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全文

時間:2024-10-22 14:28:15 林惜 規章制度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24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全文

  企業職工績效獎罰制度你知道如何制定嗎?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制度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以下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的2024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全文,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2024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全文

  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全文 1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規范公司職工行為,強化職工遵紀守法的自覺性,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打造高效的團隊精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國發[1982]59號《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精神,結合公司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辦法,作為對公司職工進行激勵和約束的主要依據。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公司全體職工。

  第二章職工獎勵

  第三條獎勵的項目分為個人榮譽獎、成果獎、其他獎三類。

  第四條個人榮譽獎項:

  (一)企業勞動模范、優秀管理者和優秀員工:在一個年度內出色地完成本職工作或多次受到嘉獎的職工,根據公司工會每年頒發的文件精神組織評選,可獲得年度勞動模范、優秀管理者或優秀員工榮譽稱號并記入個人檔案。

  (二)書面嘉獎:

  1、在對外服務和協調工作中,為公司帶來良好社會聲譽引起社會良好反響的;

  2、妥善處理突發事件,避免事故,或見義勇為、保護國家財產的;

  3、一貫服從領導,恪盡職守,愛崗敬業,為公司做出突出貢獻的;

  4、工作主動性強,常提合理化建議,為公司創造效益的。

  由總經理提名或單位申報,經總經理辦公會通過后,頒發書面嘉獎證書并記入個人檔案。

  (三)通報表揚:生產經營活動中,保質保量全面完成或超額完成生產經營指標或工作任務的;在行風建設中,取得顯著成績的;公司總經理在全公司范圍內的重要會議上給予表揚的。人事部門負責收集并形成書面決定,在公司范圍內公布。

  第五條成果獎范圍如下:

  (一)管理成果獎:采用新的管理思路,創新公司的管理模式或者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改進提升管理水平,取得明顯成效的,可參評公司專業委員會組織的管理創新成果獎或管理應用成果獎。

  (二)技術成果獎:在企業工藝設計、工程施工、管網安裝、管網維修、計算機軟件開發、水表改進等方面有發明創造、技術革新、技術改進或提出合理化建議,或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的,以及將研究成果論文在省級以上雜志上公開發表或在供水行業獲得論文獎的,并參評公司技術進步管理委員會組織的技術成果獎或技術革新合理化建議獎。

  (三)QC成果獎:積極組織開展群眾性的QC活動,通過活動解決管理或技術中的實際問題,取得了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其成果公司組織發表并給予獎勵。對于優秀的成果,由公司推薦到上級發表。

  第六條其他獎項如下:

  (一)對舉報違章用水、損壞供水設施的有功人員按《關于對舉報違章用水、損壞供水設施的有功人員的獎勵辦法》執行。

  (二)獲上級政府部門頒發的各種單項獎勵的人員;

  (三)公司內部開展各類管理活動中受獎人員;

  (四)在各類報刊雜志上發表與公司生產經營有關的通訊報導、論文及照片新聞的在崗職工。

  第七條物質獎勵標準:

  (一)獲市級以上個人榮譽稱號者,獎勵按上級有關文件執行;

  (二)獲得公司勞動模范榮譽稱號者,可獲得一次性獎勵800元;

  (三)獲得公司優秀管理者榮譽稱號者,可獲得一次性獎勵300元;

  (四)獲得公司優秀員工榮譽稱號者,可獲得一次性獎勵300元;

  (五)獲得書面嘉獎者,可獲得一次性獎勵100至300元。為公司挽回重大經濟損失或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者,經公司總經理辦公會研究后也可按一定比例提取獎勵;

  (六)成果獎及其他獎的獎勵標準及獎勵程序按照相關文件標準執行。

  第三章職工處罰

  第八條職工處罰是對在生產經營中違反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準則及出現了工作過失的職工,進行相應的經濟懲罰和行政處分。處罰的種類有四類:經濟處罰、內部待崗、行政處分(1、警告2、記過3、記大過4、留用察看5、開除)、解除勞動合同。上述各類處罰可以并用。

