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醫院感染規章制度

時間:2024-07-11 15:19:41 規章制度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醫院感染規章制度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大家逐漸認識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是指一定的規格或法令禮俗。什么樣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醫院感染規章制度,歡迎大家分享。

醫院感染規章制度

醫院感染規章制度1

  按照國務院《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衛生部《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等法規及相關精神,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1、醫療廢物分類存放,警示、標識清楚。

  2、醫療廢物收集、存貯專人管理,交接責任明確。

  3、醫療廢物不得露天存放,暫存時間不得超過2天。

  4、醫療廢物暫時儲存地點應遠離醫療區,食品加工區,工作人員活動區,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場所。

  5、存放地設置明顯的標識和防滲漏、防鼠、防蚊蠅、防盜以及防兒童接觸等安全措施。

  6、暫存設施、設備每天定時消毒。

  7、暫存處負責,轉運,焚燒。

醫院感染規章制度2

  1、各科室應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嚴格執行醫院感染各項規章制度。

  2、各科室每月定期召開監控小組會議,研究解決本科醫院感染存在問題。

  3、各科室要重視醫院感染的預防和控制,執行“標準預防”,“手衛生制度”,“職業防護”等在職教育培訓工作,每月培訓不少于一次,全院性培訓參加人數不少于80%。

  4、掌握《醫院感染診斷標準》,提高醫院感染診斷水平,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

  發現醫院感染病例應在24小時內報告院感科,如有流行暴發傾向及時報告。主要監測指標:

 。1)醫院感染發病率≤8%,漏報率≤10%。

 。2)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和環境衛生學監測合格率>95%,無菌物品合格率100%

 。3)紫外線照射強度不得低于70 uW/cm2。新進燈管≥90 uW/cm2

  5、建立嚴格的科室清潔、消毒與隔離制度,對不同傳染源引起的感染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

  6、對重點區域,重點部位的醫院感染的預防和控制措施要符合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的有關要求。

  7、嚴格醫療廢物分類、收集、存放、登記、交接、運送、焚燒等流程的管理,

  8污水污物排放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各個管理環節應符合《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要求。

醫院感染規章制度3

  1、高壓鍋消毒滅菌監測:工藝監測每鍋進行,并有記錄。化學監測每包進行。

  2、使用中消毒劑滅菌劑監測:含氯消毒劑進行有效濃度監測。

  3、紫外線強度及日常監測:凡使用紫外線燈的科室,(1)按標準按裝,(2)堅持日常監測,并做好詳細記錄,(3)每3—6個月對照射強度監測一次(強度高于90uW/c㎡,6個月監測一次;70 uW/c㎡—90uW/c㎡3個月監測一次;(4)對合格燈管發“紫外線燈強度監測評價卡,不合格燈管及時更換。

  4、、環境衛生學監測:定期開展環境衛生學監測,包括治療環境,空氣,物表,醫護人員手衛生等微生物監測,保障醫療衛生環境安全。

  5、醫院感染監測資料的總結分析和反饋:院感科對醫院感染監測資料做到月匯總,季分析,年度總結評價。

  十三、醫務人員職業防護制度

  認定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傳染性,不論是否有明顯的血跡污染或是否接觸非完整的皮膚與黏膜,接觸上述物質者,必須采取防護措施。

  1、醫務人員進行有可能接觸病人血液、體液的.診療和護理操作時必須戴手套,操作完畢,脫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時進行手消毒。

  2、在診療、護理操作過程中,有可能發生血液、體液飛濺到醫務人員的面部時,醫務人員應當戴手套、具有防滲透性能的口罩、防護眼鏡;有可能發生血液、體液大面積飛濺或者有可能污染醫務人員的身體時,還應當穿戴具有防滲透性能的隔離衣或者圍裙。

