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醫學生職業規劃的論文
如何引導醫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價值觀?歡迎閱讀關于醫學生職業規劃的論文,本文淺談當前醫患矛盾下醫學生的職業規劃。
摘 要
目前醫患矛盾尖銳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醫患糾紛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醫療問題,已經演變成為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并開始嚴重影響醫學生的人生觀及未來職業規劃。醫學生具有專業學習曲線時間長,成長周期久,個人財力物力投入較大,且必須保持終身學習的特點。較早的培養醫學生職業意識、明確職業發展目標,了解醫學學科的規律和職業的特殊性,做出正確的合理規劃,對當今醫學生來說已是至關重要。本文針對這個問題展開討論,就如何引導醫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價值觀進行分析。
關鍵詞
醫學生 醫患矛盾 職業規劃
當前社會環境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放棄學醫,又或是辛苦學習完成后不再從事醫生這個職業。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有很多,如年輕醫生在步入工作之初收入較低甚至不能自給自足,勞動強度和精神壓力過大,眾多社會負面信息威脅等,其中也包括年輕醫生自身職業榮譽感不強,缺乏醫患矛盾有效及時避免等因素,而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近年來急劇尖銳的醫患矛盾及越來越多的傷醫事件。①②據文獻報道,在我國醫患糾紛每年以20%的速度遞增,幾乎每所醫院都在不同程度地發生。③而目睹這一切、尚未進入臨床工作的廣大醫學生,他們所受到的心理沖擊和影響絕不容忽視。
1 醫患矛盾如何影響醫學生
1.1 媒體的不正確引導和宣傳
作為一種特殊職業,媒體由于其行業競爭、經濟利益以及受眾需要,往往會早期介入醫患糾紛,但受專業知識限制和對事件本身的不充分了解,很可能片面報道、甚至少數人有意炒作,直接加劇了醫患矛盾。發生糾紛后,更多將原因歸結為醫護人員,一些沒有科學依據的猜測,增加了醫患之間的誤解,④還有個別媒體和個別人不站在中立的立場上,動輒指責醫院及醫護人員,往往使公眾與醫生陷入無休止的爭辯中,將醫生推到患者的對立面,對醫患雙方都造成巨大的傷害。⑤而由于臨床醫生的工作強度、行業準則及事件限制,能夠真正參與這類爭辯與抗爭的醫生中,很大一部分還只是醫學生,他們往往擁有最新的消息來源,也對此類問題最為關注。
1.2 職業風險
現在的醫學生在選擇專業科室時,考慮的因素不僅僅有勞動強度、收入、職業成就感等因素,很重要的一個考慮就是所選專業的風險高不高和自己的人身安全題,比如眾所周知的耳鼻喉醫生。近年來,很多惡性醫療事件發生在這樣的科室,導致很多年輕人不再敢選。再比如傳統醫患矛盾尖銳的幾個科室,如婦產科、兒科、心胸外科及重癥醫學科等。⑥因此導致現今一個奇怪的現象,全國各大醫院都缺兒科醫生,而因醫學生的流失更培養不出優秀的兒科醫生。⑦頻發的惡性醫療事件一定程度上扼殺了醫學生選擇這個專業的意愿。
1.3 醫院自身管理
醫學生完成理論學習進入臨床后,往往奮斗在臨床第一線,直接與患者進行對話。而自身經驗、臨床技能積累不足,可能會采取一些不恰當的方法來處理臨床問題,這個時候需要上級醫師來引導自己如何處理這類問題。一般情況下,在較大一級醫院,由于人才資源相對豐富,處理此類問題相對容易。但在眾多較小級別醫院,往往由于人手匱乏,剛畢業的醫學生可能不得不面臨獨立處理問題的境地,又沒有能力很好的保護自己,甚至有些醫院也不能很好的保護自己的醫生,這對剛參加工作的醫學生也是一個很大的傷害和心理威懾。
2 如何改善這一現狀
2.1 樹立正確的職業觀
入學時,我們都曾熟讀“希波克拉底”誓詞,也許現在我們不能完全的做到誓言所說,但是誓詞的核心:對知識傳授者心存感激; 為服務對象謀利益,做自己有能力做的事; 絕不利用職業便利做缺德乃至違法的事情;而嚴格保守秘密,即尊重個人隱私、謹護商業秘密,應該是我們的底線。其次,培養醫學生的職業榮譽感,醫生本該是個高尚的職業,在每個國家都應如此,為何到了我國情況就有一些改變,制度上的不合理,政府投入不足,人民素質有待提高這些因素我們也許沒有能力改變,身為醫者我們能做的就是以身作則,為其他人做好榜樣,為后來的人鋪好道路。
2.2 提高與患者的溝通技巧
