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

時間:2022-10-28 19:57:43 規章制度 我要投稿

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已經1988年5月13日國務院第四次常務會議通過,于1988年6月3日發布,自1988年7月1日起施行。(1988年6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號發布 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一次修訂 根據2014年2月19日《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二次修訂)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建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制度,確認企業法人資格,保障企業合法權益,取締非法經營,維護社會經濟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具備法人條件的下列企業,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辦理企業法人登記:

  (一)全民所有制企業;

  (二)集體所有制企業;

  (三)聯營企業;

  (四)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

  (五)私營企業;

  (六)依法需要辦理企業法人登記的其他企業。

  第三條 申請企業法人登記,經企業法人登記主管機關審核,準予登記注冊的,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取得法人資格,其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保護。

  依法需要辦理企業法人登記的,未經企業法人登記主管機關核準登記注冊,不得從事經營活動。

  第二章 登記主管機關

  第四條 企業法人登記主管機關(以下簡稱登記主管機關)是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地方各級工商行政管理局。各級登記主管機關在上級登記主管機關的領導下,依法履行職責,不受非法干預。

  第五條 經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部門批準的全國性公司、企業集團、經營進出口業務的公司,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核準登記注冊。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或者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授權的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局核準登記注冊。

  全國性公司的子(分)公司,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其授權部門批準設立的企業、企業集團、經營進出口業務的公司,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準登記注冊。

  其他企業,由所在市、縣(區)工商行政管理局核準登記注冊。

  第六條 各級登記主管機關,應當建立企業法人登記檔案和登記統計制度,掌握企業法人登記有關的基礎信息,為發展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服務。

  登記主管機關應當根據社會需要,有計劃地開展向公眾提供企業法人登記資料的服務。

  第三章 登記條件和申請登記單位

  第七條 申請企業法人登記的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名稱、組織機構和章程;

  (二)固定的經營場所和必要的設施;

  (三)符合國家規定并與其生產經營和服務規模相適應的資金數額和從業人員;

  (四)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五)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經營范圍。

  第八條 企業辦理企業法人登記,由該企業的組建負責人申請。

  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聯營企業辦理企業法人登記,由聯營企業的組建負責人申請。

  第四章 登記注冊事項

  第九條 企業法人登記注冊的主要事項:企業法人名稱、住所、經營場所、法定代表人、經濟性質、經營范圍、經營方式、注冊資金、從業人數、經營期限、分支機構。

  第十條 企業法人只準使用一個名稱。企業法人申請登記注冊的名稱由登記主管機關核定,經核準登記注冊后在規定的范圍內享有專用權。

  申請設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應當在合同、章程審批之前,向登記主管機關申請企業名稱登記。

  第十一條 登記主管機關核準登記注冊的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代表企業行使職權的簽字人。法定代表人的簽字應當向登記主管機關備案。

  第十二條 注冊資金是國家授予企業法人經營管理的財產或者企業法人自有財產的數額體現。

  企業法人辦理開業登記,申請注冊的資金數額與實有資金不一致的,按照國家專項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企業法人的經營范圍應當與其資金、場地、設備、從業人員以及技術力量相適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一業為主,兼營他業。企業法人應當在核準登記注冊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

  第五章 開 業 登 記

  第十四條 企業法人辦理開業登記,應當在主管部門或者審批機關批準后30日內,向登記主管機關提出申請;沒有主管部門、審批機關的企業申請開業登記,由登記主管機關進行審查。登記主管機關應當在受理申請后30日內,做出核準登記或者不予核準登記的決定。

  第十五條 申請企業法人開業登記,應當提交下列文件、證件:

  (一)組建負責人簽署的登記申請書;

  (二)主管部門或者審批機關的批準文件;

  (三)組織章程;

  (四)資金信用證明、驗資證明或者資金擔保;

  (五)企業主要負責人的身份證明;

  (六)住所和經營場所使用證明;

  (七)其他有關文件、證件。

  第十六條 申請企業法人開業登記的單位,經登記主管機關核準登記注冊,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后,企業即告成立。企業法人憑據《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可以刻制公章、開立銀行賬戶、簽訂合同,進行經營活動。

  登記主管機關可以根據企業法人開展業務的需要,核發《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

  第六章 變 更 登 記

  第十七條 企業法人改變名稱、住所、經營場所、法定代表人、經濟性質、經營范圍、經營方式、注冊資金、經營期限,以及增設或者撤銷分支機構,應當申請辦理變更登記。

  第十八條 企業法人申請變更登記,應當在主管部門或者審批機關批準后30日內,向登記主管機關申請辦理變更登記。

  第十九條 企業法人分立、合并、遷移,應當在主管部門或者審批機關批準后30日內,向登記主管機關申請辦理變更登記、開業登記或者注銷登記。

  第七章 注 銷 登 記

  第二十條 企業法人歇業、被撤銷、宣告破產或者因其他原因終止營業,應當向登記主管機關辦理注銷登記。

  第二十一條 企業法人辦理注銷登記,應當提交法定代表人簽署的申請注銷登記報告、主管部門或者審批機關的批準文件、清理債務完結的證明或者清算組織負責清理債權債務的文件。經登記主管機關核準后,收繳《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收繳公章,并將注銷登記情況告知其開戶銀行。

  第二十二條 企業法人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后,滿6個月尚未開展經營活動或者停止經營活動滿1年的,視同歇業,登記主管機關應當收繳《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收繳公章,并將注銷登記情況告知其開戶銀行。

