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雙隨機一公開自查報告
以下《城管雙隨機一公開自查報告》由中國人才網為您提供的寫作材料,希望對您的寫作有所幫助!
【1】城管雙隨機一公開自查報告
李克強總理在全國兩會中提到,“創新事中事后監管方式,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及時公布查處結果”。這是推行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和優化服務的有效創新,對規范行政行為,提高監管效能,以及維護社會秩序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目前,多頭執法、多層執法、互相扯皮和基層力量不足,是行政執法監管的“頑疾”。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無疑為行政執法注射了一支強心針、興奮劑,將有效遏制“頑疾”的產生和蔓延。
眾所周知,現在一般行政執法都是由若干個部門同時干預,若干個領域參與管理。被管理者往往受到不同部門,不同層次的檢查和監督。區、街道甚至村委都設有職責雷同的行政執法崗位,都在檢查和監督,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執法的成本和難度,使執法力量過于分散,同時各部門之間職責不清,出了問題推諉扯皮。
以深圳的“交通整治”問題為例,一條道路的交通管理可能涉及到交警、城管、交委、規土、消防等多家部門多頭管理,甚至所涉的'上下級部門都參與行政執法,這種方式帶來的后果就是執法標準不一、權責不清、管理不規范等等。
“雙隨機、一公開”有效解決了“由誰管”的問題。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向縱深發展。以敬民之心,行簡政之道,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效能。”由計劃經濟產生下的行政執法四大頑疾飽受詬病,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切實轉變行政執法職能,有效整合執法資源,明確由誰管的問題,將有效提升執法的效率,降低執法的成本。
“雙隨機、一公開”有效解決了“該管誰”的問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即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依法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的行政執法行為實施監督檢查。由于是隨機抽取,有效避免了執法者和被檢查者之間存在幕后交易的腐敗現象。由誰去檢查,該檢查誰完全由系統說了算。同時,推進綜合行政執法改革,進一步明確權限,做好職責劃分,讓執法者明確了“該管誰”。
“雙隨機、一公開”有效解決了“管什么”的問題。多頭執法、多層執法和互相扯皮等頑疾帶來部門之間權責不清,交錯檢查,管理混亂和無人擔責等問題。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對于管理內容和職責將進一步細化,對于行政執法者來說,避免了多頭、多層的重復管理,有效解決了該管什么的問題。特別是由多個部門共同管理所帶來的法律關系混亂,部門之間對于同樣問題的解讀和執法標準不一的問題,都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雙隨機、一公開”有效解決了“燈下黑”的問題。行政權力是來源于人民的,必須為了人民的利益服務。因此,要把促進公民權利實現、增進老百姓福利作為行政執法的根本宗旨。監管部門對執法結果的處置一直諱莫如深,由于事中、事后監督機制不健全,讓群眾產生過多的猜疑。執法者也存在燈下黑和暗箱操作的問題。群眾滿意度的體現就是要公開透明的執法,讓執法能在陽光下運作,讓群眾來監督整個執法過程,因此,及時公布查處結果是解決燈下黑問題的重要手段。
深圳雖然多年來在行政執法改革上走在全國前列,但行政執法領域的亂象還說不上得到完全遏制。況且,深圳錯綜復雜的城市形態,給行政執法帶來了更多的“梗阻”。李總理吹響的號角,無疑是深圳改進行政執法制度的契機。如何祛除自身行政執法體制中的“毒瘤”,如果繼續爭當城市治理的標桿,深圳不容錯過!