剛畢業的醫學生,面臨與其他行業同樣的問題,從學校突然進入社會這大舞臺,如何與患者交流成為重中之重,甚至我們可以用一些指標來量化這種技巧。⑧雖然說全社會都應該尊重醫務人員,尊重醫務人員的勞動。但由于信息不對稱,患者無法理解自身疾病,處于一種依賴、被動的.地位,醫務人員更應理解患者、關心患者、熱忱為患者診療。作為醫生,尊重生命,盡職盡責,誠信服務顯得特別重要。
2.3 加強自身學習,完善業務水平
打鐵還得自身硬,進入臨床工作后,醫學生也許會很忙,學習時間不足,但這不能成為我們犯錯的理由。我們應以身作則,認真嚴謹,努力引導同學去學習,讓醫學生懂得自己的無知,更懂得生命的珍貴從而處置謹慎,減少他們犯錯的機會,避免醫患糾紛的發生。
3 討論
我們通過近20年的臨床醫學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甚至全科醫生帶教,如何因材施教,激發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他們的職業榮譽感,而不僅僅是教給他們書本上的知識,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與患者的溝通技巧,出現問題后如何保護自己,如何在繁重的工作中繼續學習,如何快速的成為一名合格的外科醫生,這與教師個人能力有很大關系,也是最能體現教師魅力所在。我們通常的做法是,開系列講座,讓學生自己定題目,看他們想知道哪些內容,比如他們最為關心的目前的醫療環境,最新的科研進展等,然后將他們必須掌握的東西教給他們。其次,通過教學查房來實際演示如何與患者溝通,而不只是簡簡單單兩節課,理論與實踐想結合。在實際操作中,我們也鼓勵同學們多動手,盡量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他們的成就感。通過這些方法,可以使他們快速成長起來。
而現實中即使我們做了諸多上述工作,仍有些許多問題不可避免,比如一些制度上的不合理,目前醫患之間信任的喪失。又比如國外醫學生培養雖周期更長,但他們的職業幸福感比我們高出太多等。分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包括許多醫護人員的勞動付出與其收益并不相符,政府投入的嚴重不足,醫療保險的不健全等。倘若長時間這樣高投入,高風險,低回報,以及現今眾多醫療不良事件,未來還有誰會愿意做醫生?
現在這種環境下,我們也許對未來的方向充滿了迷茫。如何才能在這種環境下保護自己并努力服務他人,是廣大醫學生的當務之急必修課!這不僅僅是我們的個人問題,更是社會乃至體制的問題。希望我們的制度會越來越好,人民群眾的自身素質進一步提高以及醫患之間的信任度逐漸回歸。我們要做的就是堅定自己的信念,努力提升自己,來適應這個越來越復雜的醫患環境。
注釋
、 巖磊,趙穎,梁浩.醫學畢業生擇業行為及其意向的調查分析與對策[J].遼寧教育研究,2006(3):96-98.
② Garcia RL,Windish DM,Rosenbaum JR. Resident career planning needs in internal medicine:a qualitative assessment[J].J Grad Med Educ,2010(4):518-522
、 黎祖文,張國棟. 愈演愈烈的中國醫患糾紛存在巨大癥結[J].綠色中國,2007.10.
、 常健,殷向杰.近十五年來國內醫患糾紛及其化解研究[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67-71.
、 高金慶,馬旭之,楊威等.醫患矛盾的產生與和諧醫患關系建立的探討[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1.28(3):181-183.DOI:10.3969/j.issn.1004-4663.2011.03.007.
、 張詠梅,江智霞,陳凌云等.臨床科室護理風險系數評價方法的應用探討[J].護理研究,2014.28(1):91-94.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4.01.040.
⑦ 黃江榮.基層兒科醫生缺少的的原因探析[J].中國農村衛生,2013(6):62-63.
、 田冬霞,劉俊榮,段慧涵等.測量中國醫學生學習醫患溝通技能態度的工具――《醫學生溝通技能態度量表》中文版的初步修訂[J].醫學與哲學,2014.35(1):58-61.
【醫學生職業規劃的論文】相關文章:
醫學生職業規劃01-26
醫學生職業規劃書11-05
醫學生職業規劃范文01-24
醫學生職業規劃精選范文02-26
2015醫學生職業規劃范文01-30
醫學生優秀職業規劃書10-13
臨床醫學生職業規劃01-27
醫學生職業規劃書范文08-24
關于醫學生職業規劃范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