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助學筑夢、勵志成才、擔當有為”為主題的征文精選2000字
生活,讓我體驗無數的挫折與苦難,給我帶來無盡的悲傷和痛苦,但也正是因為有這樣多的生活與經歷,讓我從中感受到了無限的溫暖以及生活中的美麗。以下是CN人才小編帶來“助學筑夢、勵志成才、擔當有為”為主題的征文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助學筑夢、勵志成才、擔當有為”為主題的征文精選2000字【1】
我來自一個經濟條件差的家庭。我是一個農民。但是,這并不影響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如果用三句話來表達我對我自身及家庭經濟條件困難的感受,我想這三句話就夠了。
我家在一個靠山的偏僻的小山村里,到最近的集市也要走兩三里路,小學同學曾笑言是山屹嶗,現在想想,也正是那個意思。所謂“靠山吃山”只能是對少部分有余錢的大戶說的,想我們家到現在還養著幾口田“靠天吃飯”,而且近來地下水減少,能夠用來澆田的水也不足以讓莊稼茁壯生長了,母親在家除了侍弄田地還要靠做些手工活兒來添補家用。
小學的時候是不懂得攀比的,懵懂的心里只知道別人有我不能有的。只知道別人的鉛筆盒有彩色的,塑料的,而且里面會有幾根長長的五毛錢的鉛筆,兩毛錢的小刀,而自己用著哥哥不用的掉皮的鐵鉛筆盒,幾根短短的一毛錢的鉛筆削筆時還要向同學借小刀。路邊攤的零食也從來是艷羨地看幾眼再飛快地扭頭走過,偶爾身上有個鋼镚,都要斟酌個兩三天,看看買什么好。小學里最高興的就是成績好的時候,班主任會給發獎勵。記得最清楚的便是一年級的班主任獎勵給了我一支藍色的圓珠筆,透明袋子里的水筆招來了許多同學的艷羨。那是我第一次最直接地感受到成績優異帶來的好處。相比之下,昂貴的鉛筆、小攤的零食,擁有他們的人那時也已不足以讓我羨慕了。
六年級的成績有些下滑,畫著紅叉與鮮紅數字的試卷還要拿回家給家長簽字。父親當時赤紅著臉,揪著我的耳朵揪到廁所,指著廁所里的糞便說:“你這樣連這都不如!”鮮紅的數字刺目地扎進我心里,我自問:“你有什么資格不努力!你憑什么談享受!” 那時候父親合伙營辦的場子因為市場的`不景氣還未盈利就匆匆倒閉,債務清算弄得大家很不高興,父親獨自將剩余的債務背在了自己身上,幾日之間,黑發半白,連指甲都被劣質煙熏得焦黃。
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父親與我夜談,指縫間溢落的淚水成為我心中永遠的烙印,刻得生疼。偏偏,理解父親傷心的我偏偏是個女兒身。我那時只能握著父親粗糙的大手,不敢承諾,只能在心底暗暗發誓。
初中就離家在學校里住宿,不能常回家。初時還常打電話說想念,到了后來,家里就在電話里說了少打電話,多多學習。像是被拋出巢外的鷹仔,父母其實是盼著我能夠獨立飛翔。初中三年,已經察覺到同學間衣著顯示的家庭條件的我每每只能裹緊校服,埋頭啃書。小地方經濟上的差距真的不比大地方,這種微小的差距剛好地不足以迷失,何況我有生父如此。
選高中的時候,有位長者告誡我“不蒸饅頭爭口氣”,此話深深地被我謹記。盡管我的出生地十分的艱陋,盡管我出身貧寒,但這并不能阻礙我飛多高,看多遠。我的家也并不曾短我什么,人的一生還是自己掌握自己。沒有改變不了的處境,只有“在溫水里泡熟的青蛙”。 2010年高考結束。考入一本的消息,讓父母瞬間臉上綻開了花。真的是“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只要有機會飛翔,誰又會舍得放棄展翅呢?村里許多家庭并不重視上學,也不認為會有出路,因此我非常慶幸我可愛的父母從不放棄助我上學,即使累債數萬,即使為籌我的學費看債主的冷顏色。
我十分清楚我的家庭,我也很愛它,感激它,很愛給予我生命養活我成長的我父母。這些讓我在新的環境里心甘情愿如履薄冰的生活,畢竟我已年逾二十。我不敢像穿梭在空蕩校園里、馬路上的年輕孩子一般揮霍燃燒的熱血,我只想在安靜的陽光下默默地將時光沉淀在一頁頁的紙卷里。我也不敢在自己的衣著外表上豪擲上百,我自覺那都是大數目,每每看周邊的同學身著名牌,施黛畫眉,我在一邊暗暗落寞于無名頭的衣著和十元錢的大寶,一邊緊抓書本,未來只能靠自己現在去努力去擁有。
我跟他們不一樣,我的家庭和他們的也不一樣。花父母的錢,一分一厘我也覺得心疼,那不是數字,是我父母省吃儉用、晝夜工作擠出來的血汗錢。他們的衣服幾年不換是常事,他們的口頭禪是“省下來給你買件什么”,他們最高興的女兒傳來的好消息,可以讓家里幾天都維持好心情。