  3、醫務人員手部皮膚發生破損,在進行有可能接觸病人血液、體液的診療和護理操作時必須戴雙層手套。

  4、醫務人員在進行侵襲性診療、護理操作過程中,要保證充足的光線,并特別注意防止被針頭、縫合針、刀片等銳器刺傷或者劃傷。

  5、使用后的銳器應當直接放入耐刺、防滲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針頭處理設備進行安全處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輸液器等醫用銳器,以防刺傷。禁止將使用后的一次性針頭重新套上針頭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觸使用后的針頭、刀片等銳器。

  6、醫務人員發生血源傳播性疾病病毒職業暴露后,應當立即采取以下局部處理措施(在發生科室完成):

 。1)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清洗污染的皮膚,用生理鹽水沖洗粘膜。

 。2)如有傷口,應當在傷口旁端輕輕擠壓,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動水進行沖洗;禁止進行傷口的局部擠壓。

 。3)受傷部位的傷口沖洗后,應當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進行消毒,并包扎傷口;被暴露的粘膜,應當反復用生理鹽水沖洗干凈。

醫院感染規章制度4

  1、臨床主管醫生要認真學習掌握《醫院感染診斷標準》,并按照《醫院感染診斷標準》進行醫院感染病例初步診斷。

  2、明確診斷后,由經治醫生于24小時內填寫醫院感染病例報告卡,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同時在出院病例首頁院內感染名稱欄內填寫醫院感染疾病名稱。

  3、科室經治醫生認真填報醫院感染病例登記表,感染管理科于每月定期到各臨床科室調查和收集院感病倒報告及漏報情況。

  4、確診為傳染病的醫院感染病例,除向感染管理科報告外,尚需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進行報告。

  5、對疑似醫院感染的診斷,主管醫生報告科主任,提交該科“醫院感染管理小組”討論,做好記錄,

  6、小組討論尚不能認定的',須將該病員的全部資料及討論的結果報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由委員會組織研究、分析,最后認定或否定。

  7、感染管理科必須每月及時對監測資料進行匯總、每季度寫出分析報告,并進行效果評價,提出預防措施。特殊情況及時匯報和反饋。

醫院感染規章制度5

  1、在執行無菌操作時,必須明確物品的無菌區和非無菌區。

  2、執行無菌操作前,先戴帽子、口罩、洗手、并將手擦干,注意空氣和環境清潔。

  3、夾取無菌物品、必須使用無菌持物鉗。

  4、進行無菌操作時、凡未經消毒的`手、臂均不可直接接觸無菌物品或超過無菌區取物。操作者應與無菌區保持一定的距離、以免污染無菌區。

  5、無菌物品必須保存在無菌包或滅菌容器內、不可暴露在空氣過久。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應分別放置。無菌包一經打開、即不能視為絕對無菌、應盡快使用、凡已取出的無菌物品雖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無菌容器內,超過24小時后必須重新滅菌,不得繼續使用。

  6、無菌包應按消毒日期順序放置在固定柜櫥內、并保持清潔干燥,與非無菌物品分開放置,并經常檢查無菌包或容器是否過期,過期物品重新消毒滅菌。

  7、無菌溶液應根據要求避光保存或冷藏。

  8、無菌鹽水及酒精棉球罐每日消毒一次,容器內敷料,如干棉球、紗布塊等,不可裝得過滿。以免在取物時接觸容器外部而污染。

  9、消毒物品(如:呼吸機管道等)要有明顯的標志,要寫明消毒日期,一般消毒保存日期為3天(冬季不超過5天),每周消毒兩次。滅菌物品要定期(1個月)進行一次細菌微生物監測。

  10、治療室、要定期進行空氣消毒,有條件進行細菌微生物監測。紫外線消毒有照射時間登記。

  11、輸液、輸血一律使用一次性輸液器,用后作為感染性醫療垃圾單獨收集并由后勤部回收焚化處理。

  12、抽血一律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做到一人一巾一帶,抽血后病人使用的止血棉球集中回收處理,防止病人隨地亂扔或帶出院外。

