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文《商鞅南門立木》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理解頒布的意思。
2、學習用只有才,盡管但是,如果就,不但而且填空。
3、了解商鞅為改革變法而采取的立木取信的做法,使學生懂得誠信的重要。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對言而有信、說到做到的理解。
第一課時
一、出示題目,理解題意
信指什么?立木取信講的是什么?
二、出示資料,了解背景。
1、認識商鞅。(資料見教案后)
2、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資料見教案后)
三、檢查預習,解決疑問。
1、分自然段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2、解決生字新詞。
學生提出不懂的字詞,師生共同解決問題。重點理解頒布、惹事生非、言而有信等詞。
3、解決預習本上的質疑問難。(有些問題可以放到課
分析課文中去解決。)
四、初讀課文,練寫片斷。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你覺得商鞅是個怎樣的人?說說理由。
3、以初識商鞅為題,寫一段人物介紹。
第二課時
一、片斷交流。
二、研讀課文。
1、當商鞅宣布把一根大木柱從南門扛到北門就可以得到10兩黃金時,老百姓有什么反應?
。ㄗ寣W生從七嘴巴舌、議論紛紛、沒有一個人相信、悄悄地溜走、盡管這天前來圍觀大木柱的人成千上百,但是沒有一個人上前去搬動它等描寫當中,體會這件事在老百姓心中的轟動程度。)
2、老百姓為什么會轟動?
(一來10兩黃金不是個小數目,對老百姓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二來找一根木柱從南門到北門根本不可能什那么多的錢;三來朝廷這樣做的目的老百姓一時還摸不著頭腦。)
3、當商鞅把獎勵從10兩增加到50兩時,想像一下,老百姓會有什么反應?
。ㄋ娜诵〗M討論,組內輪流說話。)
4、當有人把木頭扛到北門時,商鞅兌現他說的'話了嗎?
4、商鞅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結果怎樣?
三、課處延伸
1、商鞅是靠什么取信于民的?(以誠待人)
2、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對言而有信,說到做到的理解。(可以舉正反例子)
3、講一講歷史上關天講誠信的典型故事。
4、收集有關誠信的格言2、3條。
【語文課文《商鞅南門立木》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莫高窟》教學設計10-09
語文《荷花》教學設計08-06
語文《長城》教學設計04-20
課文《花鐘》的教學設計(通用3篇)04-27
課文《刷子李》優秀教學設計(通用5篇)04-14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設計04-14
小學語文 《坐井觀天》教學設計03-29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02-28
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09-09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