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生體驗科技展覽感受科技魅力征文
科技像流水融入土壤,悄然進入人們的生活,它像一張大網把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串連在一起。下面CN人才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體驗科技展覽感受科技魅力征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生體驗科技展覽感受科技魅力征文一】
早晨,林老師帶領我們全班同學去科技館參觀。
我懷著激動的心情進入科技館。我們在球形影院觀看了兩部電影后。開始正式參觀,首先、我們參觀了兩個機器人。一個會跳舞,一個會對話。會跳舞的機器人,能做出很多動作,真神奇。會說話的機器人可以回答一些指定的問題,我大聲的問了他幾個問題。因為周圍環境太吵了。所以它的'回答我們沒聽到。還以為它沒聽見我的提問呢。參觀完機器人,老師宣布解散,自由參觀。
我看到科技館里有許多科技設施,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聲駐波”,按下“啟動”按鈕,調節聲源頻率觀察管中顆粒的震動。當調整聲源頻率時。會發現。在不同頻率下管中顆粒震動的高度和位置會發生變化。真有趣。
參觀結束了,這次參觀讓我領略到科學的魅力,使我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要好好學習,長大以后成為一名科學家。
【小學生體驗科技展覽感受科技魅力征文二】
陽光明媚,春風輕輕的吹著,我和媽媽懷著歡快的心情去參觀江蘇科技館。雖說在路上出現了點小插曲但是不影響我們去科技館的心情。
到了科技館門口我和杜德凱就發現了大哥哥和大姐姐準備好的顯微鏡,透過顯微鏡我看到了我們用肉眼無法看到的東西,酸奶的成分還有蚊子的眼睛,不可思議吧?這個顯微鏡放大了40倍呢,雖然我不懂40倍的意思,但是我知道了是用來放大東西的。
進去之后我們看到了機器人搬運物品,只見那個小機器人沿著固定的路線在來回搬運東西,聽大哥哥講這個機器人是通過傳感器感應路線然后有固定的程序來控制它,所以不能有一點差錯,看來細心是很重要的啊!不然會因小失大。
接著我們來到了大自然區域。看到了臺風火山暴風雨對人類的危害,當然也看到了它們形成的過程,都是由于人類的不保護環境造成的自然界的反擊。特別是我們還體驗植樹和砍樹。經過人類無節制的砍伐,一片森林瞬間變成了沙漠。可見保護自然,保護環境的任務迫在眉睫啊!
然后我們到了光電聲區域,這個區域里有無皮鼓,感應琴,最讓我感興趣的'是隱身術。隱身術聽起來很神奇吧!我們進去之后只能看到露出的頭部,下半身就看不到了,很多小朋友在里面到處找啊找啊就是找不到下半身在哪里,在哪里呢?仔細一看原來是前面放了兩個玻璃,通過光的折射使人的視覺產生了錯覺,表面看到的是里面,實際是看到的外面,所以看不到下半身的。將來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研究這個高深的問題。
我們還體驗了模擬騎馬,騎自行車,模擬射門…
在二樓我們還看到了人體的構造,知道了根據牙齒功能的不同牙齒的根部也不同,懂的了耳朵的構造,看到了心臟血液的循環等等.