  13、各種換藥彎盤及小器械先浸泡消毒,再清洗后滅菌。器械浸泡時要打開關節,盒蓋上要標有消毒時間以及保存時間。

醫院感染規章制度6

  1、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在院長或業務院長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

  2、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制定全院醫院感染控制規劃,管理制度并組織實施。

  3、認真履行職責,建立建全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建立醫院感染監測制度,消毒隔離制度,消毒藥械管理制度,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管理制度等。

  4、對醫院感染管理科擬定的全院醫院感染工作計劃進行審定,對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進行評價考核。

  5、定期召開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會議,研究、協調和解決有關醫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項,遇有緊急問題及時召開。

醫院感染規章制度7

  1、醫院所用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必須統一采購,臨床科室不得自行購入和試用。

  2、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認真履行對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的采購管理、臨床應用和回收處理的監督檢查職責。

  3、醫院采購的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的.三證復印件應在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備案,即《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建立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的采購登記制度。

  4、在采購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時,必須進行驗收,除訂貨合同、發貨地點及貨款匯寄帳號應與生產企業和經營企業相一致,查驗每箱(包)產品的檢驗合格證,內外包裝應完好無損,包裝標識應符合國家標準,進口產品應有中文標識。

  5、醫院設置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庫房,建立出入庫登記制度,按失效期的先后存放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物架上,禁止與其它物品混放,不得將標識不清、包裝破損、失效、霉變的產品發放到臨床使用。

  6、臨床使用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前應認真檢查,若發現包裝有破損、過效期和產品不潔等不得使用;若使用中發生熱原反應、感染或其它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停止使用,并按規定詳細記錄現場情況,報告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

  7、醫院發現不合格產品或質量可疑產品時,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時報告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不得自行作退、換貨處理。

  8、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使用后,按醫療廢物處理規定處置。

醫院感染規章制度8

  1、工作人員進入新生兒病室更換室內專用服裝及工作鞋,洗手或手消毒,診療護理操作禁止佩戴假指甲、戒指、手鐲等。

  2、非本室工作人員不得隨意入內。因工作需要,必須穿專用工作服,戴口罩、帽子、穿鞋套入室。

  3、嚴格探視制度,患感染性疾病的家屬不準入病房探視,探視者應更衣、換鞋,洗手后方可接觸嬰兒。

  4、每日空氣消毒2次,定期清洗紫外線循環風機及空調過濾網并記錄。

  5、物體表面應采取濕式清潔,每日清晨應對新生兒病室所有區域的環境進行清潔。

  6、墻、柜、床、治療車、儀器設備臺面等物體表面宜采用清水擦拭;當受血液、體液污染時、先用吸濕材料(布或衛生紙)去除可見污染物,然后使用20xx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呼吸機、監護儀等精密儀器顯示屏使用酒精布巾擦拭消毒。

  7、出現傳染病、多重耐藥菌感染或醫院感染暴發等特使感染時,應

  增加清潔消毒頻次,針對特殊病原體及污染情況選擇適宜的消毒劑和濃度。

  8、淋浴時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患兒應分時淋浴,應先為早產兒、非感染性疾病患兒淋浴,最后為感染性疾病患兒淋浴。

