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愛清潔,講衛生》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愛清潔,講衛生》是小學《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上冊中一篇進行“個人衛生”教育的課文,活動目的是教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愛清潔、講衛生,做一個穿戴整潔、有教養的孩子。教材選取了兒童生活中常見的個人衛生行為,力求從不同角度教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愛清潔、講衛生,做一個穿戴整潔、有教養的孩子。
學情分析
1.故事導入。
2.討論明理。
3.自我評價4.總結學習,形成愿望。
教學目標
1.知道愛清潔、講衛生是文明的行為。
2.做到穿戴整潔,勤洗澡、勤換衣、勤剪指甲、勤理發、早晚洗臉刷牙、飯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
教學重點和難點
愛清潔、講衛生是文明的行為
教學過程
1.故事導入。
開課時,利用孩子喜歡交朋友的心理特點,教師給他們介紹一位新朋友,利用圖片或課件展示故事,并提出看故事的要求,邊看邊想: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同齡孩子的'故事最能使學生從中受到教育。小朋友的不講衛生與生活中不少學生有相似之處,看著小朋友,孩子們自然會想到自己,也會找到自己不衛生的行為。這不正是學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最好時機嗎?多媒體課件中的故事正起著這種作用。)
2.討論明理。
(1)看完故事后,孩子們已經被故事中的小男孩小朋友深深地吸引住了,他的言行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很自然地看出他是一個不講衛生的孩子。
(2)利用小孩子喜歡當小老師,幫助別人的特點,鼓勵學生爭當小老師,幫助故事中的小朋友改掉不衛生的習慣,比一比誰最會幫助小朋友,小老師當的最好。
1)教學生刷牙時,我利用牙齒模型和朗朗上口的兒歌,結合小老師的動作示范,全班一起練習正確的刷牙動作。
2)師生共同拍手學唱《洗手歌》,比比誰的小手最干凈。
3)師生一起跳舞《我愛洗澡》,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鞏固了認知,學習的興趣更濃了,注意力始終被老師所吸引。
(生活中鞏固認知。低年級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為了隨時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繼續學習的興趣,在學生反饋道德認知的過程中,我設計了這個學生活動的環節。)
(3)學生反饋道德認知,明確道德行為。學生根據故事中小朋友表現出的不衛生行為,紛紛踴躍起來幫助他,給他講道理,分析不衛生行為的危害。
3.自我評價
《小學教育學》指出:當學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認識、道德行為,也就具有了一定的道德辨析能力,是進行自我教育的適當時機,能加強自我行為的評價,實現品德與生活課的根本目的——實效性。在學生幫助小朋友改掉不衛生行為后,讓他們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自我批評、自我指正、自我贊賞。一方面,在學生中樹立講衛生的榜樣,另一方面,鼓勵學生勇于承認、勇于改正,做一個講衛生的好孩子。
4.總結學習,形成愿望。
教師緊扣主題“講衛生的好孩子”,激勵學生互相幫助、互相提醒,將今天所學的知識落實到行動上,人人成為“衛生小標兵”。最后,師生同唱《衛生歌》,學生唱著歌兒下課休息。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板書設計(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書)
結合學生在幫助小朋友改正不衛生習慣時的發言,隨機總結板書出衛生行為要求。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設計評價方案,向學生展示他們將被如何評價(來自教師和小組其他成員的評價)。另外,也可以創建一個自我評價表,這樣學生可以用它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
【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愛清潔,講衛生》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性格與職場生活02-18
園林規劃與設計求職簡歷范文07-29
求職信的設計與書寫格式01-06
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就業前景07-15
制作個人簡歷教學設計范文11-17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設計05-09
愛與責任演講稿范文合集八篇04-28
求職信的設計與規范的書寫格式01-19
產品原型設計師求職簡歷格式與范本06-20
清潔工年終總結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