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拍手》的教學設計
課題
手挽手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材分析(含教學重難點)
歌曲《拍手拍手》是一首頌揚和倡導精神文明風尚為題材的兒童歌曲,反應了少年兒童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歌曲簡潔而有力,富有形象的表現了孩子們項鏈的掌聲和興高采烈的神態!蹲D憧鞓贰窞橐皇足~管樂合奏曲,樂曲熱情歡樂、充滿朝氣,給人以輕松快樂的感覺。通過本課的學習,要求學生認識重音記號,培養學生的音樂情操。
教學目標
1、學習歌曲《拍手拍手》掌握歌曲的節奏和曲譜,實踐中學習二聲部唱與奏,使音樂表現更為和諧豐滿。
2、掌握重音記號“>”,使其在音樂表現中強化感染力。
3、在聆聽《祝你快樂》樂曲的感悟中,分別編創集體舞進行表演。
教學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
教 學 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什么場合會出現掌聲?掌聲能表達什么情感?
二、學習歌曲《拍手拍手》
1、聽范唱,了解歌曲的基本音調。
2、設問:歌曲有什么特征?《以拍手掌聲穿插在歌曲中間》
3、再聽一次范唱。思考:歌曲是由幾部分組成?(兩部分:齊唱部分與合唱部分)
三、學唱歌曲《拍手拍手》
1、聽第一部分曲調。
。1)問:這部分曲調有什么規律?有咩有基本相同的曲調?(每句的開始都是附點八分音符:第一、第三句基本相同)
。2)學唱第一部分曲調: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給予是適當的指導和糾正,注意八度大跳的音準。
(3)齊唱第一部分曲調,在間奏處加入拍手(**)
2、學唱第二部分:
(1)聽第二部分曲調。
。2)教師指導學生學唱第二部分曲調
(3)找出歌曲中的重音記號。
。4)對比實踐:用重音記號與沒有重音記號進行視場實踐對比。從實踐中掌握重音記號的唱法及其作用。
。5)加入重音記號,加入拍手,唱好第二部分的曲調。
3、完整的,歡快熱情的唱好全曲。(注意而生不和諧)
4、填入歌詞,有感情的演唱。
5、問:歌曲間奏處除按曲譜上節奏拍手外還可作怎樣的節奏變化?
6、加入打擊樂器伴奏表演,使歌曲的氣氛更為熱烈。
四、學習聆聽歌曲《祝你快樂》
1、聆聽歌曲,思考:這首歌曲給你什么感受?
2、再細聽歌曲,做一做:合著樂曲輕輕拍手或者敲擊打擊樂。
當你聽到音樂(情緒)變化時,就變換另一種形式或者停止拍擊;偶在聽到相同的音樂再現時,用相同的方法再次拍擊,以示樂曲的分段及結構。
3、討論演奏該曲的形式及樂器。
合奏,銅管樂合奏,指導學生觀看教材中的演奏圖。
4、邊看教材中的圖形普及歌詞,邊跟音樂哼唱。
5、再深入討論樂曲的情緒,(包括樂曲分段的情緒),并根據三段不同的情緒,設計集體舞動作。
6、合著樂曲聲,試跳集體舞,并進行相應的`修改。
7、完整的合著樂曲邊跳邊唱。
8、小結:我們互相祝賀快樂,裝點江山,獻給祖國。
五、教師總結下課。
第二課時
一、聆聽歌曲:《彩橋駕到臺灣島》
1、聆聽歌曲:聽讀歌曲說表達的內容。
2、問:“彩橋”是什么橋?是不是真正的橋?彩橋為什么要駕到臺灣島?
二、學習歌曲《彩橋駕到臺灣島》
1、看著歌詞合著歌曲錄音哼唱。
2、師生討論:這首歌曲的主題思想是什么?(海峽兩岸的小朋友盼望祖國統一,……)
3、學唱:“海峽兩岸小朋友,站在橋上問聲好”。
4、問:用相隔一小節輪唱形式演唱,表達什么樣的情緒(兩岸小朋友爭先恐后的問好,急切地盼望祖國統一,象征全國小朋友的團結與友誼……)
5、用熱烈的情緒表演這一片段。
6、合著音樂,自由地記性地用現代舞動作表現,把熱烈的氣氛推向高潮。
7、小結:海峽兩岸小朋友手拉手,為爭取祖國早日統一共同奮斗。
三、學習表演歌曲《陽光牽著我的手》
1、欣賞歌曲翻唱:了解歌曲內容與情緒。
2、在聽范唱,思考:“陽光”的含義是什么?
3、看譜聽教師范唱第一樂段曲調,思考:哪一句基本相同,及依據基本相似?
4、學生自學第一樂段曲調。教師巡視,個別指導讀譜能力差的學生。
5、重點指導唱好一句和第一樂段。
6、以稍快的速度,熱烈的情緒唱好全曲。
7、問:“陽光”“太陽”的含義是什么?
如何理解“陽光牽著我的手”?
8、小結:大家手挽手,團結友誼朝前走。
四、教師總結學生學習情況。
【《拍手拍手》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拍手歌》教學設計15篇02-18
《幸福拍手歌》教學設計(通用7篇)01-11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
《燈光》的教學設計06-12
趙州橋的教學設計04-23
《荷花》的教學設計03-03
《黎明的通知》教學設計08-07
上天的螞蟻教學設計04-06
電流的磁場教學設計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