  9、新生兒淋浴使用后的.毛巾應清潔消毒,沐浴液等沐浴用品使用時,瓶口應避免接觸新生兒和工作人員,使用中應避免污染。

  10、治療、護理用品如眼藥水、油膏等應一人一用,有效期內使用。

  11、每日淋浴結束后清洗消毒淋浴用品,如淋浴池、淋浴噴頭等;并清潔擦拭臺面、體重秤等。

  12、藍光箱應一人一箱,每日內外清潔擦拭1次,并隨時將奶液等污漬用清潔布巾擦凈。

  13、藍光箱每日更換濕化液。同一患兒長期連續使用藍光箱時,應當每周更換一次,并終末消毒。

  14、藍光箱內有患兒時,不得使用消毒劑擦拭其物體表面。

  15、使用中的暖箱用清潔布巾擦拭恒溫罩內外表面,暖箱水槽內濕化水應當使用蒸餾水,每日清潔后更換。

  16、同一患兒長期連續使用暖箱,應當每周更換一次,進行徹底清潔消毒,用后終末消毒。

  17、更換的暖箱及新生兒出箱后,箱內應當用清水徹底擦洗,清潔后用3%過氧化氫氣溶膠噴霧消毒,作用30-60分鐘后,開箱清水擦拭。

  18、接觸患兒皮膚、黏膜的器械、器具應一人一用一消毒,一次性

  用品一人一用一棄。

  19、體溫表應一人一支,使用后用75%酒精或含氯制劑500mg/L浸泡消毒,消毒劑浸泡30分鐘,清水沖洗備用。

  20、聽診器、血壓計應專人專用,放置病床旁,每次使用前、后用酒精布擦拭消毒。

  21、監護儀、輸液泵等精密儀器的顯示屏、儀器按鈕、操作面板、心電主電纜、導聯線、血氧傳感器等表面,使用酒精布巾擦拭消毒。

  22、新生兒使用的尿布,一嬰一用一棄,污染后及時更換。污染的被服、尿布、浴巾應分類收集,入袋收集,不得落地。

  23、嬰兒奶瓶、盛奶器等奶具清洗干凈后,經壓力蒸汽滅菌備用。

  24、奶嘴清洗干凈后、煮沸消毒,消毒物品應完全浸入水中,消毒時間應從水開始沸騰時計算,煮沸20-30分鐘。

  25、每季對空氣、物表、工作人員手監測一次,奶嘴或奶瓶每月監測一次。

醫院感染規章制度9

  1、護理前護理人員的手必須用肥皂及流動水洗,將干凈的布類、消毒液等物品帶入病室。

  2、一人一盆一巾擦澡,并行口腔、臍部、臀部常規護理,并保持清潔干燥。

  3、每護理一人后,必須用潔芙柔消毒凝膠搽手或1:100愛爾施消毒液擦手后方可進行第二個護理。嬰兒衣服每日更換。

  4、做到一人一巾一掃床,護理新生兒后應將嬰兒床濕掃。

  5、護理結束后方可收出院病人的布類,不得將換下的布類丟在地上,應放在護理車的布袋內。

  6、護理結束后的護理車,用1:40愛爾施強氯殺星消毒液濕擦

  7、護理結束后應用肥皂及流動水洗手。

  8、晨間護理時先護理早產兒,然后護理無感染,最后護理感染病人。

  靜脈、肌注消毒制度

  1、行靜脈、肌肉注射前應洗手、戴口罩、帽子,根據情況隨時更換。

  2、抽吸藥液、加藥、頭皮靜脈注射等按無菌操作原則。

  3、靜脈注射消毒皮膚用安爾碘消毒二次。肌肉注射用或%安爾碘消毒皮膚。

  4、給一新生兒行肌注或靜注后應用潔芙柔消毒凝膠搽手或1:100愛爾施消毒液擦手后方可給第二個新生兒操作。

  5、用后的剃刀先用3%過氧化氫棉球擦凈頭發,浸泡在75%酒精中消毒,刀架用1;40愛爾施消毒液浸泡。

  6、用后的注射器、輸液器、延長管等應分類送供應室消毒毀形。

  7、操作完,護理車、注射盤應用1;40愛爾施消毒液濕擦。

  布類消毒制度

  1、每天更換下的被套、大單等當天送洗衣組浸泡、清洗、消毒。

  2、住院病人用的布類原則上冬天15天更換一次,夏天一周更換一次,但遇見有血跡、潮濕應及時更換。

  3、換下的臟布類、尿布應放置在規定的器皿內,不得丟在地上。

  4、早產兒體重小于1KG置暖箱保暖,其用的所有布類應高壓消毒,包括衣服、中單、尿布、毛巾等。

  5、新生兒用的小毛巾用后浸泡在1:40愛爾施強氯殺星消毒液一小時后用肥皂水洗凈,開水燙洗后晾干備用。

  6、隔離布類應浸泡1:40愛爾施強氯殺星在30分鐘后取出送洗衣組清洗,隔離病人盡量用一次性尿布。

  7、庫房用肯格王每天照射一次,一次1小時,每個月大掃除一次。

  8、窗簾布定期每月拆下清洗一次。

  護理站、辦公室、治療室家具消毒制度

  1、經常保持護理站、辦公室、治療室整潔。

  2、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用1:40愛爾施強氯殺星濕擦醫、護辦公室、治療室,暴露在空氣的家具、治療臺、冰箱等物體表面有專用抹布、桶。

