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金融給我帶來便利征文范文
近幾年,隨著智能手機以及移動支付技術的不斷完善,互聯網金融業務也逐漸被轉移到移動端,移動互聯的無邊界性可以讓用戶利用碎片化的時間與碎片化的資金進行交易和理財,“移動金融”逐漸出現在大眾的視野。
范文一:移動金融給我帶來便利征文
自1983年世界上第一臺手機誕生以來,移動產業便在短短的30年間歷經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的手機已不僅僅是簡單的通訊工具,它更變得好像“無所不能”,廣泛地植入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一個多媒體化、智能化和應用多元化的信息載體。
在金融領域,根據Statista機構預計,移動支付市場在2013年至2017年間將以年復合增長率32.3%的速度增長,預計在2017年達7010億美元。從數據中不難看出,人們目前更趨向于選擇手機進行金融活動。2015年1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印發了《關于推動移動金融技術創新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強調移動金融是豐富金融服務渠道、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發展普惠金融的有效途徑和方法。隨著移動金融迎來爆發式的發展時期,各大商業銀行、券商、互聯網企業等都積極在移動金融領域進行布局,可以說,移動金融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必然趨勢。
銀行打造移動金融生態圈
從去年開始,每年過年除了年夜飯和看春晚之外,又多了一個“全民狂歡”的活動,那就是微信平臺的“搶紅包”大戰。目前,以支付寶、財付通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已經在往手機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轉移,各大第三方支付平臺在移動金融領域積攢了大量人氣,其火爆程度讓各大銀行倍感壓力。
近期,中國銀聯迅速聯合20余家銀行推出“云閃付”業務,開啟“揮手即付”的時代。各大商業銀行也開始全方位布局以移動銀行、移動營銷、移動支付、移動生活、移動社區為主的“五位一體”移動金融生態圈,積極適應移動金融的發展趨勢。
交通銀行自推出了國內第一家采用無線上網技術、能同時聯接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手機銀行以來,積極布局線上渠道,尤其在客戶金融服務和交易線移動端遷移的趨勢下大力發展移動金融。目前,交行已架構起了以手機銀行為主渠道,結合微信銀行、移動支付、智能客服等綜合服務的移動金融架構。以手機銀行為例,客戶足不出戶便可辦理各類金融業務,使客戶切身感受到銀行隨時隨地就在身邊,拉近了客戶和銀行的距離。通過手機銀行,客戶可以查詢賬務的余額和明細,可以查詢各類理財、外匯牌價、財經以及銀行新產品的各類信息,還可以進行各類資金劃轉、繳費、購買理財產品。此外,人們甚至可以通過手機銀行選購喜歡的.各類商品,為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
移動金融的發展大大拓寬了銀行的服務渠道,改變了銀行傳統的服務方式,同時改變了客戶只能單一依靠物理網點獲取金融服務的模式,為客戶帶來了全新的體驗,讓銀行和客戶之間的互動變得生動,讓雙方的距離也變得越來越近。
移動金融發展讓民眾受益
在公交車上、在商場里,用手機、手表、IC 卡“揮手即付”的場景如今已隨處可見,而這僅僅是移動金融帶給民眾便利的一個方面。
當下,各大金融機構在移動金融生態 圈的框架內積極布局直銷銀行、手機銀行、電商平臺、P2P網絡貸款等,每一個產品都為消費者享受金融服務提供了極大便利,讓民眾直接受益。比如,直銷銀行最大的特點就是打破了此前各銀行間的客戶壁壘,不論哪家銀行的借記卡,只需要在手機上注冊、綁卡,便可在直銷銀行上開戶,使客戶足不出戶即可購買到最適合的金融產品。手機銀行則讓服務更貼近于生活,除了越來越多的個人業務已經可以通過手機銀行直接完成之外,手機銀行上的生活服務頻道的內容也日漸豐富,讓客戶享受到了極大的便利,體驗到了豐富的樂趣,其中以交通銀行手機銀行的“最紅星期五”最具代表性。P2P網貸則為有借貸需求的雙方提供了一個最直接的借貸平臺,如今,國內比較大的P2P平臺基本上都把戰略布局往移動端拓展,客戶只需下載手機APP,注冊并綁定銀行卡之后就可以直接在手機上完成借貸款,其便利程度不言而喻。總之,無論是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或是投資公司,它們積極打造的移動金融產品最終都讓民眾享受到實實在在的便利和實惠。
在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對于金融行業來說,移動金融的發展通過無線通信在客戶和金融機構之間架起了一座嶄新的橋梁,它降低了金融機構的運營成本,拓寬了為客戶服務渠道,讓客戶享受到了最便利的金融和生活服務。移動金融,不是簡單的服務“移植”,而是讓民眾真正享受到觸“手”可及的便利。
范文二:移動金融給我帶來便利征文
過去幾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移動金融正迅速得到廣泛應用。以移動支付業務為例,據央行統計,2013年國內銀行共處理移動電話支付業務16.74億筆,金額達到9.64萬億元,分別增長了213%和318%,支付機構共處理移動支付業務37.77億筆,金額1.19萬億元,分別增長了79%和557%.同時,銀行等金融機構也借助迅速崛起的移動社交工具發力,在移動端為用戶提供貼心服務。比如招行的“微客服”微信公眾賬號日交互量多達15萬次,提供的自助服務已經可以滿足持卡人七成以上的需求,一些微信銀行專屬理財產品,更是剛推出10分鐘就被搶光。
那么,發展勢頭如此快的移動金融創新到底能帶來什么?