每個項目無不體驗出科技的魅力,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啊!小朋友們,我們以后一定要好好學習,去探索這深奧的科技知識,為我們人類作出更有意義的貢獻。
【小學生體驗科技展覽感受科技魅力征文三】
六月的隴原大地生機勃勃,“黃河之都”展示著無限風采。21日,參加第七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的境內外嘉賓相聚在美麗的黃河之都——蘭州,通過一場別開生面的.蘭州文化旅游推介會,近距離感受如蘭之州、如家之城的魅力。
市委常委、副市長段廣平致歡迎詞。馬來西亞旅游文化部國際司司長楊儀鈞、馬來西亞駐西安總領館總領事陳立龍、山東省旅發委副主任張明池、甘肅省旅發委副主任火玉龍以及各省市區旅游局領導、國內外“雙百”旅行商、百家新聞媒體的記者參加推介會,共敘友誼,共商合作。
“蘭州東連麥積山石窟、秦安大地灣遺址,西接嘉峪關長城、敦煌莫高窟,南依桑科大草原、夏河拉卜楞寺,北臨景泰黃河石林、寧夏西夏王陵,形成了多條經典文化旅游線路。從蘭州出發,既可以縱覽高原風光、戈壁風韻、草原風情,也可以體驗黃河文化、絲路文化、民族文化的神奇魅力。”段廣平用這段話告訴與會嘉賓“中國西北游,相約在蘭州”,并真誠希望蘭州這片旅游投資的熱土,能夠給廣大旅行商、投資者帶來無限商機和豐厚回報,同時也借助各位朋友的資本實力、行業人脈,為蘭州的文化旅游業發展注入巨大潛力和新的活力,實現優勢互補、共贏發展。
【小學生體驗科技展覽感受科技魅力征文四】
4月13日上午,市科技館的科普大篷車進入了鹽池小學,科技館的叔叔、阿姨們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新鮮的玩意——科技展品。
在操場上,一臺臺排列井然有序的科技產品吸引住了我。走進一看,動畫?哦,原來是先將產品轉動,再從縫隙中觀察內部的景象——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動物正在奔跑著。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是這樣——人眼在觀察景物時,光信號傳入大腦神經,需經過一段時間,光的作業結束后,視覺形象并不馬上消失,才有了連續的動畫效果。原來科學這么有趣,我又迫不及待地走向下一個科技產品。
尖端放電——按下啟動按鈕,兩邊的立柱開始旋轉,觀察展品的放電現象。我按下按鈕,只見兩邊的柱子立刻轉動起來,同時“滋滋”的`聲音響了起來,一道電從兩根柱子之間的尖端放出來。原來是物體帶電后,電荷并不均勻,尖銳處曲率大,電場強度大,這就是尖端效應。尖端聚集了高密度電荷,旋轉尖端逐漸接近固定尖端,尖端間空氣被擊穿形成放電現象。
咚咚咚……什么聲音?原來是“靜電乒乓”。一個小乒乓球在兩個球拍之間來回運動,有趣極了!這是因為電荷的特性是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給兩球拍分別施加正負高壓靜電,小球兩側感應異性電荷不一樣強,會被吸引到正電荷球拍上,然后小球帶上了正電荷,同性相斥,小球又被彈開,到了負電荷一端。如此反復,便如打乒乓球一般來回運動。
隨后,我又參觀了其它的一些產品,不禁對發明創造者肅然起敬,正是他們對科學的熱愛、不懈追求與刻苦專研,才讓各項成果相繼問世。
【小學生體驗科技展覽感受科技魅力征文五】
清晨,班主任告訴我們一個好消息:“今天市科協的科普大篷車將來學校,希望同學們大膽動手,體驗探索的樂趣!”想到能夠零距離接觸科技知識,我心花怒放。
在焦急的等待中,科普大篷車終于來了。很快,操場上擺放出了品種各異的科技展品,如磁力傳動擺、看誰跑得快……
我首先選擇了天鵝絨展臺。我納悶了,黃色天鵝的紅肚子里面全是鋼絲,怎么會有天鵝絨觸覺呢?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按照提示牌上的說明試了試。先用雙手夾住鋼絲網,接著慢慢向前推,然后再往后拉。這時,只覺得手中柔柔軟軟特別舒服,我的手真舍不得離開鋼絲網,這就是天鵝絨的`感覺啊!
為什么冰冷的鋼絲會給人帶來如此感覺?展牌上的答案讓我豁然開朗。原來,每個人的手指上都有許多的神經細胞,手指接觸鋼絲的時候會產生壓力,當手指離開鋼絲后,壓力并沒有完全消失,于是讓人產生了一種觸覺上的錯覺。科技真是奇妙啊!
20多個科技展牌排成一條長龍,同學們都沉醉其中,樂享這頓科技營養餐。而我獨愛椎體向上。玩這個游戲很簡單,把椎體移到下邊,可是我的手一松,椎體又滾到了上邊原先的位置。我愣了,這是怎么回事?