  3、每天上午護理前用上述消毒液擦所有的護理車一次。專用抹布、桶。

  地面、病床單位消毒制度

  1、每天清晨、中午掃地后用愛爾施強氯殺星消毒片(1000 ml用1片)消毒液濕拖醫護辦公室走廊一次。

  2、病人使用的床頭柜、窗臺每天1:40愛爾施強氯殺星用濕擦一次,擦床頭柜作到一桌一巾。出院病人徹底清潔消毒。

  3、保持外走廊、前后樓梯地面整潔,除做好家屬衛生宣教不往外走廊倒水、丟垃圾外,每天應掃一次,每月用流動水沖洗一次,病區走

  廊每月徹底刷洗一次。

  4、加強病床下、床頭柜后清潔衛生、,經常督促工人清掃,每個病人出院時將病床、床頭柜移開,刷洗一次。

  5、出院消毒見終末消毒制度。

  暖箱、蘭光箱消毒制度

  1、暖箱、蘭光箱每天用1:40愛爾施強氯殺星或1%戊二醛(終末消毒)消毒液將暖箱內外擦拭一次,并隨時將沾污的奶液及葡萄糖等用濕布擦凈。

  2、水箱濕化用水每天用冷開水更換一次,以免細菌滋生。

  3、長期使用暖箱,應每周更換一次。

  4、更換的暖箱及新生兒出箱后,蘭光箱、暖箱應用上述消毒液進行箱內徹底清一次,并洗凈濕化水的水槽,必要時用紫外線照射消毒。

  5、清潔消毒過的暖箱放在指定地點,并加蓋大單。

  6、暖箱、蘭光箱每月作空氣培養一次。

  7、備用的暖箱、蘭光箱每周用1:40愛爾施強氯殺星擦洗一遍,并更換罩單。

  給氧器具消毒制度

  1、新生兒使用的給氧器具必須經過消毒處理。

  2、給氧用的濕化瓶水應用滅菌注射水,每天更換。

  3、面罩、頭罩、橡皮管、濕化瓶每周徹底消毒清潔一次。

  4、停氧或放下的`面罩、頭罩、橡皮管、濕化瓶應浸泡在1:40愛爾施強氯殺星消毒液一小時后取出洗凈晾干,放櫥柜內備用。

  5、面罩、頭罩因操作不慎或嘔吐弄臟時應及時更換。

  6、停氧后應及時將給氧器具取下消毒,勿掛在氧氣筒上。

  床邊隔離消毒制度1、腹瀉、膿皰瘡、性病等任何原因需要床邊隔離者應有床邊隔離標志,為綠色標志。

  2、備潔芙柔消毒凝膠搽手或1:100愛爾施消毒液,供工作人員及家屬泡手,泡手后應用肥皂及流動水洗手。

  3、病人用過的布類應浸泡在1:40愛爾施消毒液中。

  4、器皿應浸泡在1:40愛爾施消毒液中,應與布類分開泡。

  5、泡隔離用的器皿應專用。

  6、工人做衛生的用具也應專用。同時應加強工人手的消毒。

  拖把消毒制度

  1、辦公室、病房、廁所、開水間拖把和桶的使用應分開,同時應用標志:辦公室—白色,病房—紅色,廁所—黃色,開水間—綠色,NICU—N。

  2、督促工人按規定使用拖把,并及時補充新拖把。

  3、用愛爾施強氯殺星消毒片(1000 ml用1片)拖地、拖后拖把洗干凈、掛起、晾干,分開存放。

  4、晴天應將拖把置陽光下暴曬。

  終末消毒制度

  1、病人出院后應將全部布類:被套、大單、枕頭套、嬰兒衣服、床周、墊套更換送布類清洗。病床、嬰兒床、床頭柜整理后用1:40愛爾施消毒液濕擦。

  2、新生兒死亡后,應將新生兒穿的衣服、睡袋、小床的布類、遠紅外輻射床上中單更換,并用1:40愛爾施消毒液或1%戊二醛濕擦嬰兒床及遠紅外輻射床。布類、器械、導管按常規消毒。

  3、傳染病病人的用物先行紫外線照射消毒后,再行終末消毒處理。

  4、經終末消毒處理后才能收住新病人。

  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的管理及污物處理

