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風好家訓經典征文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和風尚。好的家訓格言涵養好家風,更是陶冶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爐”。
好家風好家訓征文一
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構成了家風。 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左右著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從而也足見家風的重要了。
好的家風就是一所學校。因為家風雖是無形的、潛在的,但對孩子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它對孩子的成長既是一種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又是孩子行為規范的“調節器”,更是陶冶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爐。” 美國的愛德華和珠克兩個家庭,家風傳至八代。愛德華是博學多才的哲學家,勤奮好學,為人嚴謹,為子女樹立了良好的風范。他的.子孫中有13位當過大學校長,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學家,60多位是醫生,還有1人當過副總統,1人當過大使,20多人當過議員。而珠克是遠近聞名的酒鬼和賭徒,畢生玩世不恭,渾渾噩噩,無所事事。他的子孫有300多人當過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人酗酒致殘或夭亡,60多人犯過詐騙和盜竊罪,7個人是殺人犯,總之沒有一個是有出息的。兩個家庭的家風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后代,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續,在社會的大舞臺上向兩極發展著。所以說,家風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子女的成才與否。
我的家風是“發揚民主、平等協商”。良好家風的重要基礎是團結、平等、和諧的家庭關系。家庭關系不正常,互相指責、埋怨、爭斗,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敵對情緒,心靈深處就會留下痛苦的傷痕。因此,家庭成員之間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和睦相處,互相關心,互相愛護。家長要善于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感,盡量不當著孩子面吵架;要發揚民主,主動傾聽孩子的意見、平等協商;在大人的正確引導之下,讓孩子自由地成長;開朗、樂觀地和和孩子一起玩,讓家庭充滿歡樂情趣。給孩子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讓他們在和諧、溫暖和相互關愛的人際關系中健康成長。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主旋律,也是家庭成員品格、文化素養、道德情操、人際關系的具體體現。 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要形成好的家風,做父母的就得事事從自我做起,我覺得我做得比較好的就是在小孩讀小學的時候,陪同孩子一起練習游泳和書法,不斷提高為人父母的素養,同時努力將自己的家庭變成人才的學校。
家風與校風共同影響著我們,使我們向著目標前進,擁有美好的品格。我們又以我們自身所擁有的美好品格對他人進行影響。家風校風,讓我們乘風破浪,乘“風”而長。
好家風好家訓征文二
什么是家風?筆者認為家風是一種潛在的、無形的力量,是一種無言的教誨、無字的經典、無窮的力量,其影響是全方位的,也是非常深刻的,每一位家庭成員的理想追求、道德素養、性格特性、生活習慣及行事作風等等,無不打上該家庭的家風的烙印。
筆者以為,家庭是國家、社會的細胞,而家風是國風的基礎,故家風正則國風清,家風渾,則國風濁。家庭乃一切活動的中心──社會是由家庭所組成的,而社會的狀況,深受各家庭的家風所造成的。社會的安寧,個人的成就,國家的興盛,均不同程度受到家風的影響。而每一個人都在一個具體的家庭里成長和成熟,個人的人格深受他(她)所處的家庭環境影響。一個家庭,如果沒有正確的良好的風氣和規矩,如果長幼無序,任意隨便,既不守國法,又不重道德。那么,也很難保證個人的順利發展,進而可能對整個社會形成危害。
家風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優秀的家風能夠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提高家庭成員文化素養和道德水準,在家庭內部能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和約束力,形成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和道德規范,能對家庭和諧產生積極的作用,從而提高家庭的幸福指數。每個家庭在傳承過程中,一定要抓住“塑造好家風”這個根子不能放,這是最有意義的,也是最難的。好的家風是超越了家庭成員個人特質的,深入滲透到家庭每一個成員意識中的價值選擇。這種選擇能夠為良好家庭環境的確立打下基礎。
許多有大成就的人,對于子女的教育都十分重視。毛澤東對于子女教育的嚴格就是一個典型。他要求自己的女子不得搞特殊,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工作,甚至將長子毛岸英送到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最后犧牲在朝鮮戰場上;劉少奇的女兒劉愛琴上大學時,有一次放寒假,給父親的司機打電話,說自己想帶一些行李回家,讓司機去接她。劉少奇聽說這件事以后,非常嚴肅地批評女兒說:“車是公家的,你有什么理由向單位要車?你坐著小車回家,那些工農的子女會怎么看?你年紀輕輕,坐公共汽車不是很好嗎?那么多人都受得了,你為什么受不了?”直把女兒訓斥得眼淚汪汪。
勤儉持家,忠厚誠信,知書達理,孝敬父母……其實每個家庭好的家風本質都是一樣的,就是教育后代要做一個遵紀守法、有道德、有用處的好人,為社會貢獻正能量。
由此可見,想要是家人在各方面獲得成就,需要我們嚴格治家,形成良好的家風。家教方面把對子女和親屬的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擺在首位,明確個人成長和發展的目的,端正對于物質和權力的看法,努力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學會正確處理小家與大家、個人幸福與國家命運的關系。好的家風的形成,既是中華民族優秀家訓傳統的繼承,又是對新時期和諧家庭建設的發展,具有先進性、時代性和示范性特征,對于當前群眾路線教育和廉政建設具有重要的啟發和借鑒意義。
有了好家風,才有好民風,好國風。家風雖小,卻最重要,古人講,“修身齊家平天下”,只有提高自身修養,塑造良好家風才能更好的建設國家,把家國的關系密切到這種概念上,其實一點都不為過。
【好家風好家訓經典征文】相關文章:
好家訓好家風優秀的征文范文(通用9篇)11-26
傳承好家訓培育好家風征文范文(精選7篇)03-01
家風家規家訓征文范文11-29
家風家訓家規征文范文4篇01-16
家風家訓優秀征文范文(精選8篇)12-01
我的家風家訓征文范文12篇01-08
家風家訓故事優秀的征文范文(通用5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