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設計大全
篇一:中班音樂《大家一起去旅行》教案
(一)目標
1.用肢體語言感受活潑歡快的音樂。
2.了解集體游戲方法,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
重點、難點:感受音樂的節奏、結構;在音樂游戲的過程中學習輪流的合作方法。
(二)準備
1.旅行舞音樂:《庫乞乞》mp3、導游旗三面分別寫上數字“3”、“4”、“5”;大紙一張、記號筆一支;海邊游玩和登山的照片。
2.幼兒14人,小椅子圍成半圓形。
(三)過程
1.說說快樂的旅行。
教師:“老師最喜歡出去旅游了!你們喜歡旅游嗎?你到過哪里旅游?那里有些什么好玩的地方?”
2.初步感受音樂,大家一起快樂地“庫乞乞”。
今天老師邀請你們參加我的音樂旅行團,旅行的時候有首動聽的曲子,仔細聽——
播放音樂《庫乞乞》——
教師:“你覺得什么地方特別好玩呀?曲子里有一種很特別的聲音,誰來學一學?”
請幼兒再次欣賞音樂引導幼兒注意里面的“︱庫0︱庫
0︱庫乞︱乞-︱”,并帶著孩子一起念音樂里的這個部分。
教師:“猜猜看,什么是庫乞乞?”
教師:“旅行中玩得最開心的時候就會說︱庫0︱庫0︱庫乞︱乞-︱”。
教師:你覺得旅游的時候什么事情讓你感到最開心! 引導幼兒交流、分享或者想象自己旅行時候的快樂時刻,重點引導幼兒交流在海邊游玩、和爬山登上山頂時的快樂。
教師:“海邊游玩真開心,就讓我們一起到海邊做三件快樂的事,最開心的時候我們就一起說︱庫0︱庫0︱庫乞︱乞-︱”。(具體的事情從孩子們的交流中來,如“玩水”、“堆沙”、“游泳”等,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大膽、快樂地表現。)
教師:“登山時,登得越高,看得越遠!登上山頂望一望,你看到了什么?”(教師可以播放一些圖片引導幼兒想象投入到登高望遠的情境中。)
教師:“登上山頂,看到美麗的景色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刻,讓我們大聲地說︱庫0︱庫0︱庫乞︱乞-︱”。
3.通過圖譜和律動進一步感受音樂。
教師:現在就讓我們跟著音樂去旅行吧!先去海邊走一走,爬上高高的山,登上山頂啦!(播放音樂,教師隨著音樂繪圖譜。)
教師:“發現了嗎?音樂到哪里我們開始上山?”(播放音樂,教師指圖譜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結構)。
教師:“一共要爬幾次才到山頂?”
引導幼兒坐著,用自己的兩只手指當兩條腿,平放的膝蓋想象成海邊的平地,身體想象成高山,并找找山腳、山腰、山頂等位置。
層次1:教師和幼兒一起聽著音樂律動——A段“海邊走走”、B段“登山”、C段“庫乞乞”。
層次2:教師指圖譜,幼兒律動。
層次3:個別幼兒指圖譜,教師和幼兒律動。
層次4:請幼兒站起身大膽創編A、B兩段的動作,教師幫助幼兒配合音樂優化動作。
4.合作游戲“快樂的旅行團”。
教師出示“導游旗”。
教師:“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來到音樂旅行團,我是你們的導游,今天我們游覽的地點是海邊和高山,我們一起手拉手出發吧——”
層次1:教師當導游領著孩子們一齊手拉手游戲。 層次2:把導游旗遞給個別幼兒教師引導幼兒根據旗子上的數字找到相應的游客人數組團;出示另外兩面導游旗引導幼兒分別組團,在音樂聲中三個旅游團一同出發。
層次3:教師提出問題——大家都想做導游怎么辦?引導
幼兒用輪流的方法合作游戲,并且明確在音樂進行到“庫乞乞”的時候進行輪換。三個旅游團在音樂聲中游戲并輪換導游的角色。
5.提出新的旅行點,延伸活動內容,幼兒聽音樂往外走。
教師:“除了海邊和高山,你們還想到哪里玩呀?” 感悟和反思:
這是一個中班的活動,老師們普遍感覺中班的孩子既不像小班孩子那么天真、可愛各方面的能力也沒有大班孩子好,因此中班的小朋友常常是教學評比、教學展示活動中“沒人要”的那群孩子,但是這個活動在內容的選擇和活動的設計上都非常適切當下的中班孩子——作為活動載體的音樂《庫乞乞》結構鮮明、節奏感強,長短適宜很適合中班的孩子來感受;以旅行、旅游中的海邊游玩、登山等從孩子們生活經驗中來能引起孩子共鳴的事物的為情節、情境把音樂具體化;漸漸學會合作也是中班孩子的“必修課”活動中的難點便是“輪流”這一合作的方式、方法。所有的教育價值都蘊藏在了生動、有趣的活動中。
聽吳佳瑛老師上課最大的感觸就是整個活動中所體現的理念,她把那些寫在紙上、喊在口頭的《新綱要》中的理念化作了教育實踐,化作了幼兒真實的發展過程!她的教育行為時時刻刻都體現了教育的智慧和耐心——她的一言一
行都順應了孩子的興趣,尊重了孩子獨有的經驗,她善于傾聽、理解孩子因此她總能發現孩子言行中的亮點,并結合孩子自身的經驗引導他們自主地去發現和理解。
如果把一個集體活動比喻成是一段“尋寶的旅程”那老師就是和孩子一起尋找寶藏的朋友。
篇二:中班音樂歌唱《郊游》教案
一、活動內容:音樂《郊游》
