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下冊化學總復習教學設計
學情
分析初中化學復習中的科學探究部分,是初中化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升中考試的重要內容之一,學生由于學習化學的時間不長,化學知識較少,對這種題型感到比較困難,往往無從下手,一籌莫展,因此,我們在復習了課本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設計科學探究內容,使學生在現有知識的基礎上,能夠靈活的將化學知識,運用到科學探究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教會學生學會分析科學探究的目地、過程、現象等,根據過程和現象,運用化學知識,解決探究過程中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綜合運用知識的的能力。
教學
目標
1、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
2、知道科學探究是人們獲得科學知識、認識客觀世界的重要途徑(應用)
3、學會把化學知識運用到科學探究中。
4、學會用事實(現象)來驗證猜想(結論)的重要性。
重點
難點重點:掌握科學探究題的二種題型(探究粒子的作用、探究燃燒的條件)及解題方法。
難點:化學知識在具體探究題中的'運用;掌握解決科學探究題的基本步驟、方法。
課前
準備教師用具、多媒體平臺、一些相關練習題、制、出練習卷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復習引入
(一)引導學生分析酸堿鹽在溶液中存在的實質。復習復分解反應的條件。
1、酸在水溶液中能解離出H+和酸根離子。HCl=H+ + Cl-
2、堿在水溶液中能解離出OH-和金屬離子。NaOH = Na+ + OH-
3、其實,可溶性的鹽在水中也會解離出離子----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NaCl= Na+ + Cl-思考,
看參考書中酸堿鹽的離解示意圖,思考酸堿鹽在溶液中存在哪些粒子復習舊知識,引出新課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增強學生對酸堿鹽在溶液中的認識。提高對復分解反應的實質的認識。
例題講解
在高效復習課堂中,同學們利用“硫酸、硝酸鋇、氫氧化鈉、碳酸鉀"四種物質的溶液對“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進行再探究。
看參考書中的解題步驟。
[閱讀、討論]
[學生思考、討論并回答]培養學生的分析、模仿、應用能力
復習引入
(二)例題講解
1、燃燒的條件
①、可燃物;
②、氧氣(或空氣);
③、達到燃燒所需要的最低溫度(著火點)
2、滅火的原理
①、清除可燃物;
②、隔絕氧氣(或空氣);
③、把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
某同學根據日常經驗推測,可燃物燃燒可能與氧氣和溫度有關,設計并完成了下列實驗進行驗證
閱讀題目
審題
獨立完成
[學生分析、討論]復習鞏固所學過的知識點。
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結本節課學習了科學探究中的探究粒子的作用和探究燃燒的條件。探究粒子的作用實際是探究復分解反應的實質;探究燃燒的條件,關鍵抓住燃燒所需的三個條件,缺一不可,沒火則是破壞燃燒的條件。
學生自主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知識的能力
【九年級下冊化學總復習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成語復習》教學設計03-24
《復習1》教學設計03-02
《比和比例復習》教學設計04-05
中考政治的總復習資料04-08
漢語拼音復習二教學設計03-02
六年級下冊數學期末總復習試題「蘇教版」01-01
淺議怎么搞好中考數學總復習04-18
進行中考前總復習的方法04-09
關于初中化學教學設計(精選5篇)04-21
中考政治第四單元總復習資料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