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9月24日山西省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了《山西省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新《條例》將于2016年1月1日實施,與此同時,2003年9月27日山西省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的《山西省城市房屋拆遷條例》廢止。
《條例》共六章47條,在總則、征收、補償、評估以及法律責任五方面作了明確規定,適用于在山西省行政區域內,因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對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進行補償。
條例規定,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被征收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脅等方法阻礙依法進行的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房屋征收部門對被征收人依法予以補償后,被征收人應當履行按時搬遷義務,在補償協議約定或者補償決定確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脅或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遷。
在職責方面,《條例》第十條規定,房屋征收范圍公布后,被征收人不得在房屋征收范圍內實施新建、改建、擴建房屋和改變房屋、土地用途以及房屋轉讓、出租、抵押等不當增加補償費用的行為,違反規定實施的部分,不予補償。
《條例》規定,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在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后,應當對被征收人給予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補償、因征收房屋造成的臨時安置補償、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對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于房屋征收決定公告
之日與被征收房屋的區位、用途、權屬性質、規模、建筑結構等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
對于征收房建筑面積小的住宅,《條例(草案)》規定,被征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條件且僅有一處住宅,被征收房屋建
筑面積小于四十五平方米,房屋征收部門應該提供建筑面積不小于四十五平方米的成套住宅作為產權調換房屋;產權調換房屋四十五平方米以內的部分不結算差價,
超過四十五平方米的部分,按照房地產市場價格或者采取階梯價格結算。征收經營性、生產型非住宅房屋的,房屋征收部門應當一次性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搬遷補助費。
【山西省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相關文章: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解讀01-25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解讀10-29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辦法全文09-27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最新解讀07-18
山西省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草案)公開征求意見08-22
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如何補償?02-26
邵陽市國有土地房屋征收與補償辦法解讀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