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的作文
心之所想,身之所趨,心之所向,身已在路上,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心之所向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一:心之所向
“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哪里都是在流浪。”特行卓立如三毛,一個高挑身子,披著長發,攜了書和筆漫游世界的奇女子。她不依常規,卻又踏踏實實地生活,即使孤獨,也未曾放緩追趕理想的腳步。她流浪,卻不曾空虛。道路坎坷,她總能帶著對塵世的憐憫提筆,字里行間溢滿了悲情的美麗。她用自己漫長而短暫的一生印證了那句——“夢想,可以天花亂墜;理想,是我們一步一個腳印踩出來的道路。”
心有所往,何不放開步子,大膽追隨?
年輕的日子里總有夢想相伴左右,而真正能夠維持年輕的,是熱忱,是面對理想矢志不渝地追趕。歲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膚;熱忱拋卻,頹唐必至靈魂。幸運的是,人人都懷揣理想;不幸的是,這些理想大都在現實的極力打壓下化作觸不可及的飄渺。顯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垂老之際,感慨著那段緊隨理想、肆意張揚的舊時光。
有夢,就去追吧,放開步子去追。
與其日復一日地重復著三點一線的生活,不如趁這大把時光,拋開枯燥,卸下枷鎖,為了那始終燃燒于心間的烈火,奮力一搏。生活,從來不是人們放棄理想的借口。相反的,它承載著無數人的夢,無所謂高低,也無需掩飾,只等著人們的靠近與追逐。生活的盡頭,是理想的明燈,人們在徒步前行的漫漫長途中,歷經坎坷,飽嘗苦楚,唯有心間蔓延的信念之火似野草瘋長,迸發出生生不息的綠意。
誰言白日做不得夢?心有所念,即便白日,也可以夢人所夢,想人所想。
所謂理想,不同于“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無私情懷,也不同于技有所長、夜無所夢的安于現狀,它出自人們內心深處最誠摯的欲望,卻又讓人們觸而不得。理想的意義不在于它能否實現,而在于人們不顧一切地努力與追隨。縱然失敗,縱然遲暮,也要執著一如既往。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篇二:心之所向,助力遠航
吸引力,在物理學上,是一物體受到另一物體的吸引并向之靠攏的力;而在人生哲學上,吸引力是一種興趣,理想甚至情懷,引信指導著人生的`方向。
人生當然需要吸引力。每個人出生時都是一塊堅硬的磐石,而在俯察天地、仰觀萬物之后,在靜水流深、春風化雨之中,漸漸成了一顆有感知、有靈性的磁石。在這樣的磁石,依舊停滯,依舊粗礪,直到吸引力出現,指引著它一路劈風漸浪,向力量源頭奔去,終宿心之所向。反之,失去了吸引力的磁石,不過一塊頑石罷了,徒步伐由此經過,再將其一腳踢開。
史鐵生在《務虛筆記》中有言:“我走過山,走過水,其實疻是為了走過自己的人生,我看著天,看著地,其實只是借助它們確定自己的位置。”擁有了吸引力的人生,山山水水,天地方寸,在目標明確,意志堅定的眼眸里格外清晰。
吸引力是一種興趣。頭頂“清北學霸”光環的游戲女主播石悅,一度站在輿論的風口浪頭。放棄吃香的建筑行業而選擇褒貶不一的電競行為,是興趣使她無懼輿論的槍林彈寸,是那股強大的吸引力讓她一往無前、義無反顧,沒人能輕易持為她的人生下判決書。無獨有偶,北大學子陸步軒賣豬肉的決絕,劉偉在鋼琴鍵上按下的堅毅,他們興趣為槳,終駛向成功的彼岸。
吸引力是一種理想。梁啟超說:“鄭和之后,再無鄭和。”我想,正是鄭和身上獨一無二的對理想的執著造就了他傳奇似的人生。鄭和是一位虔誠的伊斯蘭教信徒,同所有的穆斯林一樣,圣城麥加是他理想的歸宿。他從小便開始學習航海知識,在其他同齡孩子還在玩耍逗樂時,他沉浸在理想的世界。而最終,在七下西洋之后,他終于來到了向往的麥加。與鄭和一樣的,還有“紅學癡儒”周汝昌;有音樂巨匠貝多芬,他們忠于理想,并為之踏實奮斗。
吸引力是一種情懷。血沃中原勁草肥,寒凝大地春華發。魯迅棄醫從文,辣手著文,引領他人生方向的,不是簡單的興趣,不是單純的理想,而是比兩者更為動人,更為高尚的情懷。舉世渾濁,唯他獨醒,他用不到一米五的個子扛起整個時代的悲哀。“吾行尚已遠,孑然失其侶。”他孤身一人,像一匹行走在荒原的狼,可關乎民族大義的吸引力,讓這位精神巨人朝著救國救民的曙光奔去。
視之當下,異化的吸引力卻大行其道,讓人們背道而馳,與高貴的靈魂南轅北轍。在興趣上,興而失恒,孩子三兩天便換一個興趣班,面面俱到的興趣讓吸引力綿軟無力,在理想上,商業的巨大利益幾近吞噬價值關懷。“替身”“摳像演出”司空見尼,而失去理想的個體,又談何情懷?
吸引力,是人生正途上的指南針,是人生少數派而堅毅的一劑強心劑。指引每個人前進的大大小小的吸引力,終將匯成一股關于國家、民族、未來的吸引力,浩浩蕩蕩,奔流不息。
【心之所向的作文】相關文章:
感恩的心作文400字12-13
以心為話題的作文12-07
《博學之,審問之》閱讀答案02-14
作文素材之清明節的由來12-03
感恩的心美文12-31
如何抓住領導的心02-04
空間的暖心留言02-17
《開花的心》閱讀答案04-05
《麻雀的心》閱讀答案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