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與價值觀教學設計
價值與價值觀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
1.學生學習基礎分析:
學生學習了前三單元的哲學知識,初步掌握了運用唯物論、辯證法的觀點去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對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有了初步的理解,初步樹立了正確的理想信念,這為本課教學目標的落實奠定了知識基礎。
2.學生能力分析:
高二學生有一定的生活體驗,具備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篩選能力、閱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具備初步邏輯思維能力,對問題的一定的探究能力,協調合作能力。
3.學生心理分析:
學生的心理包括情感、意志、注意、思維、能力、氣質與性格等。高二的學生即將面臨高考,因此,學生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焦慮和疑惑。對于學生個體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我們應該持什么態度和觀點,學生已經有了思考的需要和希望得到解惑的需要,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現在獨生子女有良好的生活條件,但是他們大多是不太懂得體諒父母的辛勞。索取多而奉獻少,因此學習本框題有它特有的意義。他們的可塑性很強,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
1.教法:
(1)結合具體領域的價值,深入領會哲學價值、人的價值及價值觀等概念。 (2)通過學習先進人物的先進事跡,感悟價值觀對人生的導向作用。
(3)師生共同設置教學情境,開展學生的探究活動,采取課堂辯論、討論等形式,進一步理解價值觀的導向作用,樹立奉獻意識。
2.學法: 自主自學、合作探究
【課標要求】本框題教學內容是貫徹新課程標準4.11規定的“識別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的表現,說明價值判斷的意義,理解價值觀對人們行為的導向作用”的要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
1.識記價值和價值觀的含義;
2.理解人的價值及評價人的價值的'標準、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3.使學生初步具有認識和分析事物價值的能力,正確認識和評價人的價值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聯系實際,通過師生探討來分析說明人的價值在于創造價值和對社會的貢獻; 2.匯集實例,運用辯證的觀點和方法,分析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人和物的價值之不同,就在于人能夠創造價值,只有在勞動和奉獻中才能夠實現自我,滿足自我需求。承認奉獻著的人生才是有意義、有價值的,這是學習這一課后應有的重大收獲。
【價值與價值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職業價值觀測評01-28
職業價值觀自測10-04
創業者心態價值觀04-17
創業團隊的共同價值觀04-18
核心價值觀手抄報資料參考02-18
潘石屹自傳《我的價值觀》01-08
創業團隊需要培養共同價值觀04-18
有關價值觀演講稿范文7篇05-07
關于價值觀演講稿范文五篇05-01
2021年企業價值觀的口號30條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