  第九條處罰范圍如下:

  (一)違反勞動紀律類

  1、上班遲到、早退、串崗、睡崗的;

  2、上班時間干私活、玩電子游戲、看小說等的;

  3、不按規定請銷假、無故缺席、擅離職守的;

  4、在工作場所打架斗毆、酗酒滋事、聚眾賭博等擾亂工作秩序的;

  5、未經許可擅自操作、使用本職權限以外的設備、儀器以及物品的;

  6、違反勞動紀律規定,請人代工的;

  7、內部退休、內部退職及請各類半年以上假期的職工,違反與公司簽訂的各種協議的。

  (二)違反職業道德準則類:

  1、違反供水業務規定,損害公司利益,以職、以權、以水謀私的,由公司監審處按《職工違紀處理暫行規定》處理;

  2、違反公司行風建設有關規定,服務態度惡劣,與用戶爭吵,造成不良影響,有損公司形象的;

  3、弄虛作假,欺騙領導,騙取收入和獎勵,或主管對職工錯誤給予包庇的;

  4、遇到緊急情況或意外事故,有意回避逃離的;

  5、無視領導,不服從工作分配,甚至違抗命令,威脅侮辱主管人員的。

  (三)工作過失類:

  1、消極怠工、工作不到位,未完成工作任務的;

  2、違反操作規程,或業務生疏,或玩忽職守,發生生產或安全事故,給公司造成損失的;

  3、工作馬虎、違反管理規定,造成企業浪費和損失的;

  4、損壞公司設備或遺失物品和資產的。

  第十條經濟處罰標準:

  (一)遲到、早退一次扣30元;遲到、早退一個半小時以上,視同曠工半天;遲到、早退三小時以上視同曠工一天;曠工1天,扣發月崗薪工資50;

  (二)違反勞動紀律1、2、3、4、5點者,違反一次扣30元(一個月內三次視同曠工一天)。對違反勞動紀律,觸犯《治安管理條例》的,按《治安管理條例》規定處理;

  (三)違反請銷假規定,越權所批準的假期無效。對請假人按曠工處理,另扣部門負責人月崗薪工資20;

  (四)違反勞動紀律規定,請人代工,當事人按曠工行為處理。所在班組負責人停發三個月績效工資,同時請人代工的職工其崗薪工資由公司在該單位工資總額中扣回;

  (五)違反工作過失類第2點,按照《公司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執行;

  (六)違反工作過失類第3、4點,損失1000元以下的,損失全額賠償;損失1000元以上的,超過1000元部分賠償5%(最高不超過1萬元);

  (七)對違反職業道德準則者,每查處一次,扣發責任人50元。其中第3點中騙取的收入和獎金予以沒收。

  第十一條內部待崗規定:

  (一)職工消極怠工,違反崗位職責或工作不到位,完不成工作任務,情節較輕的,經本單位研究同意,可給予內部待崗的處理,待崗期間停發績效工資;

  (二)在單位勞動用工改革中,因雙向選擇、競聘上崗中落聘的職工,進入公司內部勞務市場按內部待崗接受管理;

  (三)內部待崗三個月以上的職工,由所在單位根據《關于公司內部勞務市場的管理實施方案》向人事教育處提出報告,進入公司內部勞務市場接受管理;

  (四)公司內部勞務市場負責接收待崗三個月以上的職工。根據《關于公司內部勞務市場的管理實施方案》執行。

  第十二條行政處分規定:

  (一)行政警告:因違反本辦法受到1000元以上經濟處罰的;或一年內連續曠工2天以內或累計曠工5天以內的;嚴重違反勞動紀律類第4、5點的;違反工作過失類,造成損失5萬元以下的;

