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語文的教學設計
在這新的一學期,我將以新課程提供的全新理念為指導,依據教研組工作計劃,按照教導處的安排,圍繞課堂教學和教學科研這一中心任務,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探索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展合作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為此,我將認真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一(6)班共有學生55人,其中女生29人,男生26人。入學不久,我發現學生活動力特別強,活潑好動,特別是男孩子,又跑又叫的,注意力難以集中。比如有些好動型的小朋友,他們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習慣還處于自由散漫型狀態。
許多學生在幼兒園就已經初步接觸過漢語拼音,但不系統、不規范、發音不夠準確。由于學生來自不同的幼兒園,受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學生的知識經驗、認知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個別學生在幼兒時期就已經認識了許多漢字,具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大部分學生能認少量漢字;個別學生連自己的名字也不能正確書寫。部分學生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簡單的問題,個別學生有表達的自信心,能積極地發表自己的見解,而部分學生則缺乏自信,較為膽怯,學習的主動意識不夠,對意愿的表達較為模糊。
本班學生家長對學生的期望都很高,把孩子視為掌上明珠,寵愛有加。但大部分家長忙于經商,并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督促孩子的學習,只是將孩子托付給托管中心管理。學生的基礎相差較大,有的能看圖用一句完整的話,能用普通話進行口語交際,聲音清楚,態度大方;有的單韻母只能勉強認識幾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盡量從他們的實際出發,結合新課程的要求,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語文素質的提高。
二、全冊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全冊教材由“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課文”“語文園地”“口語交際”幾個部分組成。為了方便識字和閱讀,生字和課文全部加注了拼音。
1、“入學教育”共兩部分,主要通過圖畫讓初入學的兒童認識校園,了解學校常規,熟悉校園周邊環境,掌握正確的讀書、寫字的姿勢,在實踐中養成“姿勢不對不讀書”、“姿勢不對不動筆”的良好習慣。
2、漢語拼音,鞏固漢語拼音,能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能默寫聲母、韻母并抄寫音節,在四線格上寫得正確、工整。
3、識字,分2組編排,每部分每課都配有一幅情景圖,這樣按排不僅能使學生情景圖集中識字,而且還能幫助學生認識事物,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識字的編排,實行認寫分開,多認少寫。全冊認識400個常用字,寫其中100個筆畫簡單的字
4、課文,共安排20篇課文,分4組編排,每篇課文均由圖、文、生字表、練習、筆順圖、描紅六部分組成。課文部分具有頭緒簡、篇幅短、內容新、
插圖美、作業準的新點,具體表現在:⑴入選課文篇幅短,而且題材廣泛,內容生動活潑,插圖新穎有趣。⑵每篇課文均為全文注音,這樣安排既可復習漢語拼音,幫助學生識字,也有利于進行朗讀、背誦、訓練、培養閱讀能力。⑶課后練習有朗讀,背誦或復述,有漢字基本筆畫的學習和按筆順描紅等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形式,體現語文能力的整體發展,以及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融合。
三.教學目標
(一)漢語拼音
1.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2.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
(二)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 2.認識常用漢字400個,會寫其中的100個。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寫字。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4.初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三)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習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4.對讀物中感興趣的內容,樂于與他人交流。
(四)口語交際
1.學說普通話,逐步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能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4.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口語交際,踴躍發表自己的意見。行初步的語言訓練。
(五)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以及學習語文的興趣。
