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教學設計
篇一:第二節 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教學設計
第二節 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生態系統的概念和組成。
2、了解生態系統各組成的作用 能力目標
描述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情感目標
1、認同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增強愛護生物、保護生物的情感。
二、重難點 重點
1、生態系統的組成。
2、食物鏈和食物網。 難點
1、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2、食物鏈書寫
三、 課時安排 2課時
四、 教學方法 討論法 講解法
六、板書設計:
第二節 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 一、生態系統的概念
生產者:綠色植物
生物部分 消費者:各種動物 分解者:腐生的細菌和真菌
非生物部分:陽光、空氣、水等 三、食物鏈的概念
篇二:教案《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
《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教案
一、概念解析
本節的核心概念是生態系統,由此概念又衍生出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食物鏈、食物網等概念。生態系統就是生物與環境的統一,是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無機環境的有機結合,而生產者和消費者又是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相互聯系的,所以生態系統的物質和能量就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生態系統的各個成分的相互制約和影響使得它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但這種能力又是有限度的。不同的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不同的,這與食物鏈和食物網的復雜程度有關。
本節教學的關鍵是讓學生在充分理解概念的基礎上,能將各個概念聯系起來,這樣他們學會的不僅是知識而是一個知識體系。
二、教材分析
《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是新人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了解生物圈”一章第二節的內容,在課程標準中的位置屬于一級主題“生物和生物圈”下的二級主題“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
本節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生態系統,由此概念又衍生出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食物鏈和食物網這些名詞。而生態系統又與我們目前所面臨的環境問題息息相關,因此本節課是本章乃至本學期的重點。
三、學情分析
從知識方面來看,學生對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已有一定的了解但還沒有形成生態系統的概念。從心理和認知發展規律來看,七年級學生的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和活動感興趣,樂于發現和提出問題,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
四、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1)說出生態系統的組成;
(2)描述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3)闡明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限的; 2.技能目標:
(1)能將前面所學概念與本節概念聯系起來;
(2)通過討論與“分角色扮演與辯論”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對知識的概括和總結能力。
3.情感目標:
確立保護生態系統,保護環境的意識。
五、教學重點:
生態系統的概念和組成;
六、教學難點:
將各個概念聯系起來。
七、教學方法:
教師主導,學生自主,探討和交流相結合
八、教學設計思路:
基于新課標對概念教學的要求,為使學生能深層次理解概念,并會 將各個概念聯系起來,從而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特作如下設計。
【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8的組成》教學設計02-04
《5的組成》教學設計03-01
8的組成教學設計02-04
生態系統信息傳遞教學設計01-10
生物教學設計03-31
關于生物教學設計05-25
推薦生物教學設計04-30
《晝夜與生物》教學設計04-28
《生物的特征》教學設計07-30
生物教學設計模板熱門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