  (二)行政記過:一年內連續曠工2-5天或累計曠工5-10天的;因工作過失造成1000元以上經濟損失的;一年內受到兩次行政警告處分的;因違反職業道德準則受到有關部門效能告誡的.;因工作過失,造成損失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

  (三)記大過:受到記過處分后一年內再受行政處分的;或因工作過失造成10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經濟損失的;或一年內連續曠工5-10天或累計曠工10-20天的;

  (四)留用察看:記大過后一年內再受行政處分的;因工作過失造成15萬元以上經濟損失的;違反勞動紀律規定,請人代工的;一年內連續曠工10-15天或累計曠工20-30天的;

  (五)開除:一年內多次受到行政處分仍不改正的,因違法被判刑的。

  (六) 對受行政警告處分者,停發三個月工資;對受行政記過處分者,停發四個月工資;對受記大過處分者,停發五個月工資,對受留用察看處分者,察看期間停發工資,以上停發工資期間按南昌市最低工資標準發放生活費。

  第十三條解除勞動合同:

  (一)連續曠工15天或一年內累計曠工30天以上(含30天)的;

  (二)根據勞動合同規定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受到開除處分的;

  (四)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內部退休、內部退職及請各類半年以上假期職工,因違反與公司簽訂的各種協議,并根據協議規定要解除勞動合同的。

  第十四條對公司級領導干部的處分由任免機關或監察部門處理。

  第十五條對中層干部的處分,由組織部門會同人事部門提出處理意見,經公司總經理辦公會議討論,報公司黨委批準后,組織部門負責監督執行。

  第十六條中層以下職工處分的權限和程序

  (一)對職工經濟處罰,由職工所在單位按公司規定進行處理并報公司人事部門備案;

  (二)給予職工行政處分和經濟處罰,由所在單位提出處理意見,并附證據,報有關部門核實并征求工會意見后,經公司經理辦公會議決定,由人事部門負責以書面形式分別通知單位和本人,并監督執行;

  (三)解除職工勞動合同,由公司人事部門征得同級工會同意后,由經理辦公會作出決定,書面意見由人事部門負責分別通知單位和本人,并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

  (四)開除職工基本程序如下:

  1、開除職工時勞動人事部門必須認真核實所犯錯誤事實,如實提供材料和證據;

  2、處理意見和事實材料要和被處分者見面,聽取本人意見,慎重決定。如本人拒絕時,要有詳細記錄;

  3、給予職工開除處分時,處理時間從證實職工犯錯誤之日起不超過5個月時間;

  4、開除職工必須經總經理提出,由職工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討論決定,并報告主管部門和南昌市勞動部門備案;

  5、開除決定應寫明被開除原因;職工如不服,可在規定期限內(自企業公布處理決定之日起15天內)向南昌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述;

  6、形成處理決定后應在一定范圍內公布,并書面通知本人,同時抄報企業主管部門、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等有關部門。開除處分同時抄報當地勞動保障部門備案,并將人事檔案移交勞動保障部門。

  第十七條如發現包庇隱瞞或從輕處理,除令其糾正外,職工的處罰款項從所在單位工資總額中扣除;對利用處分職工權力,進行打擊報復或者對應受處分的職工進行姑息包庇的人員,應從嚴處理。

  第十八條職工對所受處罰不服或有爭議者,可在處罰決定之日起7天內,以書面形式向公司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提出申訴。如職工對調解答復不滿意,還可在規定時間內向上級申訴,申訴期內執行原處罰意見。

  第十九條勞動爭議調解

  (一)公司成立由公司工會負責、監審處、勞動人事處以及部份職工代表為成員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負責受理職工處罰申訴并調解勞動爭議;

  (二)收到報告之日起,由工會召集委員會成員聽取爭議雙方理由;

  (三)調解委員會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委員會在受理后七日內向申訴者出具書面調解意見;

  (四)爭議申訴方在收到調解意見仍不服的,可以在15日內向南昌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訴。

