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醫護人員傳記推薦
我久病成良醫,但是我不干了
《我與躁郁癥相處的三十年》
An Unquiet Mind: A Memoir of Moods and Madness
這本書的作者,Kay Redfield Jamison,是約翰 · 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精神病系教授及情緒疾病中心主任,曾獲美國及全球諸多科學獎項,名列全美最佳醫師系列。
但是在早年,她卻飽受躁郁癥的折磨。在傳記中,她袒露自己從少女時代開始與抑郁癥糾纏的歷程:
有時熱情高漲、精力充沛、思如泉涌、瘋狂采購、徹夜狂歡;
有時焦慮恐慌、坐立不安、暴躁易怒、情緒低落、反應遲緩。
與課本上僵硬的診斷標準和癥狀描述不同,她寫的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悟和體驗,讓一個深受躁狂和抑郁雙重情感障礙折磨的病人躍然紙上。
盡管沒有涉及過多的專業知識和臨床技巧,但是這本書卻能給眾多心理臨床工作者帶來幫助和啟迪——對病人的理解,遠比技術重要。
杰米森的這本書出版后引起很大轟動,她因為坦白出了自己的生活而毀掉了自己的治療師職業生涯。但是書中表達了她的悲傷和痛苦,同時還有對愛的感激,引起了人們對躁郁癥等精神病患者的關注和理解。
她的另一本暢銷書《天才向左,瘋子向右》同樣向人們展現了所謂精神病患者的內心的想法。
一個印度人怎么在美國當醫生
《阿圖醫生》
Complications: A Surgeon's Notes on an Imperfect Science
美籍印度裔著名醫生 Atul Gawande 還是一名新手時,曾經遇到許多麻煩。在錯誤地切開病人的氣管時,他必須面對從手邊一絲絲逝去的生命。手術刀放在病人皮膚上的感覺讓他印象深刻。
在「成功是常態,失敗就是一條人命」的職業生涯中,他開始明白,醫學的不確定性就是醫學本身。
他破解難題、力求完美,他懷疑并承認醫學的有限性,他想辦法給予病人精神關懷,幫助他們面對衰老和死亡。就這樣,從初入行業的毛頭小子成長為天命之年的行業中堅。
順便一提,他還是白宮的健康顧問,奧巴馬的許多醫改理念都來自于他。
他的一部《最美好的`告別》,令許多人認真思考,如何面對衰老與老人。他說,站在醫生與病人角度考慮的同理心、對自身與行業的持續追問與反思,是窮極一生都難以完成的「一個醫生最完美的精神發育」。
現在,我終于是病人了
《單腿站立》
A Leg to Stand On
奧利弗 · 薩克斯既是醫生也是作家。他是紐約市的阿爾伯特 · 愛因斯坦醫學院的神經病學教授,同時也是一位廣為人知的非小說作家和傳記作家,在醫學和文學領域均享有盛譽。
他曾在挪威的一個偏遠山區遭遇公牛,這次事故給他的身體造成嚴重殘疾,醫生與患者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身份在他身上重合。
他意識到他的腿不再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他在書中詳細描述了自己遭受的心理危機、漫長的恢復訓練,直到最后康復。
從他作為病患的體驗出發,思考自己作為醫生的困境與不足。他寫道:
這次反過來了,我是一個病人,被傷腿經歷困擾著,我無法理解自己的狀況也無法和醫生溝通。把它寫下來是我惟一的安慰。
她就是天使
《佛洛倫斯·南丁格爾傳》
Florence Nightingale
佛洛倫斯·南丁格爾被世人譽為「提燈女神」、「護理先驅」,在安妮·瑪修森(Annie Matheson)寫作的傳記中,卻是一位鮮活的女性。
佛洛倫斯·南丁格爾誕生于有著「花都」之稱的意大利名城佛洛倫斯,因而有了這在當時別具一格的名字。其父母都出身英國的名門望族,然而南丁格爾放棄了上流社會女性的傳統社會角色,矢志成為一名女護士。
19 世紀上半葉的英國還是一個農業社會,貧富懸殊,醫學落后,疾病蔓延。而當時所謂的護理,只由一些毫無醫學常識的社會底層婦女承擔,她們大多愚昧無,護理行業的形象可謂是聲名狼藉。
1853 年,克里米亞戰場成了英軍的墳場,死傷累累。更令英國民眾難以承受的是由于軍隊管理不到位、缺醫少藥、疫病蔓延,更多的士兵死在了醫院而非戰場。
這個時刻,佛洛倫斯·南丁格爾——上帝遣入人間的「救護天使」、又被稱為克里米亞的天使、提燈天使——出現了。她被任命為「駐土耳其英軍總醫院護理總監」,率領由三十八位精挑細選的護士組成的「天使護理團」義無反顧奔赴前線,救人無數。
然而當凱旋時,護士團生還的護士還不到三分之一,她們倒下了,南丁格爾以最凝練而泣血的五個字表達了她對每一位殉職護士最高的褒獎:「她已經盡力。」
【著名醫護人員傳記】相關文章:
牛頓傳記01-01
白芳禮傳記電影01-16
譚嗣同傳記電影03-01
《伊麗莎白》電影傳記01-11
路遙傳記推薦01-30
經典傳記電影《鏡子》01-09
吳仁寶傳記電影01-12
電影傳記沙皇01-14
傳記《馬化騰的坎》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