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網絡化的司法警務英語口語教學設計與改革論文
網絡化對外語教學中的支持作用不僅是教學手段,更是通過在線學習、實時互動、面對面的真實課程環境三個環節緊密聯系,增強了外語學習中的交互性。本文針對司法警務英語口語課教學存在的問題,根據教學現實情況,提出了適應于警察專業高職專科職業院?谡Z教學的網絡化課程設計方案。初步的教學實踐探索結果表明,網絡化教學是對于課程教學的有力充實,學生通過網絡學習提高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增強了司法警務英語口語教學教學效果。
一、前言
隨著網絡和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傳統英語教育模式改革的不斷深入,高職英語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全國已有很多所高職院校開展計算機輔助的多媒體英語教學,目的在于“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中心,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構建個性化的英語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
目前基于網絡的外語學習(IBLL, Internet based Language Leaning)越來越成為英語學習與英語教學實踐中的熱點領域。IBLL的優勢就是能夠充分調度和運用各種教學資源,促進互動,達到“在線—課下—課上”的良性循環,提高交互性。
長期以來口語教學面臨著交流背景缺失,對話缺少實時語境支持的難題。尤其在司法職業院校的警務口語授課中,面對著執法、警務、獄監、司法等多重特定場景下的口語對話內容,單純的課上教學模式于缺乏場景支持,效果并不顯著。而網絡化教學手段的引入,補充了課上交流的局限,通過網絡,利用線上交流的實時性,引導學生之間口語進行相互交流,促進學習興趣。
二、高職院校英語口語教學現狀剖析
高職院校培養職業目標導向需求定位明確,對英語口語教學提出很高的要求,突出的問題體現在三方面:
第一,學生英語基礎和水平能力的差異性顯著
高職業院校由于學生入學的英語基礎參差不齊,差異性造成了在口語教學過程中要更多地考慮大多學員的基礎和調節教學節奏,造成的結果是削足適履,累屋重架,影響了教學的進度和教學效果。
第二,特色化的英語專業教學內容的難度
高職類院校的外語教學教材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以目前的司法專業英語口語教材為例,涵蓋了司法用語、獄監常用詞匯、人權、司法制度等多方面內容,對目前處于學習階段的學員來說理解深度不夠,造成了對于司法專業英語口語學習興趣不濃厚。
第三,學生對英語口語水平能力需求的差異性
對于英語學習的積極性的差異性是由于需求的內在牽引而形成,雖然通過制定嚴格的考試規章來保證學生英語學習的紀律性,但終究是舍本逐末,過度的依賴制度和紀律來約束,并未能追根溯源從根本上解決英語口語教學中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過渡。
對于口語教學來說,缺少必要的環境氛圍支持是客觀條件的限制、學生外語語言駕馭能力不足缺乏動力是主觀方面的意識上的不足。對高職院校的口語教學要從上述客觀和主觀兩方面解決必須先從教學設計上予以突破。
三、司法警務英語口語網絡化教學設計改革探索
目前,在我院開展警務英語口語教學中,司法警務英語中的口語環節涉及到警務交流、海關邊檢、警務查詢、電話調查、應警、社區警務等環節,口語教學需要實現場景設計、實時對話、重構回放等功能達到教學效果。單一的“面對面”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及時達到課程所需要的教學效果,所以我們嘗試采用網絡化教學手段,創造有效的交流對話場景,同時通過及時記錄、回放、總結、重入,并對口語交流中出現的問題和情況進行及時地分析和干預。進一步達到在線學習的教學效果。
3.1 警務英語口語網絡化教學內容的設計包括以下環節:
第一步,分析場景,設計腳本事件。網絡化的優勢是便于設計場景,并且可以隨機選擇事件,利用猝發性來提高學生口語交流中的反應能力。
第二步,在線的網絡化交流,根據教學內容可以設計為一發多收的廣播、一對一的對話、多發多收的隨機交流、人機對話的智能應答等模式。教師作為網絡教學中的導演,在網絡交流處于幕后,有利于創造公平、開放性的環境。存儲視頻、音頻、文本的,記錄交流的過程,
第三步,課上點評。在課上利用面對面的交流機會,對網絡交流內容進行點評。利用回放工具匿名回放,對于交流過程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加以提示。
第四步,進行課下的重新交流。通過網絡交流引導學生熟悉教學內容和改進口語對話中的不足。
3.2 警務英語教學設計要注重在線學習與課堂教學相結合
在教學實踐中雖然網絡化的最大優勢體現在交流的實時性和場景重構性,但也發現網絡化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也有一定的缺點。首先是必須預先對其進行培訓,掌握相關的工具;其次,在網絡上,學生也有利用網絡進行其他的一些活動,包括聊天、視頻等情況的出現,需約束以發揮網絡的正面作用。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就更要注重在線學習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網絡化教學是在腳本驅動下配置進行的,必須設置必要的場景、事件、劇情來實現教學目的,需要配合課堂的面對面教學的口語環境交流加以引導。在課堂教學上教師講授必要的重點難點知識,引導和控制學習過程,學生在課余時間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自主學習以及協作學習的方式,利用在線學習的豐富資源對學習任務進行討論交流、分工合作,從而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和培養獨立的學習能力,以達到最初的學習目標。
四、結語
總體而言,網絡化教學手段是課堂教學的有利補充,而且網絡化作為大的潮流和趨勢,堵不如疏。實現網絡化手段需要必要的資源的投入與保障,對內容腳本設計等都要更加充分的認識和準備。網絡化教學將溝通課上與課下,在線、離線、面對面的交流環節互動對口語教學將提供更多的幫助,更加豐富的素材支持,更為有效的教學手段支持。為我院在探索英語口語教學改革上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基于網絡化的司法警務英語口語教學設計與改革論文】相關文章:
司法警務專業簡歷表格03-20
司法警務專業求職簡歷表格02-09
應用文寫作網絡化教學探究論文07-27
司法體制改革的意義02-13
2015年司法考試改革01-01
2016最新司法考試改革消息09-18
2017年司法考試改革解讀12-04
分類與整理教學設計04-08
《燃燒與滅火》教學設計03-04
質數與合數教學設計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