達方法提示:對比描寫
同學們都知道在寫以人物為主的習作時,要從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活動等方面進行細致地描寫,寫出人物的特點,這樣才能把人物寫得栩栩如生。
讀了《林沖棒打洪教頭》一課以后,我們感覺到文中對人物的言行舉止描寫得入木三分,刻畫細膩,人物形象非常鮮明,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他們的特點,一下子就能辨認出這是林沖,那是洪教頭。這是什么原因呢?
那是因為作者在描寫時,抓住了人物的特點,通過對比描寫的表達方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逼真。
什么是對比描寫呢?
課文第三自然段中(林沖)連忙站起來躬身施禮。洪教頭全不理睬。林沖起身讓座,洪教頭也不相讓,便去上首坐了。一個謙讓,一個傲慢;一個有禮,一個無禮,非常鮮明。這樣把兩個人物的動作和神態放在一起來描寫,以形成鮮明對比的表達方法,就叫對比描寫。我們在習作時,要突出某人、某物的與眾不同,或者使其個性、特點更鮮明,就可以運用對比描寫。
(四)創新與實踐
《水滸傳》中還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像武松打虎、風雪山神廟、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等等。請同學們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讀一讀《水滸傳》,把你覺得最喜歡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也感受一下中國古典名著的魅力。
(提示:先選一則故事多讀幾遍,然后概括出主要內容。講的時候,要注意抓住主要內容,講出大概的意思就行了。)
板書設計
林沖:躬身施禮起身讓座只好拿起還招掄起棒掃
洪教頭:全不理睬也不相讓使招踉蹌措手不及倒地甩棒
課后作業:1、練習冊;2、課堂作業本;3、看《水滸轉》
【小學語文《林沖棒打洪教頭》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設計04-14
小學語文 《坐井觀天》教學設計03-29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02-28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5篇04-05
語文《莫高窟》教學設計10-09
語文《荷花》教學設計08-06
語文《長城》教學設計04-20
小學語文《肥皂泡》的教學設計范文05-28
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09-09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