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化學反應原理》教學設計
課型:新授
班級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
本節重點:初步了解有效碰撞、活化分子和活化能的概念模型
【思考與交流】請大家填表或回答問題:1.填表
氫氣與其它物質反應 反應條件 難易程度
H2 + O2
H2 + CuO
H2 + N2
物質之間能否發生反應以及反應的難易程度,是由 決定的,同時也是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根本原因。
2.將H2 、O2混合,在室溫條件下可以穩定存在數百年,但點燃后會發生劇烈反應,而且只要配比相當,可以完全轉化成生成物,這又說明了什么?
3.將3molH2 和1mol N2混合在適當條件下反應,最終能否得到2mol的NH3?這說明什么?
化學研究的核心是化學反應,化學反應是怎么發生的?為什么有的反應快、有的反應慢?它遵循怎樣的規律?如何控制化學反應為人所用?這些都是化學反應原理所要涉及到的`內容。
合理簡化的概念模型,是學習和研究化學反應原理的基礎。
簡化后的有效碰撞模型
分子都在不停的運動,反應物分子能夠發生碰撞是反應發生的先決條件,如果每次碰撞都是有效的話任何反應都會在瞬間完成,而事實不是這樣,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碰撞都是有效的。
有效碰撞和投籃的比擬圖:
發生有效碰撞的條件:
活化分子和活化能
活化分子
活化能
普通分子 活化分子 有效碰撞
結論:某一化學反應的速率大小與單位時間內 有關;有效碰撞次數的多少與單位體積內反應物中 的多少有關;活化分子的多少又與該反應的 活化能大小有關。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應物分子的性質決定的,而反應物分子的性質又與分子的內部結構密切相關,可以說反應物分子的內部結構是決定化學反應速率的內因。那么,對于一個特定的反應人們可以通過改變它的外部條件加以控制和利用。
催化劑
【練習】某反應在催化劑的作用下,按以下兩步進行:第一步為 X+Y=Z,第二步為 Y+Z =M+N+X。此反應的總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的催化劑是_____________。
總結催化劑的特性:
【本堂小結】
【作業】
1.某中學化學小組查閱資料發現金屬氧化物A也能催化氯酸鉀的分解,且A和二氧化錳的最佳催化溫度均在500℃左右,于是對A和二氧化錳的催化性能進行了定量對照實驗。實驗時均以收滿500 mL氧氣為準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的因素均已忽略。
表1 用MnO2作催化劑
實驗序號 KClO3質量g MnO2質量g 反應溫度℃ 待測數據
1 8.00 2.00 500
2 8.00 2.00 500
表2 用A作催化劑
實驗序號 KClO3質量g A質量g 反應溫度℃ 待測數據
1 8.00 2.00 500
2 8.00 2.00 500
請回答:
上述實驗中的待測數據應是: 。
完成此項容后,他們準備發表一篇研究報告,請你替他們擬一個報告的題目: 。
2.試將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結果填入下表中
影響
外界條件改變 單位體積內 有效碰撞次數 化學反應速率
分子總數 活化分子數 活化分子百分數
增大反應物濃度
增大壓強
升高溫度
使用催化劑
【高中化學《化學反應原理》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調查工作報告04-29
高中化學教師教學工作個人總結05-03
《關雎》教學設計03-24
初冬教學設計04-03
《海燕》教學設計04-03
《zcs》教學設計03-26
草原教學設計03-11
《景陽岡》教學設計03-05
蝗蟲教學設計03-05
《蛇》教學設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