  1、科室使用前應檢查小包裝有無破損、失效、產品有無不潔凈等。

  2、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使用后,進行浸泡消毒后集中供應室統一毀形處理。

  3、污物管理:醫療垃圾和生活垃圾分開處理,醫療垃圾裝黃色袋,生活垃圾裝黑色袋;醫療玻璃垃圾單獨放黃色袋;污染的沖洗液、排泄物應先消毒后按醫療污物處理。

醫院感染規章制度10

  1、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負責全院使用的消毒、滅菌藥械的監督管理。

  2、醫院感染管理科負責對消毒、滅菌藥械使用效果進行抽查,對存在的問題及時匯報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并提出改進措施。

  3、采購部門應根據臨床需要和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的審核意見進行采購,按國家規定查驗所需證件,監督進貨質量。

  4、使用部門應嚴格按照消毒、滅菌藥械的使用范圍、方法、注意事項使用;掌握消毒、滅菌藥械的'使用濃度、配制方法、消毒對象、更換時間、影響因素等,發現問題及時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

  5、禁止使用過期、淘汰、無合格證明的消毒、滅菌藥械。

醫院感染規章制度11

  1、加強業務知識和現代管理知識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

  2、負責擬定院感工作計劃,提交主管院長審批后,組織實施;負責擬定科室醫院感染工作制度,并督促執行。

  3、每月一次做好全院出院病例的回顧性調查,統計匯總全院感染率、漏報率。

  4、每月對重點部門進行環境衛生學監測、對全院使用中紫外線燈管強度進行監測。

  5、每月對全院醫院感染管理進行一次綜合質量考核,考核結果與科室質量掛鉤。

  6、每月不定期深入科室了解情況,協調科室間醫院感染各項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及時解決。

  7、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法》要求做好傳染病的管理,督促科室做好傳染病的疫情報告工作。

  8、發生醫院感染暴發流行時,及時組織人員進行現場調查,分析原因,積極提出控制措施,并向主管院長請示匯報。

  9、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高危人群、高危因素的目標性檢測,達到有效控制醫院感染的`目的。

  10、對購入消毒藥械、消毒劑、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等嚴把準入關,不合格產品嚴禁進入醫院。

  11、定期(每月或每季度)將醫院感染信息反饋到科室,對臨床抗感染藥物的應用、消毒隔離等方面提出指導性意見。

  12、每年有計劃地完成醫院感染管理知識的培訓,提高醫務人員醫院感染控制知識和業務水平。

  13、監督、管理醫療廢物處理、焚燒,按照國家要求正確處理醫療廢物。

醫院感染規章制度12

  1、醫護人員在下列情況下應當洗手:

