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海歸職業規劃
2月的人才市場又迎來了求職旺季。各大招聘會現場,活躍著不少海歸的身影。
據《東莞時報》報道,2月初的一場招聘會上,海歸小鐘因為只帶了一份簡歷,現場又無法加印,最后被一家心儀的電子企業拒之門外。該企業招聘負責人對此表示,求職者應準備好必備的證件、簡歷等,如果連最基本的準備工作都沒有做好,有再好的學歷背景也無濟于事。
細節決定成敗。海歸應做好應聘求職的具體準備,不要輸在給用人單位的“第一印象”上。海歸求職已沒那么簡單,不管從具體的求職材料準備上,還是職位期待、職業規劃方面,海歸都應做好充足的準備。
《齊魯晚報》2月13日報道,“80后”張天宇在日本留學6年,花費40多萬元,獲得愛知工業大學經營情報科學碩士學位,回國后找工作卻屢屢碰壁。將底薪定在每月3000元的他,3個月投了20余份簡歷,參加了五六次面試,工作卻至今沒有著落。
這則消息讓不少滿懷信心、回國求職的海歸寒心,但這樣的情況已屢見不鮮。隨著留學人數的增加,以及受到假洋文憑信用危機和文憑含金量遭質疑等影響,不少用人單位對海歸的聘用開始持觀望和謹慎態度。
海歸不得不認清“已不再是用人單位的香饃饃”這一現實,擺正求職心態,做好“競爭殘酷,勇敢者勝”的心理準備,開闊眼界,盡快認清并適應國內的求職環境,從多方面考慮自身特點和優勢,適時調整職業規劃,抓住每個稍縱即逝的機會,在競爭中找到位置,實現自我。
在眾多回流的家庭中,詹曼尼茲一家在去年9月,即苛法生效后3天,曾經遠遁到2000哩外的洛杉磯,與20多個親戚擠在只有兩間睡房的.住宅中,如今回到伯明翰后,唯一的問題是她以前工作的麥當勞只聘用有身份證明的人,全家暫時只能依靠丈夫的收入糊口,除此之外“一切沒變”。
另一名西裔民眾弗洛瑞斯也攜家重返阿拉巴馬。兩夫婦說,當時苛法通過后,他們出售了伯明翰市郊的物業,帶上3個孩子搬到芝加哥,但苦于在當地找不到工作,最后都決定回到原地。弗洛瑞斯說,自己對苛法“有一點怕”,但在州內已住了15年,回來后丈夫已找到建筑工作,子女也開心起來,干脆一動不如一靜。
在美聯社訪問的18名西裔民眾中,6人說親友之中也有人從外地回流。其中一名民眾福恩特斯說,自己的親戚本有子女在州內上學,但苛法要求公立學校收生時,必須要求學生出示身份證明文件,因此親戚舉家遷往喬治亞州,但女兒在當地一個朋友也沒有,終日哭個不停,全家上月回到伯明翰后,孩子心情也好了起來。
阿拉巴馬州府去年通過苛法,論尺度之嚴在全國數一數二,不過遇到奧巴 馬政府與民間大力反彈,法庭亦阻止部分條文生效,聯邦第十一巡回上訴庭定于3月1日聆訊,聽取訴訟雙方理據。有移民律師表示,不少民眾正觀望巡回上訴庭的裁決結果。另外州府官員承認,苛法通過后,州內農業人手不足。
更多留學資訊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
這幾天,留學市場再曝丑聞。美國狄克森州立大學系統發布的一份內部審計報告指出,學校違規招收留學生并濫發文憑,其中95%為中國留學生。而耐人尋味的是,涉案學校不僅得到了美國權威大學六大聯盟中數家機構的認證,還與中國19所高校有合作關系。
“野雞大學”如野草般燒不盡,哪股風又吹來了披著合法外衣的“文憑工廠”?
教育部頻發留學預警,為何假文 憑事件還是絡繹不絕?丑聞背后又映照出中國留學教育的何種沉疴?
一連串大大的問號讓我們不得不自。寒斨袊鴮W生成為西方留學產業眼中的“香餑餑”時,我們如何以更加健康、自信的心態行走世界?
更多相關文章閱讀
【海歸職業規劃】相關文章:
海歸如何做好職業規劃?05-14
關于做好職業規劃海歸也有壓力06-30
海歸求職故事01-28
海歸就業:海歸到底值不值錢01-09
海歸薪資漲幅居首 海歸人才正重新走俏02-27
2016海歸創業政策以及海歸創業優惠政策01-30
“新鮮”海歸求職秘籍02-19
海歸碩士求職簡歷03-08
職場海歸者的困惑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