2.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寫字。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初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4.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四、課時分配:
入學教育2課時
漢語拼音43課時 第一單元16課時 第二單元17課時 第三單元14課時 第四單元22課時 第五單元15課時 第六單元20課時 期末復習9課時
漢語拼音
單 元 備 課
(一)、教學目標 :
1、入學教育 ,指導學生認識校園,了解學校常規,熟悉校園周邊環境。對學生進行愛學習,守紀律、團結友愛等方面的入學教育和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教育。
2、學習聲母23個、韻母24個以及16個整體認讀音節。
3、學習拼音的同時學習認讀生字70個。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學習說普通話。
(二)、教學重、難點:
1、漢語拼音部分,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能正確分清四個聲調,分清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
(三)教材說明 1、教材內容:
第一單元:
1、學會單韻母ɑ o e i u ?讀音和形體。
2、認識4個聲調符號,能正確讀出ɑ o e i u ?的四聲。
3、認識和使用漢語拼音四線格。
4、學會聲母b p m f y w d t n lɡ k h 13個聲母,讀準音,認準形,正確書寫。
5、學習13個聲母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相拼及四聲。
6、學習簡單的三拼音節。
第二單元:
1、學會聲母j q x z c s zh ch sh r10個聲母,讀準音,認準形,正確書寫。
2、學習10個聲母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相拼及四聲,
3、了解jqx與?相拼時,?上兩點要省寫的規則。
4、學會整體認讀音節zi ci si zi zhi chi shi ri yi wu yu及其四聲,能讀準音,認準形,正確書寫。
5、學習簡單三拼音音節gua guo jia qia xia shuo huo ??能正確拼讀三拼音音節。
第三單元:
1、學會24個復韻母和特殊韻母er的四聲,了解復韻母的組合特點,能讀準音,認準形,正確書寫。
2、能正確拼讀復韻母與聲母組成的音節,會讀音節詞,音節句。
3、學會16個整體認讀音節能讀準音,認準形,正確書寫。
4、j q x 與?e的拼讀
2、漢語拼音編寫特點:
這冊教材一開始,仍然安排學習漢語拼音。這是為什么呢?一是考慮漢語拼音是幫助識字的有效工具,學會了漢語拼音,將大大提高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另一個原因是考慮漢語拼音能夠幫助方言地區的兒童糾正字音,克服方音,讀準漢字,學習說普通話。所以,把漢語拼音安排在這冊教材的最前面是有一定道理的。漢語拼音部分有13課,4個復習,安排了漢語拼音最基本的內容。
1.內容的組織更加科學。
第一是把聲母y w提前,和單韻母i u ?整合為一課。這一課除了要學習單韻母i u ?,還要學習聲母y w,以及整體認讀音節yi、wu、yu。這樣安排的好處是簡化頭緒,節省時間,而且能提早出現一些常用音節,便于學生學習、鞏固拼音,還可以提早出現常用漢字。實踐證明,這樣安排不會加重學生的負擔,學生學起來并不困難。
第二是改變了音節的呈現形式。要求學生拼讀的'音節,大多是以結果呈現,減少射線的形式。這樣編排的好處是,兒童可以和音節多次見面,加快拼讀音節的熟練程度。
第三是增加了和學生生活緊密聯系的內容。每一課中出現的音節詞語句子或兒歌都緊密聯系兒童的生活實際。
2.把學習內容進行有效地整合。
繼承人教版以往教材的優良傳統,拼音教材所配的插圖大都既表音,又表形。這次編寫在這一基礎上,我們又進行了一個有益的嘗試,那就是把一些圖和學習內容有效地整合起來。
3.把學拼音和識漢字有機地結合起來。
在拼音教材中,從第3課學習聲母開始出現漢字。在圖中或圖下,出現了詞、短語或句子。從第3課到第13課,體現了由易到難的編排。
4.在拼音教材中編排了兒歌。
在拼音教材中安排兒歌,不但可以復現音節,鞏固拼音,而且可以增加趣味性,加強語言訓練。本冊拼音教材的兒歌里紅色的音節,都是本課新學的聲母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這樣更便于鞏固拼音。
5.復習鞏固形式多種多樣。
拼音教材部分安排了4次復習,每個復習5—6題,共21題。采用了多種多樣的形式,復習鞏固了所學漢語拼音和漢字。
(四)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 練習法
(五)教學措施及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激發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
(1).用創設情景法來激發興趣,我嘗試將所有的拼音教學課的內容串編成一系列拼音王國歷險記,每一堂課都在認識拼音王國中的新朋友,并經歷它們王國中發生的種種有趣的故事!學生學得可帶勁了! 這樣故事情景式的學習很吸引學生。
(2)讀兒歌、編順口溜或口訣。
【一年級上冊語文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一年級上冊教學設計04-22
一年級語文《太陽》教學設計10-13
一年級下冊語文《咕咚》教學設計06-25
語文《莫高窟》教學設計10-09
語文《荷花》教學設計08-06
語文《長城》教學設計04-20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荷葉圓圓》的教學設計05-31
小學一年級語文《比尾巴》教學設計12-24
一年級語文《荷葉圓圓》教學設計范文05-29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