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規劃宜早不宜遲是因為選錯專業會導致后果很嚴重
前段時間,清華北大兩名學生退學后重考再上北大的新聞讓人驚訝了一番。據媒體報道,這兩名學生當初之所以選擇退學重新踏入高考考場,都是因為對之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如今,他們再次憑借高分考入北京大學,選擇了新的專業。
選錯專業,后果很嚴重
聽起來這故事很有幾分傳奇色彩,看似一段佳話。可是事實上,事件所反映出來的關于專業選擇、關于職業規劃的問題,是真實而嚴重的存在著的。
事實上,進入大學后發現專業難合口味的學生并非少數。據調查顯示,超六成受訪者承認自己在報考專業時是“盲目的”;超7成受訪者表示,如果有可能,想重新選擇一次專業。而兩位學霸的獨特經歷只能算是個例,對于其他學生并沒有太大參考意義。
對大多數人來說,從大學退學重新參加高考代價太大,更何況最終能否如愿考入心儀的大學和專業,也存在諸多不確定。而如果堅持在自己不喜歡或者不適合的專 業讀下去,有可能會影響未來的發展,甚至浪費了時間卻最終學無所成。可以說,選錯了專業可能就意味著整個人生道路的.傾斜。
避免錯誤,需要多方行動
針對大學生“學非所愿”問題,近年來一直有所討論,不少人都提出過自己的建議。選專業和就業的過程不僅與考生有關,還涉及到中學、高校等各個方面。
在學校方面,應該建立靈活完善的轉專業制度,給予大學生更多選擇權。很多學生在經過大一一年對本專業內容初步熟悉和了解之后,會想要調整專業,而有些學 生則是因為調劑等原因,被分配到不喜歡的專業。這種情況下,高校不妨給予一定程度上的選擇自由,在第一學年的整體分數等相關考核合格的情況下,適當程度的 放寬選擇的空間,給學生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
但是,這種“試錯”的過程終究要耗費很大的時間和精力成本。與其在報志愿階段因為相關知識 的欠缺和對自我認知的模糊,造成對專業選擇的倉促或者是錯誤的決定,學生們不如盡早開始進行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這種規劃不在于選擇具體的職業,不是簡單 查詢就業信息和技巧,而是要在長期的學習和實踐過程中,逐漸認識到自己的個性特點、興趣能力所在,并學會把自身優勢轉變成職業興趣和人生追求。
要完成這一點,中學校方的責任可謂非常重大。如果學校能在日常的學習中潛移默化的注意培養學生的相關意識,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找到興趣愛好所在,進而確定職業傾向,那么就能極大提高學生與專業的匹配度,為今后的職業發展打下更扎實的基礎。
【職業規劃宜早不宜遲是因為選錯專業會導致后果很嚴重】相關文章:
珍惜機會 職業規劃宜早不宜遲02-13
求職指導之職業規劃宜早不宜遲06-30
關于職業規劃宜早忌遲06-23
廣告吹牛皮,后果很嚴重01-09
職業規劃不宜盲從02-02
公司新設合并會導致的法律后果05-22
出國留學不宜選的專業02-28
霜降寒意至保暖不宜遲 養生保健注意這三點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