二、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感受歌曲ABA的結構。
2、在圖譜的幫助下記憶歌詞內容,學唱歌曲。
3、演唱歌曲感受郊游時的輕松愉快。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在圖譜的幫助下記憶歌詞,學唱歌曲
難點:欣賞歌曲,感受歌曲ABA的結構
四、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有郊游的經驗
教具準備:鋼琴、幼兒郊游圖片、歌曲圖譜
五、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頭發肩膀膝蓋腳》
(二)新授部分:《郊游》
1、圖片導入:
教:今天老師收集了一些小朋友出去郊游的照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我們在郊游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呢?(幼兒自由回答)
教: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郊游》
2、教師范唱,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教師個范唱歌曲,幼兒仔細傾聽,提問:你聽到歌詞中的什么?
(白云 白云什么樣子的?陽光 陽光什么樣子的?青山綠水 什么樣子的.) 檢查:現在請小朋友再聽一遍,看看我們剛才聽得和歌詞一樣嗎!
3、幼兒說出關鍵詞,教師出示圖譜,幼兒跟教師單句念歌詞。
教師邊指圖譜邊演唱歌曲,讓幼兒更好理解歌詞,熟記歌詞。 教:感謝你們把這首歌畫了下來,我們來跟著圖譜念一念把! 引導幼兒根據圖譜完整的念歌詞1-2遍。
4、幼兒學唱歌曲
教:你們念歌詞的聲音真好聽,你們唱出來的聲音肯定更好聽,那我們跟著老師一起唱一唱好嗎?
幼兒跟著教師跟唱2-3遍
教:哎呀,我剛剛聽到男生(女生)的聲音真好聽,女生(男生)的聲音呢? (老師覺得你們剛才的聲音有點小了,我們聲音稍微大一點好嗎?) (讓老師聽聽你們更好聽的聲音好嗎?)
5、引導幼兒發現ABA結構
教:在剛剛唱歌過程中,你發現有幾段?(3段)
(教師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圖譜發現歌曲有3段)
教:這三段有沒有一樣的?請小朋友上來指一指。
真棒!原來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樣的,現在呀老師要告訴你們這首歌的結構是ABA結構,知道了嗎?
6、通過游戲進一步感知ABA結構
教:下面我想邀請小朋友和我一起玩一個接唱的游戲:
教師唱A段 女生唱B段 男生唱A段(重復)
7、嘗試加上喜歡的動作,完成演唱
教:剛才小朋友唱的真好聽,我看到有的小朋友身體都忍不住動了起來,那就加上你們喜歡的動作唱一遍好嗎?
有的小朋友做了動作嘴巴就罷工了,看看誰能邊做動作還能唱出好聽的聲音。 ×××小朋友的動作真棒,我們一起學一學把!
(三)結束活動
教師彈奏,教師與幼兒一起按歌詞進行演唱
教:今天的太陽公公沒有出來,我們等太陽公公出來在一起去郊游好嗎!
篇三:中班音樂教案
教學活動:
活動名稱:音樂活動《小蟲的歌》
活動目標:
認識高音譜號,進一步認識五線譜。
喜歡參與音樂游戲,發展幼兒的音樂反應能力和肢體協調能力。 有遵守游戲規則的意識,能聽指令做動作。
活動準備:
活動過程:
一、《哈嘍歌》進入教室
創造性地根據音樂中的變化表現打招呼的動作。
二、教師介紹高音譜號,并通過律動帶領幼兒欣賞音樂。
三、教師再次引導幼兒認識高音譜號,并作簡單的語言描述。
四、線間游戲。
五、聽辨反應游戲。
六、退場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設計大全】相關文章:
小學音樂優秀教學設計03-07
中班語言活動教學設計04-14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7-02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學設計(通用5篇)05-22
音樂課教學設計與反思04-01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學設計15篇04-01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設計08-23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學設計(通用11篇)06-09
幼兒中班評語大全11-26
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教案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