  第八章 公告、年檢和證照管理

  第二十三條 企業開業、變更名稱、注銷,由登記主管機關發布企業法人登記公告。未經登記主管機關批準,其他單位不得發布企業法人登記公告。

  第二十四條 企業法人登記管理實行年度檢驗制度。企業法人應當按照登記主管機關規定的時間提交年檢報告書、資金平衡表或者資產負債表。登記主管機關應當對企業法人登記的主要事項進行審查。

  第二十五條 登記主管機關核發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是企業法人憑證,除登記主管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可以扣繳或者吊銷外,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收繳、扣押、毀壞。

  企業法人遺失《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必須登報聲明后,方可申請補領。

  《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不得偽造、涂改、出租、出借、轉讓、出賣和擅自復印。

  第二十六條 企業法人辦理開業登記、變更登記、年度檢驗,應當按照規定繳納登記費、年檢費。開業登記費按注冊資金總額的千分之一繳納;注冊資金超過1000萬元的,超過部分按千分之零點五繳納;注冊資金超過1億元的,超過部分不再繳納。登記費最低額為50元。變更登記費、年檢費的繳納數額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規定。

  第九章 事業單位、科技性的社會

  團體從事經營活動的登記管理

  第二十七條 事業單位、科技性的社會團體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設立具備法人條件的企業,由該企業申請登記,經登記主管機關核準,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方可從事經營活動。

  第二十八條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實行企業化經營,國家不再核撥經費的事業單位和從事經營活動的科技性的社會團體,具備企業法人登記條件的,由該單位申請登記,經登記主管機關核準,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方可從事經營活動。

  第十章 監 督 管 理

  第二十九條 登記主管機關對企業法人依法履行下列監督管理職責:

  (一)監督企業法人按照規定辦理開業、變更、注銷登記;

  (二)監督企業法人按照登記注冊事項和章程、合同從事經營活動;

  (三)監督企業法人和法定代表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

  (四)制止和查處企業法人的違法經營活動,保護企業法人的合法權益。

  第三十條 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記主管機關可以根據情況分別給予警告、罰款、沒收非法所得、停業整頓、扣繳、吊銷《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的處罰:

  (一)登記中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或者未經核準登記注冊擅自開業的;

  (二)擅自改變主要登記事項或者超出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經營活動的;

  (三)不按照規定辦理注銷登記或者不按照規定報送年檢報告書,辦理年檢的;

  (四)偽造、涂改、出租、出借、轉讓、出賣或者擅自復印《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的;

  (五)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六)從事非法經營活動的。

  對企業法人按照上述規定進行處罰時,應當根據違法行為的情節,追究法定代表人的行政責任、經濟責任;觸犯刑律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 登記主管機關處理企業法人違法活動,必須查明事實,依法處理,并將處理決定書面通知當事人。

  第三十二條 企業法人對登記主管機關的處罰不服時,可以在收到處罰通知后15日內向上一級登記主管機關申請復議。上級登記主管機關應當在收到復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復議決定。申請人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復議通知之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提出申訴又不繳納罰沒款的,登記主管機關可以按照規定程序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三十三條 企業法人被吊銷《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登記主管機關應當收繳其公章,并將注銷登記情況告知其開戶銀行,其債權債務由主管部門或者清算組織負責清理。

  第三十四條 主管部門、審批機關、登記主管機關的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嚴重失職、濫用職權、營私舞弊、索賄受賄或者侵害企業法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根據情節給予行政處分和經濟處罰;觸犯刑律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一章 附  則

  第三十五條 企業法人設立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分支機構,由該企業法人申請登記,經登記主管機關核準,領取《營業執照》,在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由國家核撥經費的事業單位、科技性的社會團體從事經營活動或者設立不具備法人條件的企業,由該單位申請登記,經登記主管機關核準,領取《營業執照》,在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

  具體登記管理參照本條例的規定執行。

  第三十六條 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或者各級計劃部門批準的新建企業,其籌建期滿1年的,應當按照專項規定辦理籌建登記。

  第三十七條 本條例施行前,具備法人條件的企業,已經登記主管機關核準登記注冊的,不再另行辦理企業法人登記。

  第三十八條 本條例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負責解釋;施行細則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

  第三十九條 本條例自1988年7月1日起施行。1980年7月26日國務院發布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登記管理辦法》,1982年8月9日國務院發布的《工商企業登記管理條例》,1985年8月14日國務院批準、1985年8月25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發布的《公司登記管理暫行規定》同時廢止。

【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相關文章:

最新版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02-19

公司登記管理條例02-18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全文)02-15

工商登記管理條例(修訂版)02-20

殯葬管理條例08-03

直銷管理條例02-10

《彩票管理條例》02-09

企業法人述職報告12-11

醫療廢物管理條例02-18

儲蓄管理條例「全文」02-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州市| 孝昌县| 象州县| 孙吴县| 伊宁市| 万年县| 普定县| 额济纳旗| 鄂州市| 天津市| 沙雅县| 永吉县| 新乡市| 林甸县| 博爱县| 抚远县| 阜新| 太谷县| 平定县| 怀柔区| 哈巴河县| 西青区| 青神县| 乐陵市| 临夏县| 拉萨市| 密云县| 名山县| 夏邑县| 新乡县| 永和县| 达日县| 三门峡市| 弋阳县| 昌吉市| 奉节县| 耒阳市| 阿鲁科尔沁旗| 崇州市| 海安县| 错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