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四川省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規定

時間:2018-01-24 15:05:41 規章制度 我要投稿

四川省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規定

  四川省人民政府令

四川省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規定

  (第225號)

  《四川省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規定》已經2008年7月1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第9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發布,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省長:  蔣巨峰

  二○○八年七月三十一日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生產安全事故的報告和調查處理,落實生產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和《四川省安全生產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四川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四川省行政區域內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造成人身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的生產安全事故的報告和調查處理,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生產安全事故(以下簡稱事故)分為以下等級:

  (一)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三)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第四條 事故調查處理應當及時、準確地查清事故經過、事故原因和事故損失,查明事故性質,認定事故責任,總結事故教訓,提出整改措施,并對事故責任者依法追究責任。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嚴格履行職責,及時、準確地完成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事故發生地有關人民政府應當支持、配合上級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的事故調查處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便利條件。

  參加事故調查處理的部門和單位應當互相配合,提高事故調查處理工作的效率,履行事故調查處理的相關工作職責。

  第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和干涉對事故的報告和依法調查處理。

  第七條 對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中的違法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監察機關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舉報,接到舉報的部門應當依法及時處理。

  第二章 事故報告、搶險、施救

  第八條 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當于1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情況緊急或者遇到無法聯系單位負責人等特殊情況時,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可以直接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中央在川和省屬重點生產經營單位及其所屬生產經營單位發生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但造成1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一般事故除外)后,除按規定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外,還應當向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第九條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依照下列規定上報事故情況,每級上報的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

  (一)一般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但造成1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一般事故除外)上報至設區的市及州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

  (二)較大事故逐級上報至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

  (三)重大事故、特別重大事故逐級上報至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依照前款規定上報事故情況,應當同時報告本級人民政府,并通知同級公安機關、勞動保障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工會、監察機關和人民檢察院。

  第十條 交通、公安等有關部門接到水上交通、道路交通、火災等事故報告后,對于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事故,應當于2小時內通知同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第十一條 報告事故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事故發生單位概況;

  (二)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

  (三)事故的簡要經過;

  (四)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

  (五)已經采取的措施;

  (六)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

  事故報告后出現新情況的,應當及時補報。自事故發生之日起30日內(道路交通事故、火災事故自發生之日起7日內),事故造成的傷亡人數發生變化的,應當及時補報。

  第十二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有下列遲報、漏報、謊報或者瞞報事故行為:

  (一)報告事故時間超過規定時限;

  (二)因過失對應當上報的事故或者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類別、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等內容遺漏未報;

  (三)故意不如實報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類別、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等內容;

  (四)故意隱瞞已經發生的事故。

  第十三條 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單位負責人應當立即啟動相應應急預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有序組織搶險、施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事故造成人員傷害需要搶救治療的,事故發生單位應當預付醫療救治費。

  事故發生單位應當承擔事故救援、險情處置、善后處理和調查處理等必要費用。

  第十四條 事故發生地的.縣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其負責人應當按規定立即趕赴事故現場,組織事故救援。

  上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其負責人應當按規定趕赴事故現場,組織事故搶險救援。

  第十五條 事故發生后,有關單位和人員應當妥善保護事故現場以及相關證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事故現場、毀滅相關證據。

  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事故現場物件的,應當做出標志,繪制現場圖并詳實標注和全面記錄,采取攝影、攝像等措施,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

  第十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應當支持、配合事故搶險救援,并提供必要的便利條件。

  事故搶險救援中可能發生更大危險或者造成更大損失的,搶險救援現場主要指揮人員在聽取專家意見后,可以決定暫停或者終止搶險救援。

  第三章 事故調查

  第十七條 一般事故由事故發生地縣級人民政府負責調查,中央在川和省屬重點生產經營單位及其所屬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的一般事故由設區的市及州人民政府負責調查;較大事故由事故發生地設區的市及州人民政府負責調查,中央在川和省屬重點生產經營單位及其所屬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的較大事故由省人民政府負責調查;重大事故由省人民政府負責調查。

  上級人民政府認為必要時,可以調查由下級人民政府負責調查的事故。

  省、設區的市及州、縣級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也可以授權同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或者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第十八條 未造成人員傷亡但造成10萬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一般事故,可以委托事故發生單位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事故發生單位應當將事故調查報告報縣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只造成人員輕傷,或者未造成人員傷亡但造成1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一般事故,由事故發生單位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處理,事故調查處理報告應當報縣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前款規定的事故,情節嚴重、社會影響惡劣的,縣級人民政府或者授權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或者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有關部門認為必要時,可以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第十九條 中央在川和省屬重點生產經營單位及其所屬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的事故,省、設區的市及州人民政府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的,事故發生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應當參與事故調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明县| 惠州市| 池州市| 温宿县| 固始县| 镇赉县| 射洪县| 铅山县| 青川县| 简阳市| 彩票| 福鼎市| 滁州市| 青阳县| 乌兰察布市| 乐业县| 深泽县| 连南| 山东| 岫岩| 惠水县| 广南县| 罗山县| 宁晋县| 罗平县| 宜昌市| 迁安市| 湘潭县| 新巴尔虎右旗| 东辽县| 杂多县| 夏邑县| 和林格尔县| 平远县| 迁西县| 永嘉县| 旬阳县| 马鞍山市| 余庆县| 介休市| 泰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