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奶粉進口新規定
按照國家質檢總局規定,奶粉進口限制新規定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進口奶粉中文標簽必須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自5月1日開始進口奶粉的境外生產企業需注冊后才能允許進口。奶粉進口新規的正式實施引起了業內人士和消費者的高度關注,究竟進口奶粉新規采取了哪些政策來限制奶粉進口?奶粉進口限制規定又會帶來何種影響?
奶粉進口限制新規出臺背景:
近年來,有關假洋奶粉的爭議在市場中不斷引發熱議。所謂假洋奶粉,就是國內奶粉企業在國外注冊品牌,再委托境外工廠貼牌生產的奶粉,而有些以這種方式生產的奶粉在國外市場根本沒有銷售。
2013年美素麗兒偽洋奶事件曝光后,洋奶粉在中國市場上的神話地位開始出現裂縫。隨后市場上關于“中國市場上八成進口奶粉品牌為假洋奶”的新聞報道更是被穿的沸沸揚揚。
為了整頓進口奶粉市場,2013年5月20日,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農業部、商務部、衛生計生委、海關總署、工商總局、質檢總局等9個部委共同主辦的`“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媒體座談會”現場,正式發布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意見中明確指出,“任何企業不得以委托、貼牌、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
隨后,國家質檢總局發布2013年第133號文件——《質檢總局關于加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管理的公告》,打擊貼牌假“洋鬼子”,提高奶粉進口限制。
奶粉進口限制新規具體內容: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部署,2013年9月,國家質檢局發布《質檢總局關于加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管理的公告》,公告內容具體包括以下五點:
一、本公告所稱嬰幼兒配方乳粉指嬰兒配方乳粉、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乳粉。
二、對華出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境外生產企業應按照《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質檢總局令第152號)、《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注冊管理規定》(質檢總局令第145號)及《質檢總局關于公布〈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注冊實施目錄〉的公告》(質檢總局公告2013年第62號)的規定,辦理注冊。自2014年5月1日起,未經注冊的境外生產企業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允許進口。
三、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其報檢日期到保質期截止日不足3個月的,不予進口。
四、嚴禁進口大包裝嬰幼兒配方乳粉到境內分裝,進口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必須已罐裝在向消費者出售的最小零售包裝中。
五、自2014年4月1日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中文標簽必須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產品包裝上無中文標簽或者中文標簽不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一律按不合格產品做退貨或銷毀處理。
奶粉進口限制新規市場狀況:
被稱為“史上最嚴”的奶粉進口限制新規包括進口奶粉加印中文標簽和進口奶粉注冊兩大規定,其中進口奶粉加印中文標簽自4月1日起實施,進口奶粉注冊自5月1日正式實施。目前,奶粉進口新規已進入全面執行階段,究竟市場上的進口奶粉現狀如何呢?
進口奶粉中文標簽
奶粉進口新規已進入正式實施階段,目前市場上,雀巢、美贊臣、雅培、多美滋等知名品牌,均已在奶粉罐體包裝上印制了中文標簽,原產地、配料表、營養成分、貯藏方法、進口商、生產地址等信息均有標注。不過,還有不少進口奶粉只加貼了中文標簽,一些標簽上印的還是繁體字,這些進口奶粉大多來自德國或新西蘭。
對此,乳業專家宋亮表示,奶粉進口新規剛上臺,庫存還有待慢慢消化,短期內貼簽奶粉或仍將在市場上出現。對于大型正規銷售渠道來說,應盡早將不符合新規的產品下架。此外,有業內人士稱,網絡代購渠道所銷售的進口奶粉方面監管難度較大,或將難以立即杜絕問題出現。
進口奶粉注冊
5月1日,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官網上公布了首批注冊廠商名單。首批通過注冊的進口乳品生產企業名單共有1122家乳品境外生產企業,其中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企業41家,包括愛爾蘭、澳大利亞、德國、法國、荷蘭、新加坡、新西蘭等13個國家。
從首批名單上看,在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份額占比排名前十的奶粉商中,惠氏、美贊臣、多美滋、合生元、雅培、雀巢、菲仕蘭均有原裝進口產品,這些品牌位于上述國家的海外工廠也幾乎通過了注冊認證。而全球最大的奶粉出口國新西蘭,是通過注冊企業數量最多的國家。
【奶粉進口新規定】相關文章:
扣分新規定07-02
駕校新規定07-09
淘寶新規定07-10
產假新規定01-15
路考新規定07-11
工資新規定07-11
新的退休規定02-03
駕照新規定02-01
車輛保險新規定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