  第二十條本辦法如與國家法律法規有抵觸,按國家法律法規執行。

  第二十一條本辦法由公司人事部門負責解釋。

  第二十二條本辦法經公司第七屆五次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自頒布之日起施行。公司其他有關條例、規定和制度與本規定相抵觸的,一律按本規定執行。

  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全文 2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把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到實處,保障國家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障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河南省安全生產條例》、《國務院關于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暫行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本市行政區域內所有行政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下統稱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安全生產工作方面的獎勵和處分,適用本辦法。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安全生產單位和個人的獎勵分為通報表彰、嘉獎、記功、授予榮譽稱號以及給予物質獎勵。

  對安全生產工作人員的行政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對單位的處分分為通報批評、取消評獎評先資格。

  第四條安全生產獎勵每年進行一次。

  第五條安全生產管理權限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確定;沒有規定的,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進行確定,但上級政府或政府有關部門有特別規定的除外。

  第二章獎勵

  第六條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有關部門及有關人員完成省、市下達的年度安全生產目標,成績突出的,由市政府給予通報表彰。

  第七條單位及其有關人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給予嘉獎、記功、授予榮譽稱號,并可給予適當物質獎勵:

  (一)在緊急情況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避免重大、特大安全事故發生,使國家和人民群眾利益免受或減少損失的;

  (二)在事故搶險、救災過程中表現特別突出的`;

  (三)長期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成績顯著或獲得國家級獎勵的。

  第八條市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成立安全生產年度評先工作小組,負責安全生產評選獎勵工作。

  獎勵的具體方案由市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市人事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等部門,參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根據當年安全生產狀況制定,報市政府批準。

  第九條獎勵經費可從以下渠道籌措:

  (一)政府的財政預算安排;

  (二)其它合法經費來源。

  第十條給予嘉獎、記功的,由市或縣市區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推薦,報同級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安全生產年度評選工作小組初審后,按審批程序和權限報同級人事部門或人民政府批準。

  給予通報表彰的,由縣級以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同級人民政府決定。

  第三章處罰

  第十一條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各類傷亡事故、死亡人數突破市政府下達的控制目標數的、發生重特大責任事故的,扣減該單位的市政府年度目標管理考評分數,并取消評先資格。

  發生重特大事故的,對相關政府或主管部門、發生事故的單位實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

  第十二條有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安全管理職責,發生生產安全事故造成1—9人傷亡的,或造成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的,按下列規定處分:

  (一)給予事故責任單位負有相關責任的人員行政警告以上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給予事故單位及相關部門通報批評,并取消年度評獎評先資格。

  第十三條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安全管理職責,發生死亡10人以上安全事故的,按照上一級人民政府事故調查處理意見執行。

  第十四條對重大危險源監控不力、對重大事故隱患整治不力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五條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后,有關人民政府和政府部門隱瞞不報、謊報、拖延報告或者阻礙、干涉事故調查和處理,或者未按規定組織救助的,根據情節輕重,對單位的有關人員給予行政記過以上處分;造成事故損失擴大的,給予行政記大過以上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六條負責安全生產事項審批的部門,未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履行職責,致使發生重大以上安全事故的,根據情節輕重,對部門的有關人員給予行政警告以上處分。

  第十七條被獎勵的單位和人員弄虛作假騙取榮譽的,由批準機關撤銷對受獎單位和人員的獎勵決定,收回獎勵證書、獎章及物質獎勵,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嚴肅處理。

  第十八條生產安全事故的有關經濟處罰按照《河南省安全生產條例》規定執行。

  第四章附則

  第十九條本辦法具體適用中的有關事宜由xx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xx市安全生產獎勵規定(試行)

  第一條為了鼓勵各區、各有關單位及個人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確保安全生產各項指標的順利實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及《廣東省安全生產條例》等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各區人民政府、市有關職能部門、用人單位及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政府給予獎勵:

  (一)各區人民政府完成年度市下達的安全生產指標;

