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等獎家庭教育征文范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征文的身影吧,征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征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等獎家庭教育征文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等獎家庭教育征文范文1
在我上一年級時,我還不是現在這樣。那時,我不懂得謙讓他人;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的寬容他人。在學校,我是老師眼中的乖乖女、小助手;但是在家卻是個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簡直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洋娃娃是女孩子最愛的伙伴,就連我這個十足的女漢子也對它由衷喜愛。記得有一次,我就是為了洋娃娃和我的好伙伴大吵了一架。那是暑假的一天,我來到朋友家玩耍,見她家有一個特大號泰迪熊公仔,喜歡得不得了,就執意要借玩半天,可是誰知她一口否定了,我很生氣,畢竟從小到大他們都依著我,沒有人會反對我,而她卻敢跟我說不,心里的怒火蹭蹭地往上升。又沉住氣跟她借了一次,卻又吃到了閉門羹,我再也忍不住了,一氣之下說要跟她絕交,又含著眼淚跑回了家。
回到家,媽媽見我滿臉都是淚,就走過來輕輕地拍了拍我,溫和地問道:“你這是怎么了?”我一下子就抑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了,就把剛才的事一字不落地講給她聽。本想媽媽會和我一樣,誰知她卻不知從哪兒冒出了一個問題:“你聽過《牛皋、岳飛問路》的`故事嗎?”“聽過呀,怎么了?”我的心中充滿了疑惑。媽媽微笑著說:“既然你聽過,那你不覺得你和牛皋一樣蠻不講理嗎?你覺得你的行為讓人討厭嗎?你覺得應該去道歉嗎?”面對媽媽這么多的問題,我一時語塞了,心中仔細一想,發現自己確實做得不太對,就決定要跟我的好朋友道歉。急急忙忙地對媽媽說:“媽媽,我出去一下。”媽媽大概已經心知肚明我要去做什么了,呵呵地笑了起來。
我的家庭使我懂得了如何做人,是我成長的路程,在這一路上,爸爸媽媽是我的指路人,指引著我正確的方向,啟迪著我純真的想象,承載著我最初的夢想……
一等獎家庭教育征文范文2
今天,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但家庭教育的責任和邊界到底在哪里?如何履行好家庭教育的責任?如何真正達到家庭教育的理想效果?卻成為家庭教育繞不過去的話題。
剛剛頒布的《家庭教育促進法》對“家庭教育”有明確的界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為促進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長,對其實施的道德品質、身體素質、生活技能、文化修養、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培育、引導和影響。”由此,我想追問三個問題:
第一,家庭教育該由誰擔負主要責任?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中華民族自古至今都注重家教,“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位老師”,如果生而不養、養而不教則是父母的最大失職。
父母和他們所創造的家庭環境是孩子終身的幸福、前途和成就至關重要。研究表明:“父母做什么比父母是誰更為重要。”“父母和孩子一起閱讀、做家務、唱歌畫畫、玩數字游戲、參觀圖書館和博物館、經常邀請朋友孩子來家里玩耍等等,孩子在智商和情商上得分更高。”
第二,家庭教育主要做什么?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成人成才,但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到底該做什么呢?最近,一份關于“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家長雙減政策態度”的調查報告顯示,73%的受訪家長表示焦慮來自自己的能力很難管理和輔導孩子學習。現實中的狀況就是人們常說的:“不做作業母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
可見,家庭教育的一大誤區就是很多家長越界地承擔了學校的教學任務,而忽略了家庭應該承擔的本位教育內容。那么,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主要應該做些什么呢?我認為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培育、引導和影響孩子的道德品質、身體素質、生活技能、文化修養、行為習慣,形成良好的家教、家風;二是為孩子營造和睦、親近、寬松的家庭環境;三是合理安排孩子的家庭學習、休息、娛樂和運動的時間;四是避免加重孩子學習和心理負擔,預防其沉迷電子屏幕和網絡。
第三,家庭教育可以怎樣做?