上大學來一直沒有電腦,也不給家里說宿舍里都齊了,只說不急用,可以借借同學的。年末電話里父親愧疚著語氣說:“春節回來可以買了,債,明年再還吧。”尾音長長地拖著,像一直欠著的債,用父親的人格擔保的。一個字,累。我說學校里政策好,貧困生給補助三千,父親沉默了一會兒才說的好,“好好謝謝人家老師”,有釋然,有了輕松,更多的是感謝……
我相信人是帶著使命出生的,后來才有了夢想。腳步到達的地方是使命的終結,腳步跟隨的是夢想。而我的夢想扎根于我的家庭,是我的父母賜予的,是他們讓我有了保護他們的愿望,且為了我的愿望我也在努力著,我想夢想有朝一日,終會落成。大學并非我自己所選,但專業確是我始終堅持的,為了他們,我甘愿做莫邪一樣的女子,因為我相信只有完善的法律才能全面地保護他們,守護他們,在我遠離家鄉的時候,我的父母可以平安地等我回來。
即便天賜我起點落在荊棘,但是夢想會指引我走向花叢;然而,不論是荊棘還是花叢,懷揣父母愛的我定會朝著夢想的方向遠航。我堅信著,正像一路走來,坎坷與否,我的父母從不言棄,一如既往的支持。
“助學筑夢、勵志成才、擔當有為”為主題的征文精選2000字【2】
我來自祖國的一個西南小鎮,在并不富裕的農村家庭長大。母親長年身體抱恙,在國家的政策支持和許多有心人的幫助下,我長年在外求學。然而家庭與出生并未限制我對知識的渴望。十歲的時候,我在屏幕前見證了中國第一名航天員飛上太空,自那時起,我就對辛勤工作而又敢于創造的萬千航天人充滿敬仰與向往,夢想著終有一天能成為一名踏實的科研工作者!
如愿來到北航后,我一直努力追求學術科研上的有所想、有所為。在學海暢游中,我喜歡自己的思維不受限于老師和書本,尤其注重將理論知識與科技實踐結合起來,彼此促進,學以致用,甚至往往實踐早于系統的理論學習。在自己看來,求知欲望和解決問題的現實需求是學習最大的動力源泉。那些自己思考問題到凌晨自習室空無一人的日子讓人無比懷念,而那些曾經自己在實踐操作中無法理解的問題,能夠經后期的系統理論學習豁然開朗的感覺更是讓人無比愉悅。
求學最重要的是培養自己主動學習的意識與能力。雖是一名自動化學子,但我在科研過程中,需要用到通訊知識就去學習通訊的相關理論,需要用到發動機知識就去翻閱能源動力的相關書籍,需要用到機械知識就去學習機械工程的.相關課程,用需求引領學習,用追求指導學習,用積累沉淀學習。當習慣了深夜自習室鎖門后,同一群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走出教學樓時你會發現,自己只是那群上進的學子中再平凡不過的一員。
來自自動化學院的我尤為喜愛機械與電子,三年來共參與并完成機器人項目7個,卻經歷了一個從零基礎的新生到機器人小達人的艱苦成長過程。從最初的智能小車到平衡機器人,從仿生機器魚到對弈機器人,從機器保姆到彈跳機器人,奮斗過的每個項目投入的精力少則數月、多則一年,背后也充滿著各種各樣的辛酸故事。大學期間我幾乎所有的個人時間都花在了科研上,習慣了沒有周末、沒有假期的生活,無數個深夜獨自從實驗室走回宿舍,知道北京凌晨四點天就微微明亮,校園凌晨兩點還有人在跑步,湖邊清晨六點就有人在背書,綠園早上五點就有同學在背英語單詞。身邊總有優秀的人是那么的努力,沒有任何人的成績背后缺少汗水。
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困難多。在北航最具特色的馮如杯科技競賽中,我的首個一等獎項目《球形自平衡機器人》,就是在沙河校區五號實驗樓利用有限的資源設備調試出來的;另一個馮如杯一等獎《可彈射智能車》,其中自行設計的彈射樣機因試驗充滿危險性和未知性,導師親自開車送我們到郊區尋找開闊場地做試驗。曾感受過看著室友放暑假回家,而后過完暑假歸校和留守的我一起開學的落寞,但正是由于這樣一個假期苦守實驗室的付出,自己設計的《風力擺控制系統》一舉奪得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國家一等獎。
回想一路前行過程中所歷經的風雨,團隊帶給了自己非常強大的支持和力量,而我也有責任影響著身邊的同學朋友一起去參與科技活動。本科期間,我曾與31人合作科技項目,和來自不同專業的同學一起碰撞思維,讓他們和我一樣體驗到學有所用的滿足和科技創新的魅力。在電賽中我既作為參賽隊員去爭取優秀成績,也擔任整個集體的一個技術培訓者,讓大團隊和自己一同進步。