首先,發展移動金融是我國加快金融信息化建設、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發展金融創新的客觀要求。
眾所周知,現代金融與傳統金融的根本區別在于信息化的程度。信息化是衡量中國金融發展是否能與全球保持同步的重要指標,也是金融創新實踐的重要一環。在移動終端擁有量與普及率超過電腦之后,大力開展移動金融創新已經成為金融機構必須要完成的任務,而發展移動金融恰恰是促進金融信息化的有效途徑。
擴大內需也離不開移動金融的推動作用。根據日前召開的央行分支行行長座談會精神,下半年穩增長仍是居于諸多經濟目標之上的首要任務。要完成這一目標,刺激新消費需求的作用十分關鍵。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的普及,移動金融支付成為移動金融發力的重點,有望成為促進消費的有效手段。
更何況,發展移動金融還是金融創新的前提,為金融創新提供了條件。只有大力發展移動金融業務,才能以此為基礎,實現多種金融業務的創新或者企業經營方式的創新。例如,近期某第三方支付機構推出一款新型移動POS機,這款創新型的移動支付產品可以為條件有限的小微企業和零售交易提供極大的便利性。隨著移動金融的進一步發展,類似的移動金融創新未來會有更多可能。
其次,發展移動金融是全球金融服務移動化與貨幣電子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現代金融業生態早已經與數年前傳統金融模式下的店鋪式發展大相徑庭。原先的坐商模式已經開始朝著移動化、多點普及化的方向發展。而智能手機的迅速普及使得商業交易的網店不斷擴展延伸。比如天貓商城移動端成交額比例已經超過PC端。這說明,金融業向移動終端轉移是大勢所趨。
貨幣電子化也是一種全球化的趨勢。隨著人們二維碼掃描、第三方支付的發展,發展移動支付有助于中國盡快追上全球貨幣電子化的步伐。
最后,發展移動金融是滿足人民群眾對安全、便捷金融服務工具需求的重要途徑。
隨著當今社會步入網絡時代,人們對金融服務的最大需求莫過于安全和便捷,而發展移動金融恰恰能解決這些需求。
基于快速發展的移動通信技術,移動金融可以消除距離和地域的限制,使得用戶能夠隨時隨地獲得所需的服務和信息,例如進行大額消費、轉賬、賬戶信息查詢、購買理財產品等;同時,還可以通過個性化定制技術,得到最適合自己需求的服務,實現公交、水電、話費充值一體化等多重功能,極大地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真正實現了實時金融。同時,與傳統的支付方式——紙幣相比,移動支付還具有許多獨特優勢,比如提高貨幣流通效率,不易破損,不易偽造等,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移動金融支付的安全系數。
【移動金融給我帶來便利征文】相關文章:
2016移動金融給我帶來便利征文08-15
理財給我們帶來的好處08-27
電腦給我們帶來了什么04-20
留言本給我帶來的幸福作文02-11
新高考給我們帶來了什么?07-10
當下“互聯網金融”賣的是便利而不是創新01-26
2017年移動金融發展趨勢05-11
經典面試題你能給我們公司帶來什么03-29
一份感謝信,給我帶來工作機會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