  (二)市有關職能部門完成年度省相關部門下達的安全生產指標;

  (三)用人單位連續二年工傷保險投保率達到100%,按時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沒有發生員工死亡事故或造成員工達到1—4級殘疾事故的;

  (四)在安全生產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個人。

  第三條市安全生產委員會成立年度評選工作小組,負責各項評選獎勵工作。

  獎勵的具體方案由市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等部門,參照國家和省的有關標準,根據當年安全生產狀況制定,報市政府批準。

  第四條獎勵形式:

  (一)獎勵采取定期考核評比的形式進行,根據考核情況,每二年評獎一次。

  (二)全市每二年評選一次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和安全生產先進個人,符合條件的,分別授予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安全生產先進個人稱號,可同時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

  第五條獎勵經費可從以下渠道籌措:

  (一)政府的財政列支;

  (二)工傷保險基金中提取(按每年工傷保險基金總額的5%提取工傷預防費,其中不超過50%的費用作為安全生產獎勵基金);

  (三)其它合法經費來源。

  以上獎勵經費可累積結存使用。

  第六條受獎勵的各區人民政府、市有關職能部門、用人單位和人員不符合評選條件的,由批準機關撤消其獎勵決定。對弄虛作假的,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第七條各區人民政府、市有關職能部門、用人單位及個人的獎勵要接受社會監督。

  第八條各區人民政府根據本規定,結合本區實際情況,另行制定安全生產獎勵辦法。

  第九條本規定自頒布之日起實施。

  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全文 3

  總則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有關規定,為增強企業職工的國家主人翁責任感,鼓勵其積極性和創造性,維護正常的生產秩序和工作秩序,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工作效率,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特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企業職工必須遵守國家的政策、法律、法令,遵守勞動紀律,遵守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愛護公共財產,學習和掌握本職工作所需要的文化技術業務知識和技能,團結協作,完成生產任務和工作任務。

  第三條:企業實行獎懲制度,必須把思想政治工作同經濟手段結合起來。在獎勵上,要堅持精神鼓勵和物質鼓勵相結合,以精神鼓勵為主的原則;對違反紀律的職工,要堅持以思想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第四條:本條例適用于全民所有制企業和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的全體職工。對企業中由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工作人員給予獎勵或懲罰,其批準權限和審批程序按照《國務院關于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暫行規定》辦理。

  獎勵

  第五條:對于有下列表現之一的職工,應當給予獎勵:

  (一)在完成生產任務或者工作任務、提高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節約國家資財和能源等方面,做出顯著成績的;

  (二)在生產、科學研究、工藝設計、產品設計、改善勞動條件等方面,有發明、技術改進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議,取得重大成果或者顯著成績的;

  (三)在改進企業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方面做出顯著成績,對國家貢獻較大的;

  (四)保護公共財產,防止或者挽救事故有功,使國家和人民利益免受重大損失的;

  (五)同壞人、壞事作斗爭,對維護正常的生產秩序和工作秩序、維持社會治安,有顯著功績的;

  (六)維護財經紀律、抵制歪風邪氣,事跡突出的;

  (七)一貫忠于職守,積極負責,廉潔奉公,舍己為人,事跡突出的;

  (八)其他應當給予

  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全文 4

  第一條 為貫徹實施國務院發布的《企業職工獎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現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制訂本實施辦法。

  第二條 本實施辦法的適用范圍,與《條例》的實施范圍相同。

  第三條 對企業職工給予獎懲,必須全面貫徹《條例》第三條的精神,嚴格按照規定的審批程序辦理。

  第四條 對職工給予記功、記大功、發給資金,應經職工所在班、組評議,所在車間(處、隊、科、室)介紹其先進事跡并整理成單行材料,由工會提出建議,企業或企業上級主管部門決定。