一項權威研究表明:父母的溫暖、堅定、言行一致和底線教育對孩子發展至關重要。父母的正向期待和鼓勵,可以很大程度提升孩子的學業成績;父母對學校和學習滿懷興趣,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諧的親子關系可以涵養孩子良好的性情等等。
在《家庭教育促進法》中,列舉出家庭教育常用的一些正確方式方法,像“父母共同參與、言傳身教、寓教于生活、尊重孩子差異、平等交流、嚴慈相濟、親子共成長”等等,都是在教育科學研究中得以證實的一些好方法,可供家長們在日常家庭教育中隨時使用。
不過,最為重要的一點是父母對孩子的榜樣示范作用。“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父母是孩子成長中最喜歡模仿的第一人,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廣大家庭都要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身體力行、耳濡目染,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
我想:隨著《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出臺,家庭教育迎來“依法育兒”的時代,人們一定會不斷追問家庭教育該由誰做、該做些什么、該如何做等核心問題,“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教而不當”將一去不復返。
一等獎家庭教育征文范文3
說起家庭教育,大概我們每個孩子都會有說不完的故事……
我生活在一個和睦、幸福的家庭。我一天天在成長,從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到如今的小小少年,父母不僅給了我生命,更重要的是給予了我太多的心血與愛。他們總是嚴格地要求我,也教會我很多東西:思想品德、社會道德、身心健康、學習習慣……我非常愛他們!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為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小,爸爸媽媽便經常會和我一起看書學習,在我學習時從不開電視,生活得非常開心。媽媽曾對我說過,家庭好學上進的氛圍能使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慢慢的,我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懂事,也一天天能體會到了爸爸媽媽對我用心良苦。說到不開心的時候,那就是我考試考砸的時候了。
記得有一次,數學的單元測試,我只考了88分。當老師報道這個分數的時候,我整個腦子里一片空白,嗡嗡直響,對自己更是失望至極。同時我也料到了,回家一定少不了媽媽的一頓罵。但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媽媽不但沒有批評我,而且還安慰我說:“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沒有做錯過事情,傷心難過或者我對你打罵是無濟于事的,你要做的是通過這件事,找出自己失敗的原因,下次加倍努力贏回來!”聽了媽媽的一番話,我又振作了起來,媽媽的改變也令我很感動,因為,以前當我考砸的時候,媽媽總是種種責備。而現在,她不但不責備,還鼓勵我應當怎樣做才能做到更好。我知道媽媽為了我,每天都在看書,學習如何培養優秀的孩子。因此我也會加倍努力學習,做最好的自己。
為了避免我不好習慣的養成,媽媽經常會和老師保持聯系,知悉我在學校上課是否認真聽講,以及發言是否積極的同時,還會向老師反映我在家的`學習情況和思想態度。回家后能夠對我有針對性的引導。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會讓我干一些小家務活,比如拖地、擦桌子、晾衣服等等。他們說,這樣可以鍛煉我的自理能力。剛開始我很懶惰,不愿意做這些事情,但是慢慢的,我覺得,幫忙做家務原來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爸爸媽媽很注重對我的教育,他們經常會從各種渠道去學習,學習如何去正確引導我。他們經常在日常生活中,從身邊的人和事說起,對我進行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讓我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
一等獎家庭教育征文范文4
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僅僅只體現在孩子的學習情況上,也在道德品質,日常行為習慣上得到體現。有溫暖的家庭是學生認為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家庭重要性的表現。四,八年級學生把父母都作為最崇敬的榜樣,也是以體現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我們應該更加重視且完善家庭教育。
重視家庭教育,首先要讓學生明白家庭的'重要性,要營造一個有溫暖的家,創造一個溫馨,充滿愛與幸福的環境。
調查顯示“有溫暖的家”排在學生認為人生最重要事情的首位,體現出家的作用,從古到今,很多文人墨客寫詩作文時也總是要表達出自己對故鄉,對家的思念之情,有李商隱“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思念,也有杜甫在國破家亡時的一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所以家一直都是我們最重要的東西,我們一直都對這個避風港,這個溫暖的地方充斥著感情。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最先營造一個溫暖的家才是家庭教育的基礎。
重視家庭教育還在于父母不斷努力,在家中樹立良好的榜樣,成為孩子的崇敬對象。
從四年級到八年級,學生心中最崇敬的人都是父母,而第二第三位卻受到改變。父母整日與孩子朝夕相處,最容易影響孩子,所以家長應當給孩子樹立好的積極向上的榜樣,對孩子認識世界,改變三觀起到積極作用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部分。孟母三遷只為了讓孟子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氛圍,由于孩子不斷成長,心智成熟,對崇敬對象也開始有了變化,難免誤入歧途,所以家長要有引導作用,重視家庭教育。
重視家庭教育不能單單只看分數,也應該重視學生身體,心里等方面。
學生認為家長最重視的是成績,說明家庭教育還沒有完善。道德素養,日常行為也應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道德的人,學習再好也終將受到社會排擠,所以在重視成績的同時也要教會孩子做人,完善家庭教育。
重視家庭教育,首先要重視家庭,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父母也要不斷上進,樹立好榜樣,全面培養孩子也要關心孩子,不斷提升家庭教育。
一等獎家庭教育征文范文5
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后,對養育孩子的責任有了更具體的認識。國家的人才培養基地,最初是家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怎樣做好這個老師角色,通過學習,有以下幾點心得:
一、育兒先育己,父母不是天生合格的教育者,需要保持終身學習的心態,盡可能掌握相關的科學育兒方法。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做好引路人的角色。用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去引導孩子,鼓勵孩子積極實現自我價值,為國家和社會的建設作出貢獻。
二、跟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紐帶”,需要父母和孩子有高質量的相處時光。孩子能夠從心底里信任父母,才能順從父母的教導。對孩子的事情表現出強烈的興趣,在這一過程中,父母多用耳朵聽,少用嘴,用彼此的相愛、尊重、信任、贊美和關心建立“紐帶”,在親子感情漸漸加深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教導才能水到渠成。
三、豐富孩子的課余時光,配合“雙減”政策,讓孩子的學習實現高質量,更全面地開展。在課余時間,帶著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參與家庭事務分工,一起做菜做飯,讓孩子習慣參與到家庭中,從而對家庭產生責任感和歸屬感。有責任感的孩子,能克服成長中的困難,能抵抗生活中的各種誘惑,自律地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休息、娛樂和體育鍛煉的'時間。在開拓視野,接觸社會,培養興趣特長的時候,意志更堅定。
四、加強孩子對國家歷史的認識。多跟孩子講述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家庭的家族歷史,讓孩子有民族傳承的使命感。培養積極健康的家庭文化,樹立和傳承優良家風,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共同構建文明、和睦的家庭關系,為孩子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而努力。
【一等獎家庭教育征文】相關文章:
家庭教育征文05-25
[經典]家庭教育征文05-25
家庭教育主題征文03-25
我的家庭教育征文07-07
全國禁毒征文一等獎08-18
師德征文一等獎范文05-29
防溺水征文比賽一等獎10-20
強國有我征文一等獎[優秀]02-18
我與孩子共成長家庭教育征文12-24
家庭教育主題征文(通用17篇)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