 。1)直接接觸病人前后,接觸不同病人之間,從同一病人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接觸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2)接觸病人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后,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之后;

 。3)穿脫隔離衣前后,摘手套后;

  (4)進行無菌操作前后,處理清潔、無菌物品之前,處理污染物品之后;

 。5)當醫護人員的手有可見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體液污染后。

  2、醫護人員洗手的'方法是:

 。1)采用流動水洗手,使雙手充分浸濕;

 。2)取適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勻涂抹至整個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縫;

  (3)認真揉搓雙手至少15秒鐘,應注意清洗雙手所有皮膚,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縫,具體揉搓步驟(六步洗手法)為:

  A、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揉搓;

  B、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交換進行;

  C、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指縫相互揉搓;

  D、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E、彎曲手指使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F、將五個手指尖并攏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G。必要時增加對手腕的清洗。

 。4)在流動水下徹底沖凈雙手,擦干或自動涼干,取適量護手液護膚。

  3、醫護人員洗手時應當徹底清洗容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甲縫、指關節及配戴飾物的部位等。

  4、醫護人員洗手使用皂液、在更換皂液時,應當在清潔取液器后,重新更換皂液或者最好使用一次性包裝的皂液。禁止將皂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取液器中。

  5、醫護人員手無可見污染物時,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具體方法是:

  (1)取適量的速干手消毒劑于掌心;

  (2)嚴格按照洗手的揉搓步驟進行揉搓;

 。3)揉搓時保證手消毒劑完全覆蓋手部皮膚,直至手部干燥,使雙手達到消毒目的。

  6、醫護人員在下列情況時應當進行手消毒:

 。1)檢查、治療、護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2)出入隔離病房、重癥監護病房、燒傷病房、新生兒重癥病房和傳染病病房等醫院感染重點部門前后;

 。3)接觸具有傳染性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4)雙手直接為傳染病病人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病人污物之后;

  (5)需雙手保持較長時間抗菌活性時。

  7、醫護人員手被感染性物質污染以及直接為傳染病病人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應當先用流動水沖凈,然后使用手消毒劑消毒雙手。

  8、醫護人員進行侵入性操作時應當戴無菌手套,戴手套前后應當洗手。一次性無菌手套不得重復使用。

醫院感染規章制度13

  一、科室院感管理小組:

  組長:xxx;

  副組長:xxx;

  小組成員:xxx、xxx。

  二、院感管理小組職責

  1、負責本科室有關院感知識的學習、檢查和監測,并對存在問題,積極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意見?剖野才艑W習和自檢每月各一次,并做好相應的記錄備查。并在每個月的第一周向院感科了解新生兒科上一個月院感報告及記錄情況,以便及時發現漏報病例,做出糾正。

  2、醫院感染監測網成員負責本科室醫院感染方面(包括空氣、手、物表、無菌物品、消毒液等)的監測,對不合格的應查找原因后重做,要求每月一次,保存監測單以備查。

  3、科室以衛生部文件及我院規章制度為依據,結合科室實際制定出相應的`預防院內感染切實可行的科室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抗感染藥物合理使用和院感病例處理方法

  1、科室院感管理小組成員定期組織抗感染藥物應用知識學習和檢查,各經治醫師負責本組病人抗感染藥物使用,應嚴格掌握抗感染藥物臨床合理應用原則,根據病情按照一線、二線、三線應用抗感染

  藥物,同時做好記錄。臨床醫生認真執行醫院抗感染藥物合理使用要求。每個季度對抗感染藥物的應用率進行統計,力爭控制在50%以下。

  2、院感病例診斷院感管理小組成員應熟練掌握《醫院感染診斷標準》,每月組織學習,討論醫院感染病例,解決本科室有爭議的院感病例診斷,并記錄在案。各組醫生應掌握《醫院感染診斷標準》,發現醫院感染病例時,及時送病原學檢驗及藥敏試驗,并在24小時內填表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發現法定傳染病,按《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報告醫務科。