  第五條 對職工給予晉級獎勵,一般只晉一級,并應按照本辦法第四條規定的批準權限和審批程序辦理;也可由廠長(經理)按照《國營工廠廠長工作暫行條例》規定的職權作出決定。但每年受晉級獎勵的職工,不得超過本企業職工總數的百分之一。

  第六條 對職工給予通令嘉獎,由企業按本辦法第四條規定的程序辦理后,報企業主管部門決定;事跡突出,需要由人民政府通令嘉獎的,由企業主管部門報經本級人民政府決定;事跡特別突出的,也可由各級人民政府或企業主管部門直接決定。

  第七條 對職工授予先進生產(工作)者榮譽稱號,一般一年進行一次。可同企業開展的社會主義勞動競賽的年終總評結合進行,由工會組織群眾評選,所在車間(處、隊、科、室)根據群眾評選情況整理先進事跡材料,提請企業決定授予;表現突出,需要授予全系統先進生產(工作)者稱號的,由企業報上級主管部門決定。

  第八條 對職工獎勵,應在適當會議上宣布,或在一定范圍內公布,并由企業記入本人檔案。

  第九條 對職工的行政處分和經濟處罰,一般由企業決定,大型企業和駐地分散的中型企業,也可以實行分級管理,但對職工給于降級、撤職、留用察看、開除等處分,以及對企業職能部門的職工的所有處分和經濟處罰,必須由企業決定,實行分級管理的企業,對分級管理的辦法和權限,應作出明確規定,經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后公布施行。

  第十條 給予職工行政處分和經濟處罰,一般按下列程序辦理:

  (一)由職工所在車間(處、隊、科、室)負責調查,寫出錯誤事實查證材料;

  (二)由職工所在基層單位的群眾討論提出處理意見(討論時應通知本人參加會議,并允許他申辯);

  (三)由企業行政領導征求工會意見后,作出處分決定;

  (四)對職工的處分決定,應以書面通知本人,并在一定范圍內宣布,有關材料裝入本人檔案。

  第十一條 給予職工開除處分,在按照《條例》第十三條規定的程序辦理時,如果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閉會,可由職工代表大會常設主席團會議或職工代表組長聯席會議代行,并提請下次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追認。

  第十二條 受留用察看處分的職工,留用察看期間表現好,被恢復為正式職工的`,在重新評定工資級別時,一般不得高于受留用察看處分前的工資水平。

  第十三條 受降級處分的職工,從批準處分之日起,滿一年以后,在評獎、提級等方面,應當與其他職工同樣對待。

  第十四條 被開除或者除名的職工,遷入地應按《條例》第二十二條的規定,準予落戶:有關基層政權機關應負責辦理落戶等手續。

  第十五條 對企業中由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工作人員給予行政處分,其批準權限和審批程序在國家沒有新的規定之前,可按照一九五七年《國務院關于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暫行規定》及我省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六條 本省所轄范圍內的全民所有制企業和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都必須認真執行《條例》的各項規定。并可根據《條例》和本實施辦法的規定,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制訂實施細則,經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后公布實施。

  第十七條 本實施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全文】相關文章:

企業職工獎懲制度全文02-15

企業職工工傷保險條例全文03-21

企業職工離職證明11-06

企業職工述職報告02-08

企業職工工作總結06-02

企業職工辭職報告01-16

企業職工辭職報告02-19

企業職工工傷保險12-30

企業職工辭職報告范文03-3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门市| 兴化市| 祁阳县| 安庆市| 鄯善县| 大兴区| 珲春市| 临高县| 衢州市| 永嘉县| 三原县| 光泽县| 云和县| 定襄县| 双鸭山市| 珲春市| 塔城市| 民丰县| 娄底市| 余干县| 天镇县| 舟曲县| 梅州市| 缙云县| 通渭县| 张家港市| 卢湾区| 黔南| 高雄市| 乌什县| 新和县| 博罗县| 永康市| 民丰县| 五华县| 集安市| 香港| 沙洋县| 天台县| 北川| 遵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