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企收費情況自查報告
對查實的亂收費問題,將追究相關部門和單位責任人的責任。且在今后,各市、各部門需將涉企收費的規范工作作為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的重要內容,完不成任務的一票否決。如下是中國人才網給大家整理的涉企收費情況自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涉企收費情況自查報告篇【一】
為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根據《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開展涉企收費專項清理規范工作的通知》(財稅〔2015〕45號)、《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關于開展涉企收費專項清理規范工作的通知》(京財綜〔2015〕1020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清理規范對象
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指市、區(縣)行業協會商會涉及向企業收取的各種費用,包括會費、捐贈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經營服務性收費等。
二、清理規范主要內容
(一)強制企業入會并收取會費,或超出會費標準收取企業會費。
(二)利用行政資源強制企業贊助、捐贈、攤派等。
(三)依靠代行政府職能或利用行政資源擅自設立收費項目、提高收費標準。
(四)強制企業付費參加各類會議、培訓、研討、展覽、展會、評估評價、出國考察等。
(五)開展評比達標表彰時,收取企業費用。
(六)強制企業訂購書籍、雜志、報紙等。
三、自查自糾程序及內容
(一)自查程序
1.市級行業協會商會成立由負責人、監事會成員、企業會員、財務人員組成的自查工作組,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明確一名主要領導作為負責人。
2.在辦公場所的明顯位置張貼清理規范舉報電話。
3.對照有關文件及清理規范內容,嚴格自查涉企收費項目,實事求是形成自查報告,填寫《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情況調查表》,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后,7月8日前報市民政局。
4.無業務主管單位的行業協會商會,7月8日前直接向市民政局報送自查報告和《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情況調查表》。
(二)自查內容
會費收入:會費標準是否經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每年是否向會員公布會費收支情況,定期接受會員(代表)大會的審查;收取會費是否向企業出具北京市財政局印(監)制的《北京市社會團體會費收據》;有無超出會費標準收取企業會費的行為;有無強制企業入會并收取會費的行為。
捐贈收入:接受捐贈是否與捐贈企業訂立捐贈合同,并出具北京市財政局印制的《北京市接受捐贈統一收據》;捐贈資金是否應用于合同約定的用途;使用情況是否向社會公示;有無強行或者變相要求企業贊助、捐贈或攤派等行為。
行政事業性收費:收費服務項目、依據和標準是否向社會公開;收取行政事業性收費是否出具統一印制的收費票據;收費收入是否全額上繳市、區(縣)兩級國庫或財政專戶;有無擅自設立收費項目、提高收費標準的行為。
經營服務性收費:開展評比達標表彰活動有無向參評企業收取或變相收取費用的行為;有無強制企業付費參加各類會議、培訓、研討、展覽、展會、評估評價、出國考察,訂購書籍、雜志、報紙等行為。
(三)自查整改
行業協會商會應針對上述問題進行認真自查,并逐項寫入自查報告。有上述問題的,要制定整改方案,在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的領導下,自糾自改,并將整改情況寫入自查報告。未發現上述問題的,要因勢利導,制定規范化建設方案,并向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報告。
四、清理規范的主要措施
(一)抽查審計
根據《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關于開展涉企收費清理規范工作的通知》及本方案,市民政局指定會計師事務所,在清理規范工作中,對全市約四分之一的行業協會商會進行抽查審計。抽查審計內容包括清理規范涉企收費主要內容,對自查自糾情況進行核實認定,提出進一步清理規范的意見建議。
(二)提出問題分類處置意見
市民政局對行業協會商會自查和抽查審計發現的問題進行整理、匯總,提出分類處置意見。屬于繼續整改的,責成按期自糾整改,通報業務主管單位,行政約談負責人。對自查和抽查審計發現問題違反《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的,由市民政局綜合執法監察大隊視情節輕重給予警告、限期停止活動、撤銷登記、撤換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等行政處罰。
市、區(縣)民政局將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情況納入年度檢查內容,視問題情節嚴重程度給予年度檢查結論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結論。
(三)建立長效機制
通過此次清理規范,各行業協會商會要嚴格按照《章程》要求,加強內部制度建設,制定信息公開制度,規范財務管理制度,完善會費管理制度、接受捐贈和資助制度。加快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使其真正成為代表企業利益、提供服務的主體。