  3、院感病例報告制度:由經治醫師組討論確診的院感病例,應填寫以下表格:院內感染病例報告卡(發病24小時內報告院感科),病歷首頁中“醫院感染名稱診斷”欄。

  4、每月第l~2日由經治醫師組二級、三級醫師負責檢查本組院感病報告及各項表格填寫情況;

  工作人員更衣、洗手制度

  1、工作人員包括醫生、護士、清潔工人上班必須穿工作服。

  2、保持工作服、帽子整潔,并于每周一、五更換。清潔工的工作服除每周更換二次外,隨臟隨換。

  3、接觸肝炎、梅毒、嚴重感染與隔離患者時,需戴手套操作,操作后并泡手、洗手。

  4、化驗報告確診隔離的患者,要及時采取消毒隔離措施,并將換下的衣服浸泡在消毒液中30分鐘后送洗滌。

  5、工作人員上班更衣后,護理前、后必須用肥皂及流動水洗手。每月抽查作細菌培養一次。

  6、醫生查房檢查、護士治療護理每一個患兒后應用速干消毒凝膠擦手,或用肥皂及流動水洗手。

  7、嚴禁穿工作服進入食堂、宿舍區。

醫院感染規章制度14

  1、藥劑科負責全院抗感染藥物應用的指導、咨詢工作

  2、臨床醫師應提高用藥前相關標本的`送檢率(涂片、培養),嚴格掌握適應證,合理選用抗菌藥物。

  3、護士應根據各種抗感染藥物的藥理作用、配伍禁忌和配伍要求,準確執行醫囑,并觀察患者用藥后的反應,配合醫師準確留取各種標本及時送檢。

  4、藥劑科對于細菌耐藥性高的抗菌藥物有權提出暫停使用的建議。

醫院感染規章制度15

  1、新生兒入院時清潔皮膚更衣,穿上醫院睡袋,囑將臟布類及多余的物品帶回。

  2、醫務人員人人有責向新生兒家屬宣傳新生兒喂養、護理衛生知識。

  3、上、下午做護理的'護士應向每位家屬宣傳衛生知識,并督促護理前后洗手。換尿布后應先洗手,然后再進行喂養,人工喂養患兒奶具應消毒。

  4、母乳喂養的母親應督促勤剪指甲、洗凈雙手,喂哺時應用干凈毛巾(專用)濕擦乳頭、乳房。

  5、對早產兒家屬應詳細進行喂養、護理的示范指導,甚至手把手的教,一邊教方法,一邊教衛生知識。

  6、出院前,進行新生兒缺陷篩查(婦產科做);出院時,應進行出院指導,預防接種:卡介乙肝疫苗等,注意保暖、喂養、預防感染及早期干預等。

  7、同時應向家屬宣傳減少探視時間和探視人員的重要性,必要時加以控制。

  8、保持病室整潔,不隨地吐痰、丟垃圾。

【醫院感染規章制度】相關文章:

醫院感染管理的工作總結02-11

醫院感染工作總結01-02

醫院感染自查報告10-11

醫院感染科工作總結03-23

醫院感染自查報告06-08

醫院規章制度05-20

醫院規章制度12-30

年度醫院感染工作總結醫院感染工作季度總結11-14

基層醫院感染工作計劃11-2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牌县| 乌鲁木齐县| 丹阳市| 曲靖市| 广丰县| 灵璧县| 安庆市| 榆社县| 雷波县| 金沙县| 剑阁县| 县级市| 湖北省| 女性| 凤山市| 文成县| 凤凰县| 金溪县| 西城区| 顺平县| 西和县| 梁河县| 南乐县| 北安市| 建平县| 肇州县| 思茅市| 永胜县| 竹溪县| 卢湾区| 扎赉特旗| 济南市| 海宁市| 南开区| 通化市| 塔城市| 聂拉木县| 吉隆县| 桂林市| 三明市| 新巴尔虎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