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職業規劃要同工作日久生情范文參考
從學生時代起,就應留心開始為職業生涯做準備。一位HR曾抱怨,在招聘工作時面試一些畢業生,手握本科學歷,卻連基本的溝通都有問題,不敢和面試官對視、不敢大聲回答問題,令HR頗為頭痛。而不少畢業生對工作挑挑揀揀,完全不了解就業市場和自身情況的匹配程度,也成為就業的一大阻礙。
畢業生需要做的是客觀評價自己的特長和能力,了解自己在競爭市場上處于怎樣的水平。多方搜集資料,找機會與HR、在職人士溝通,了解招聘市場大勢、了解什么類型的企業需要什么類型的人才、了解哪些行業或公司缺人、了解特定的崗位具體是做怎樣的工作,用這些信息與自身的情況匹配,再做職業規劃。做到“知市場”和“知己”,就可以避免求職兩眼一抹黑的情況。
規劃職業從三大考量重點著手
應利認為,性格、興趣、能力是做職業規劃三個最重要的考量點。
性格是最關鍵的一個因素,不同性格的人適應于不同的行業和位置,一個自由、獨立、充滿創造性的人如果當基層公務員,一定活得渾身難受;把一個安靜、內向、敏感的人放在銷售位置,想必也容易心理崩潰。想要了解自身性格與職業的匹配,可以通過專業機構進行相關的測試,獲取專業的建議,有助于找到合適的工作。
興趣與性格有一定的相關度。面對自己感興趣的`職業會投入更多精力,更容易把工作做好。問題在于,畢業生往往缺乏工作經驗,對自己究竟適合什么行業、什么崗位沒有清晰的認識。應利在與一些職場新人溝通時,時常聽到這樣的話,如“原本是因為喜歡才選擇這份工作,結果做了才發覺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樣! 要先了解市場、了解行業,不能光憑想象作出選擇。求職時對該職業并沒有興趣,但在工作的過程中逐漸培養了興趣。要提醒的是,興趣可以被培養,能力也是可以被培養和鍛煉的。
不同職場階段關注點各異
職業生涯規劃要分階段來做,應利將現代人的職業生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工作不滿5年的人,處于職業生涯的“前期”,應該首先關注能力的提升。這個階段,鍛煉越多的工作就是好工作;
工作6年以上,進入了職業生涯的“中期”,此時賺錢越多的工作就是好工作。這個階段要想賺錢多,必須在前期鍛煉多。
而對于非常資深,甚至是接近退休的人來說,喜歡的工作就是好工作。
這種“為鍛煉——為賺錢——為愛好”三個階段的劃分,不論對畢業生求職還是資深員工跳槽,都有一定的參考作用。當動起跳槽念頭時,最好想清楚自己是為了什么而跳,是為能力鍛煉提升、為賺更多的錢,還是為了愛好。應利建議年輕人多為了鍛煉而跳槽,只有在職業生涯前期充分成長提升,未來的路才會更加寬廣和光明。
【職業規劃要同工作日久生情參考】相關文章:
家長要同孩子一起進行職業規劃06-29
學會同工作“日久生情”01-06
職業規劃參考范文01-06
律師的職業規劃參考06-29
導游職業規劃參考06-29
職業規劃步驟參考06-22
高中職業規劃參考01-31
職業規劃指導參考范文06-29
關于IT行業的職業規劃參考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