個人的成長離不開良好的科技氛圍與創新環境,我也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在校園傳遞更多的科技正能量。我曾在大二時設計電路,去義務培訓應屆新生入門科技實踐,并將其發展成傳統保留至今,讓過百名15級新生一入學就可以在學長的輔助下,做出自己大學的第一個科技實物作品,引導其邁上科技創新道路。時至今日我也常來沙河指導低年級同學科技項目、培訓新生實踐常識。我曾去幼兒園、中學科普航空航天知識,用自己的實驗和講說喚起了孩子們對天空和北航的向往。
個人第一次在大學接觸科技活動是參加自動化學院首屆馭遠杯機器人大賽,后來我成為了第二屆比賽的技術指導,前不久我以組織者的身份籌辦了第三屆馭遠機器人足球聯賽,帶領沙河的同學將比賽的規模辦大、水平提高,在我和團隊的努力下,大一大二共有5個院系32支隊伍共150余名同學參與!我在大賽過程中培訓大家從零基礎起步做機器人,鍛煉了過百名同學的科技動手能力,并期待他們能夠在未來的發展中涌現出更大的創造力。我堅信,科技創新與航空航天事業發展的道路上需要的絕不僅僅是一兩個人,而是一大批敢做敢拼、敢想敢為的青年學子!
“助學筑夢、勵志成才、擔當有為”為主題的征文精選2000字【3】
很高興能夠在大學期間得到獎助學金,既減輕了爸爸媽媽的負擔,也讓我更順利地完成學業。
現在老一輩的人說我們這一代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的確,真的很幸福!那時候的人像一頭負軛的老牛,終年不松套,忙完田里忙地里,忙完地里忙家里,到了深夜里,又忙著操持家務,但無論如何辛苦,一年到頭沒吃過幾斤肉、幾頓白米飯,還是越來越窮。當你無法支付明天的食物,你是無法厘清善惡的。身無分文會損耗和阻礙你的思考,限制你能做的事,讓你的生存陷入妥協,糾結于最基本的用品。他們從事最卑微、最輕賤、薪水最低的工作,慌不擇人地結婚生子,回到村里,面朝黃土背朝天。打麻將成了最大的樂趣,不再工作,家庭矛盾激發,大吵大鬧,在幾十年前的天色和幾十年前的生活模式中,一天天度日。就這樣,窮人因為制度不完善,資源缺乏,希望渺小,困在苦役中,日日如斯,年年如斯。沒有金錢的支助,生活的希望何在?而貧窮所帶來的危害,遠不止生活的不便,物質的缺乏,更可怕的是對精神的逐漸摧殘,對夢想的逐漸瓦解。
而如今國家經濟高速發展,在國家的幫助下,讓中小學生得到了生活的補貼,貧困縣地區免除了學費,實現了貧困地區孩子上學的夢想,還對大學生進行助學貸款,致力擺脫貧困。在沒有硝煙的年代,老百姓安居樂業,每個人都在建筑自己的夢想。這一切的一切都得益于國家、黨的英明領導。
在大學的`時光,有的是時間、精力、熱情,甚至還有可以靠自己或父母得來的錢,以及國家獎助學金的幫助,我們想學什么、嘗試什么,只要不是不健康的、消極的,難道還會有人阻止我們嗎?窮且意堅,不墜青云之志。夢想有很多,比如培養一兩個愛好,打游戲不算在其中。因為lol類的只會讓你畢業后成為真正的死宅,你可以試著閱讀、打羽毛球、攝影、游泳等,一旦能找到興趣并持之以恒,對你的未來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在學習上要想做出成績,做到極致,不付出怎么行呢?我們不能增加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拓寬生命的廣度。我并不聰明,唯有勤能補拙,笨鳥先飛。我相信,沒有辜負時光,時光肯定也不會辜負自己。而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自己、對父母、對祖國的辜負。
當你能讀書時,就好好讀書;當你能工作時,就好好工作。夢想不敢忘記,一直伴在腦海,陪在心中。
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感謝國家在我困難的時候伸予了援助之手,猶如雪中送炭。這不僅減輕了爸爸媽媽的負擔,還讓我充滿了希望,建筑起未來的夢想,祝愿我們的祖國越來越繁榮昌盛。
【“助學筑夢、勵志成才、擔當有為”為主題的征文】相關文章:
助學筑夢勵志成長擔當有為主題征文范文07-11
“助學·筑夢·鑄人”主題征文09-25
“助學筑夢鑄人”主題征文10-08
助學筑夢鑄人主題征文10-11
助學筑夢鑄人優秀征文11-22
助學筑夢鑄人征文200007-11
助學筑夢鑄人征文佳作09-26
最新助學筑夢鑄青春主題征文(精選49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