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音樂旋轉的舞步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教學目標:
1、欣賞《藍色多瑙河圓舞曲》,能夠區分樂曲的段落,記憶樂曲中第一圓舞曲的旋律主題。
2、感受這首充滿活力、抒情優美的樂曲。
3、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世界多元文化,豐富情感體驗。
教學過程:
1、導入。
播放教師自制的錄像片段,畫面是春天來臨的景色,背景音樂是《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問:什么季節?表現了什么?背景音樂有誰聽過?
2、新授內容。
(1)初聽:歌曲表現了什么內容?
(2)出示曲名:《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3)復聽:歌曲是幾拍子的?
(4)分段欣賞。
聽賞第一圓舞曲。
第一圓舞曲的速度、旋律有什么特點?
聽賞第二圓舞曲。
速度、旋律有什么變化?表現了怎樣的情景?給這段舞曲起個名字。
聽賞第三圓舞曲。
這段旋律的音區發生了什么變化?表現了怎樣的情景?給這段圓舞曲起個名字。
聽賞第四圓舞曲。
這段旋律的節奏與第三圓舞曲相比較發生了什么變化?表現了怎樣的情景?給這段圓舞曲起個名字。
聽賞第五圓舞曲。(方法同上。)
3、介紹曲作者。
4、對比欣賞管弦樂曲《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5、拓展。
6、小結。
教學隨筆:學生能在聽賞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并尋找問題的答案。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兒童圓舞曲》。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兒童圓舞曲》,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
2、在音樂的伴奏下,準確把握樂曲的節奏;學會跳一段集體舞,培養學生協調的運動能力。
教學過程:
1、導入。
播放歌曲《兒童圓舞曲》。
問:歌曲的情緒?
2、學習歌曲的旋律。
3、學唱歌詞,演唱指導。
4、介紹圓舞曲。
5、請學生觀賞一段圓舞曲的錄像。
6、跟著老師學習三拍子舞蹈的基本步伐。
7、在《兒童圓舞曲》的音樂伴奏下邊唱邊跳。
8、欣賞學生收集的小約翰-施特勞斯的其它圓舞曲。
9、小結。
教學隨筆: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在音樂的伴奏下,肢體動作協調,準確,對音樂節拍的感受能力強。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小步舞曲》。
教學目標:
1、了解音樂神童——莫扎特的故事以及他的代表作。
2、欣賞《小步舞曲》,掌握這首樂曲的結構。
3、創編伴奏圖譜并用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
教學過程:
1、請同學們匯報課前收集的有關莫扎特的故事。
(1)認識莫扎特。
(2)學生介紹自己收集的有關資料。
2、欣賞《小步舞曲》。
(1)初聽樂曲。
什么樂器演奏的?樂曲的速度?情緒?
(2)分段欣賞。
記憶第一主題旋律。
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
用“噠”模唱主題旋律、續編完成圖形譜并用打擊樂器為第一樂段伴奏。
聽賞第二主題。
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與剛才的旋律有什么不同?
(3)總結曲式結構。
(4)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創編圖譜,并用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
3、介紹“小步舞”。
4、觀看錄像片段:宮廷舞蹈《小步舞》。
5、介紹不同作曲家創作的《小步舞曲》。
6、拓展欣賞。
7、小結。
教學隨筆:學生在課前能夠收集一些資料;在課上能夠按照音樂的節奏進行伴奏。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歌曲《開心的感覺真好》。
教學目標:
演唱歌曲《開心的感覺真好》,在音樂活動中陶冶情操,培養學生活潑開朗、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
教學過程:
1、導入。
播放歌曲:《開心的感覺真好》。
問:歌曲都唱了什么內容?什么事情會讓你最開心?
2、學唱歌曲。
運用視唱法使學生掌握歌曲的旋律。
3、學唱歌詞,指導演唱。
4、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5、集體舞《開心的感覺真好》。
6、小結。
教學隨筆:學生的市場能力、音準程度以及歌曲的表現能力有所提高。在集體舞的環節中,學生積極參與,表現力強。
【六年級音樂旋轉的舞步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圖形的旋轉教學設計04-26
小學音樂優秀教學設計03-07
音樂課教學設計與反思04-01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學設計15篇04-01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設計08-23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學設計(通用11篇)06-09
學校音樂課《粉刷匠》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7-02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02-14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