五、工作要求
(一)實施分級管理體制。市民政局負責清理規范市級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工作,區縣民政局負責清理規范區縣級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工作。7月20日前,區縣民政局要將本區縣清理規范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工作情況報市民政局。全市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清理規范工作于7月30日前結束,市民政局將情況進行總結并報送市政府相關部門。
(二)強化舉報和查處、問責機制。市、區縣民政部門要通過設立舉報投訴電話、網絡平臺、電子郵箱等途徑受理企業舉報,建立督辦制度,定期公布查處結果,曝光典型案例。市民政綜合執法監察大隊的舉報電話是84038110。
(三)加強輿論引導。市、區縣民政部門要通過政府網站和公共媒體等渠道,加強涉企收費政策宣傳解讀,及時發布信息,做好輿論引導工作,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四)各行業協會商會要提高認識,積極面對。按照《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關于開展涉企收費清理規范工作的通知》精神,認真部署,嚴格自查自糾,有錯必糾,有錯必改。認真完成自查報告,如實填寫《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情況調查表》。要積極配合市民政局指定的審計機構,如實提供詳細的'財務報表和相關情況。要積極按照業務主管單位和市民政局整改通知書要求,按期整改,完善相關制度,并建立長效機制。
涉企收費情況自查報告篇【二】
根據《市政府關于扎實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重點工作的通知》和《省財政廳等四部門關于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涉企收費清理情況專項檢查的通知》精神,從8月1日起至8月7日,我市開展涉企收費清理情況專項檢查,確保國家和我省各項普遍性降費政策落地生根,已經取消的收費項目不再征收,已經降低的收費標準執行到位;堅決遏制各種亂收費,切實降低企業成本負擔;對確需保留的涉企收費基金項目,建立科學規范、公開透明的管理制度;研究提出進一步的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完善監管機制。
這次專項檢查的范圍包括:全市各級行政機關、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收取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行政審批前置、涉及市場監管和準入以及其他具有強制壟斷性的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等。檢查的重點是:對于國家和我省明令取消、停征、免征,以及降低收費標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未按規定落實到位的;違反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立項審批管理規定,擅自設立收費基金項目、提高征收標準、擴大征收范圍的;沒有法定依據設立行政審批前置中介服務并收費的;沒有法定依據設立投資審批前置中介服務并收費的;政府部門及所屬單位通過設置不合理的市場監管和準入條件,增加企業繳費負擔的;將政府職責范圍內的事項交由事業單位或中介組織承擔并收取費用的;政府部門及所屬單位利用電子政務平臺搭車收費的;政府部門及所屬單位利用行政檢查搭車收費,或要求被檢查單位接受付費服務的;政府部門及所屬單位違規要求企業提供各類審計、年檢、鑒證報告,增加企業負擔的;中介服務機構利用行政職能、壟斷地位指定服務、強制服務并收費的;行業協會商會強制企業入會收取會費,強制參加會議、培訓、展覽、評比、表彰等收取費用的;行業協會商會依靠代行政府職能或利用行政資源擅自設立收費項目、提高收費標準的;未按規定公布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行政審批前置中介服務收費和實行政府定價的經營服務性收費目錄清單,以及未建立常態化公示制度的;企業反映強烈的其他違規收費行為。
專項檢查工作由市財政局、市物價局、市工信局、市民政局會同有關部門組成4個檢查組。具體由市財政局、市非稅局負責檢查行政機關、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收取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市物價局負責檢查行政審批前置、涉及市場監管和準入以及其他具有強制壟斷性的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市民政局負責檢查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市工信局負責深入企業進行涉企收費情況走訪調查等,重點對市屬企業及駐銅中省國有企業進行調查。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新區管委會負責本區域的涉企收費情況檢查組織工作。
目前,我市涉企收費清理情況專項檢查正在進行中。為配合做好這次專項檢查,我市設立兩部涉企收費舉報電話:12358、0919—3281613。
【涉企收費情況自查報告】相關文章:
2.涉企收費自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