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古詩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詞,并理解其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并會默寫。
3、感悟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的深厚情誼。
4、激發對祖國詩歌的熱愛,培養主動積累詩歌的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古詩意思,并能背誦和默寫古詩。
教學難點:
想象古詩所描述的情景,體會古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歌曲《祝您一路順風》。
3、了解詩歌的創作背景及詩中所涉及到的人物與作者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1、提問學生:同學們,你們認識李白,孟浩然嗎?知道他們之間是什么關系嗎?
2、介紹李白和孟浩然,并且讓學生明白他們之間的關系,由此而導入課題。
二、講授課文內容
(一)初讀
1、讓學生大概了解黃鶴樓,理解課題意思。
2、聽課文讀音,然后給課文劃分節奏。
3、學習生字詞。
4、練習朗讀詩歌,然后比一比看誰讀得更有節奏、更有感情。
5、獎勵讀得好的同學。
6、理解課文詞語。
7、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首古詩的。
(二)細讀
1、請學生再讀詩歌然后思考:你認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2、想象描述“煙花三月”是一個怎樣的圖景,李白這時候有心情
(三)精讀
1、請同學們想一想:李白與孟浩然告別時能說些什么?發揮你們的想象,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2、李白站在岸邊,看著好友的船只由近而遠,心里會想些什么?
三、課外延伸
1、想一想,我們還學過哪些關于送別的古詩?
2、讓學生由詩歌聯想到現在的歌曲,比較古時候人們表達離別之情的的方式與現在的有什么不同?
3、欣賞音樂:《祝您一路順風》
4、回憶一下,平時生活中你有沒有經歷過或看到過送別的場面?
四、總結
五、布置作業:
練習背誦古詩。
板書設計:
西辭黃鶴樓
黃鶴樓送孟 敘事
三月下揚州浩然之廣陵寫景孤帆碧空盡
長江天際流
春景送別 情景交融 依依惜別
【《黃鶴樓》古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04-20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精選15篇09-14
三年級語文下冊古詩兩首教學設計04-02
拼音教學設計04-05
《早》教學設計04-04
氓教學設計04-04
牧童教學設計04-02
《乘法》教學設計04-01
必備教學設計02-25
小班教學設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