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成都市旅游業促進條例》的解讀
修訂后的《條例》明確了政府、部門、協會、企業的法律關系,體現了全域旅游、大產業所要求的旅游業促進法的特征。這需要各地和市級有關部門推動《條例》確定的政府和有關部門職能的落地,加強依法促進、依法監管、依法協調,切實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如旅游項目用地,就涉及發改委、國土局、水務局等部門;旅游市場的監管,涉及公安、工商、交通、質檢、價格、網信等部門。
以進一步促進旅游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為根本目標,《條例》重點增加了以下規定:
1.明確旅游配套設施同步規劃設計建設使用。為使旅游公共配套服務設施建設落到實處,《條例》規定旅游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同步規劃建設使用;景區的集散中心、服務中心、醫療急救站點等公共服務設施應當納入工程項目規劃,實現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使用。
2.推進設立旅游產業促進基金。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提出:設立中國旅游產業促進基金,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政府設立旅游產業促進基金。此項措施是促進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有效措施,《條例》作了相應的規定。
3.促進鄉村旅游與休閑農業的融合。推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融合是成都市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方向,《條例》對鄉村旅游單獨列了一章,對鄉村旅游作了規定:鄉村旅游產業應當與休閑農業融合,整合旅游資源,市和區(市)縣政府應當引導設計、開發、推廣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精品線路。
4.規定推進農家樂的星級達標。農家樂的提檔是鄉村旅游升級的關鍵所在,《條例》對此作了規定:旅游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引導鄉村旅游轉型升級,支持旅游行業協會開展鄉村旅游標準化評審工作,促進農家樂星級達標,塑造成都鄉村旅游品牌。
5.提升旅游智能信息化服務。一是規定加強旅游信息化建設,應用智慧旅游數據中心平臺,實施服務、管理、營銷全覆蓋,實現旅游信息智能化處理;二是規定建立全市及區域性旅游公共信息發布機制,為游客提供信息咨詢服務;三是對促進智能導游、移動支付、電子門票等服務的推廣應用進行了規定。
6.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一是規定應當統籌規劃建設旅游咨詢中心、游客集散中心、游客購物中心,完善旅游交通專線;二是規定景區經營管理機構應當加強景區道路、停車場、自駕車房車營地、游客服務中心、醫療救助點等基礎設施建設;三是規定景區公共衛生間的建設和管理應當按照數量充足、干凈衛生、實用免費、管理有效的要求,實現國家A級達標。
7.建立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制度。參考國家旅游局《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條例》作了相應的規定:旅游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推進旅游經營者、從業者誠信建設,建立游客不文明行為采集、報送、記錄、管理工作機制。
8.建立健全旅游投訴處理機制。成都市人民政府應當設立并公布統一的旅游投訴電話,接受游客的投訴。旅游等主管部門接到游客投訴后,應當及時辦理并將處理情況答復游客,維護游客合法權益。
【閱讀延伸】
《成都市旅游業促進條例(修訂草案)》(以下簡稱《條例》)已獲得省人大常委會審查批準通過,8月1日起正式施行。隨著大眾旅游時代的到來,為促進我市旅游業發展,實現由觀光型旅游向觀光休閑度假型旅游轉變,《條例》明確未來我市發展旅游業應當突出古蜀文化、三國文化、熊貓品牌、鄉村旅游等地域特色。相較于2009年起施行的《成都市旅游業促進條例》,本次通過的《條例》重點增加了旅游配套設施同步規劃設計建設使用、推進設立旅游產業促進基金、提升旅游智能信息化服務等方面的規定,并把“鄉村旅游”單獨列為一章。
基礎設施
景區廁所使用免費 實現A級達標
根據《條例》,在旅游資源上成都將保護青城山—都江堰、金沙遺址等重要旅游資源;推動龍門山和龍泉山生態旅游帶建設,推進山地休閑度假產業聚集,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為促進我市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條例》明確,我市將提升寬窄巷子、錦里、文殊坊等街區休閑功能,建設城市綠道、主題公園,拓展城市休閑空間。同時,景區在加強道路、停車場、自駕車房車營地、游客服務中心、醫療救助點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公共衛生間的建設和管理應當按照數量充足、干凈衛生、使用免費、管理有效的要求實現A級達標。
信息化
促智能導游、電子門票等推廣應用
為方便來蓉游客,《條例》還增加了提升旅游智能信息化服務的規定。《條例》明確,成都將建立全市及區域性旅游公共信息發布機制,為游客提供信息咨詢服務,促進智能導游、移動支付、電子門票等服務的推廣應用。在游客數量接近景區最大承載量時,景區應當即時公告并向當地人民政府報告,在網站、游客集散中心和景區主要通道發布警示信息,并配合交通等管理部門實行人員分流、交通臨時管制、旅游線路調整等措施。
在線旅游
提供虛假旅游信息 最高可罰3萬
隨著在線旅游的興起,不少旅游經營者都選擇通過網絡平臺展示、出售自己的'產品,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同時,高速發展的在線旅游市場卻成為旅游投訴新“增長點”。在線旅游預訂快捷方便的背后,游客或多或少都遇到過網上宣傳與實際不符合的問題。
《條例》規定,“旅游經營者可以通過網絡為旅游者提供交通、住宿、游覽、餐飲、購物等旅游信息服務和代理服務,”但要求是“提供的信息應當真實、準確。”在第六章法律責任專門作出相應規定:旅游業經營者提供虛假旅游信息的,由旅游主管部門予以警告,并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鄉村旅游
鄉村游納入新農村建設整體布局
近年來我市鄉村旅游蓬勃興起,成為促進我市旅游發展的重要引擎,此次修訂的《條例》也將鄉村旅游單獨列為一章。《條例》規定成都市和各區(市)縣人民政府應將鄉村旅游納入小城鎮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整體布局,推動鄉村旅游開發項目與各種支農資金掛鉤。同時引導鄉村旅游轉型升級,促進農家樂星級達標,指導開發建設旅游度假酒店、汽車營地、康養中心、現代農業主題公園等特色旅游項目,塑造成都鄉村旅游品牌。
產業發展
或將設立旅游產業促進基金
為解決我市旅游產業發展的資金后顧之憂,《條例》突出了財政金融的作用。根據《條例》,市人民政府可以設立旅游產業促進基金,支持旅游企業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投資、建設、營運旅游項目。同時《條例》還規定,我市和區(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引導金融機構加強旅游業投融資機制建設,開發符合旅游業特點的信貸產品,加大信貸扶持力度。
什么樣的旅游項目、旅游企業能夠受到基金支持?《條例》明確,我市將支持研究開發蜀錦、蜀繡和體現三國、金沙、熊貓元素的特色旅游商品,提升旅游商品的品牌效應。同時,市和區 (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旅游裝備制造業等產業扶持政策,促進旅游業經營者使用新能源、新材料,運用新技術、新工藝開發生態環保旅游產品。
【《成都市旅游業促進條例》的解讀】相關文章:
成都市旅游業促進條例解讀201609-03
成都市養老服務促進條例解讀07-03
2016成都市旅游業促進條例(全文)09-03
2016成都市養老服務促進條例焦點解讀07-03
民閱讀促進條例解讀201602-22
成都市養老服務促進條例2016全文07-03
深圳經濟特區質量促進條例(草案)解讀06-26
湖北全面深化改革促進條例解讀(最新)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