按說,物體都是從上往下運動,這個椎體為何反其道而行之?這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在老師的點撥下,我終于明白了這個原理。原來三角形薄板看成兩條邊,這兩條邊是同一平面上的兩條交線,且遠端兩點高于近段兩點,椎體自然把它看成重心所在位置的質點,是重力在和我變魔術呢。
每次體驗都讓人意想不到,而原理又在意料之中,令人歡樂無窮。站在這些科技展品面前,我暗自下定決心,將來也要做一個科學報國的人。
【小學生體驗科技展覽感受科技魅力征文六】
前幾日放月假,到龍泉公園里科技館一游。小時候曾去過,只抱著好奇,對周圍的一切只有一片茫然。今日再去,對其設施的理解則更透了些。
這兒比不上上海等地的科技館那樣大氣磅薄,但麻雀雖小,仍五臟俱全。順著指示牌的指引可以做一些書本上曾涉及的實驗,類如靜電現象、空間立體幾何,既新奇又熟悉,這種感覺是小時候不可能體味得到的。
這次去感悟也頗多,從一千多年前萬戶夢想飛天到今日飛機的產生,從以前的“車馬牛,郵件都慢”到今天快節奏的日子,從夜空下仰望星空到踏足宇宙,這似乎是一瞬間但又似乎亙古久遠。科技便是如此神奇,它似一座火山沉寂了數千年,在人才輩出的20、21世紀猛烈的爆發了。
科技像流水融入土壤,悄然進入人們的生活,它像一張大網把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串連在一起。
順著科技一步步走來的道路回望,付諸的是無數仁人志士為之奉獻的時間、精 力,乃至生命。他們為今日科技發展披荊斬刺,開拓了一條坦蕩大道。他們也為后人留下了許多令人敬佩的品質。
最令我折服的是勇敢的創新精神,從萬戶點燃自己腳下的火藥,一飛沖天化為煙火,到哥白尼被教皇綁在十字架上,與火焰相觸時的怒吼,都為我們詮釋了勇敢、開拓、創新的內涵。作為在時代風口浪尖的我們,這無疑是我們最需要的品質。
前人為我們鋪墊了結實的基石,老一輩將科學火種傳遞給我們青少年,我們是否有勇氣去推開那扇大門?
順著科技的步子走,順著發展的步子走,這是我們不可推卸之責任。
【小學生體驗科技展覽感受科技魅力征文七】
上午第四節課,全班學生被物理老師帶領到樓下觀看科技展。我們看到這些東西,非常感興趣。科技展品,琳瑯滿目,千奇百怪。有橢圓焦點,雙曲夾縫,錐體上滾,尖端放電等物理實驗,有旋轉銀蛋,畫五角星益智游戲等等。
我突然聽到了美妙的音樂聲,發現一群同學圍在那兒,我也過去瞧瞧,我循著聲音走去,“激光豎琴!不就是普通的幾束紅光嗎?”我漫不經心的.觸碰了一下激光,沒想到,竟發出了美妙的樂聲,“叮叮咚”如山泉水般動聽。原來,這是通過激光觸動光電感應區,發出了美妙的樂聲。
我又開始來回逛,發現一個很奇怪的東西,名叫“錐體上滾”,我按著方法,把錐體移到下邊。可我一松手,錐體卻又滾到了上邊,我愣了,這是怎么回事,按道理,物體都是從上往下滾,這錐體怎么是從下往上滾的?我不解的看了看原理,哦,原來是這樣!
我又到了一個科技展品前,桌上立著一只可愛的小天鵝,它的身體中心是由鋼絲編成的,我用手摸著,真的感覺在撫摸天鵝絨,原來原因是:觸覺上的誤差產生了幻覺。
參觀結束了,我們都在戀戀不舍中離去。這次展覽既讓我明白了科學道理,又了解了許多新知識。
【小學生體驗科技展覽感受科技魅力征文】相關文章:
關于科技的征文07-08
科技節征文11-10
我的科技夢征文10-17
【精選】感受科技的作文3篇08-27
科技托起強國夢征文10-10
航天航空科技征文12-22
科技托起強國夢的征文08-22
我的科技夢征文整理12-13
走進歷史文物感受遺產魅力征文05-26
實用的感受科技的作文三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