【2】城管雙隨機一公開自查報告
李克強總理5月9日在全國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電視電話會議上指出,要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以敬民之心,行簡政之道、革煩苛之弊,施公平之策、開便利之門,推動雙創深入開展,加快發展新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使中國經濟的無限活力充分迸發。
培育提升我國
國際競爭新優勢
李克強總理援引世行報告說,本屆政府成立以來,非行政許可審批徹底終結。中央層面核準項目共減少76%。95%以上外商投資項目和98%以上境外投資項目改為網上備案管理。工商登記由“先證后照”改為“先照后證”。前置審批精簡85%。
李克強總理強調,當前各國競相出臺吸引利用外資政策,我國若不妥善應對,不僅外貿下滑態勢難以扭轉,還會影響就業。外貿放管服改革,關鍵是要營造更有吸引力的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降低制度性成本,培育提升我國國際競爭新優勢。
高交易成本最終必然
導致產品質量降低
李克強總理說,企業歡迎減稅降費,更希望政府簡政減權。放權不充分、監管跟不上,會增加企業運行成本。而這種高交易成本最終必然導致產品質量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不下來,中國經濟邁向中高端水平就會變成一句空話。
多頭執法、重復檢查、標準不一等痼疾加重了企業負擔。今年要繼續推進市縣兩級市場監管領域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建立執法聯動響應和協作機制,實現違法線索互聯、監管標準互通、處理結果互認,消除監管盲點,降低執法成本。
簡政放權改革成效必須要有具體衡量標準:一要看改革后企業申請開辦的時間壓縮了多少;二要看投資項目審批提速了多少;三要看群眾辦事方便了多少。要形成明確的量化指標,不能用模糊不清的概念。
削減一批生產許可證、
經營許可證和資質認定
李克強總理要求,今年再削減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事項和中央指定地方實施行政審批事項50項以上;削減國務院部門設置職業資格比例達到70%以上;削減一批生產許可證、經營許可證和資質認定。中央層面核準企業投資項目削減比例要達到90%以上。
“雙隨機、一公開”監管
今年將全面推開
李克強說,要加緊制定國務院部門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在部分地區試點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進一步壓縮負面清單;加快編制行政事業性收費等各方面清單,及時主動向社會公開,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
“雙隨機、一公開”是監管制度重大改革,今年要全面推開。要抓緊建立隨機抽查事項清單、檢查對象名錄庫和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制定隨機抽查工作細則。年底前建立聯合激勵與懲戒機制,使守信者一路綠燈,失信者處處受限。
政務公開:公開為常態、
不公開為例外
李克強總理說,公開透明是現代政府基本特征,要全面推進政務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要堅持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要加大政府信息數據開放力度。目前我國信息數據資源80%以上掌握在各級政府部門手里,“深藏閨中”是極大浪費。
過去較長時期一些地方和部門的信息化建設各自為政,形成“信息孤島”和“數據煙囪”,嚴重制約政府效能提升,給企業群眾辦事創業造成很大不便。必須下決心打通數據壁壘,實現各部門、各層級數據信息互聯互通、充分共享。
【3】城管雙隨機一公開自查報告
根據環保部《關于在污染源日常環境監管領域推廣隨機抽查的實施方案》(環辦[2015]88號)和省監察局《關于規范污染源日常環境監管雙隨機抽查工作的通知》(冀環監[2015]140號的文件精神,我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建立了完善本級污染源日常監管“雙隨機”抽查數據庫。在污染源動態管理數據庫的基礎上,及時對污染源日常監管對象按照重點排污單位、一般排污單位進行了合理劃分,健全污染源日常監管動態信息庫、完成雙隨機抽查系統錄入工作。
二、確定抽查方式和抽查比例,通過“雙隨機系統”隨機抽取企業名單。按照抽查比例,共隨機抽查企業530家次,其中一般排污單位526家次,重點排污單位4家,出動執法人員1060人次。截止目前均已按要求全部檢查完畢。
下半年,我區將進一步開展“雙隨機”執法檢查,并加強污染源日常監管動態信息庫的隨機管理。指定專人負責,合理制定并落實污染源日常環境監管隨機抽查制度,充分調配使用環境執法監察力量,規范現場執法內容,加大環境處理處罰力度,進一步提升日常環境監管的效能,實現抽查企業、執法人員雙隨機,形成環境執法的高壓態勢。
【城管雙隨機一公開自查報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