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新生職業規劃
導語:只有清楚認識你自己,才有可能做接下來的工作,才有可能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進入大學校園遇困惑
“我是一名大一新生,走進大學校園已經有幾天了,雖然大學生活的新鮮感還刺激著感性的神經,讓人興奮,但由于大學不再像高中那樣,有“升學”這根無形指揮棒的牽引,迷茫不斷地爬進我的腦海。四年的大學生活,我該怎樣把握好自己呢?”
“我是材料加工工程專業的大學新生,感覺自己像個迷途的羔羊,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歡這門專業,不知道自己未來該做什么,希望老師能給我一些幫助,告訴我應該向什么方向努力。”
9月初,大學新生陸續到學校報到,開始了大學生活。象牙塔對于每一位新生來說都是新鮮而刺激的。絕大部分學生XX年苦讀,就是為了今天“上大學”。然而,興奮之余,不少新生卻陷入了困惑和迷茫。大學校園里一直流傳著一種有趣的說法:大學四年生活如同魯迅先生的四部作品集,大一開始《彷徨》,大二想《吶喊》,大三如同《墳》,大四要《朝花夕拾》。大學生大多認同這個比喻,認為非常貼切。
的確,從中學到大學,對于大學新生來說是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入學后,面對新的環境、教學模式和人際關系,相當多的新生會出現種種不適應,這是正常現象。而如何在入學后及時調整心態,完成角色轉變,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生活,已經成為學生本人、高等院校乃至全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對此,我們的建議是, 職業生涯規劃要趁早,最好從步入大學校園就開始。
盡早規劃可少走彎路
如何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這是一個極為重要、不可回避的話題。如果你早有正確的思路,早付諸實踐,那么你就可少走許多彎路。
一提到職業生涯規劃,許多人都將其等同于“就業”和“找工作”。事實上,職業生涯規劃的概念是舶來品,也稱生涯規劃(,是指一個有意識地計劃個人全部生活的過程,包括重要的生活領域、工作、學習、閑暇及各種關系,同時積極采取行動步驟,在自己所處的社會環境中實施這些計劃。職業生涯輔導最早起源于20世紀初的美國,經過百年的發展,在發達國家已經非常普及,如在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職業生涯輔導工作都是從娃娃抓起的。
而在我國,職業生涯規劃則是隨著近些年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的日益凸顯而逐漸開始受到重視的。由于我國職業生涯輔導工作的嘗試主要集中在高校的畢業生就業工作過程中,因此職業生涯輔導又經常被混同為傳統意義上的“就業指導”,即以擇業、就業為目的.,面向應屆大學畢業生進行的有關就業政策、簡歷制作技巧和面試技巧等實戰性的指導活動。其實,生涯是畢生的過程,生涯規劃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全程化”。掌握職業生涯規劃基礎知識和方法,不僅可以使大學生解決畢業就業的現實問題,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大學生在未來更好地管理自己。生涯輔導最重要的目的是促進個人生涯的發展,使每個人的特殊才能得以發揮,使之將來有一個美滿成功的人生。
進入大學是一個人一生當中重要的里程碑,大學階段為未來工作和生活做著相應的各種準備。職業規劃應該貫穿大學4年學習生活中,實際是規劃學業發展、個性與社會性發展、生涯發展的過程。大學一年級的經驗對大學四年有重要影響,而大學四年的經驗對未來有重要影響。大一新生的茫然、不知所措,歸根結底是新目標缺失所造成的,因此,進行規劃職業生涯,明晰目標,理清頭緒,制訂有效的行動計劃,對于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意義非凡。
該如何進行職業規劃
XX年,全國高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與新浪網聯合進行過一項有關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大型調查,結果顯示:超過2/3的大學生認為職業生涯規劃非常重要,但接受過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服務的人只占被訪者的5%。
職業生涯規劃的核心內容可以簡要概括為六個字:知己、知彼、決策。
知己,指自我覺察、自我探索,認識自己的性格、興趣、價值觀、能力、特長和專業知識等。
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不是為了追求社會贊許,不是為了追求所謂的“成功”,而是學會建構有意義和有價值的以工作為核心的生活方式,自覺地把個人的發展和國家、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通過職業生涯規劃所形成的科學的人生態度將讓人受益終身。
【新生職業規劃】相關文章:
大一新生大學職業規劃02-27
關于大一新生職業規劃06-29
大學新生:成功從職業規劃開始06-30
大一新生職業規劃書范文01-05
大一新生大學職業規劃范文02-27
2017大學新生職業規劃書01-29
關于大一新生也要做職業規劃06-29
大一新生入學先做職業規劃06-29
關于大學新生金融專業大學生職業規劃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