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義和重要性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工作又將在我們的努力下收獲新的成績,不如趁現在給自己好好做個職業規劃吧。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職業規劃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義和重要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根據薩珀的職業生涯發展理論,大學生處于職業生涯的探索階段,且正好跨越了該階段的過度期(18—22歲)和試驗承諾期(22—24歲)的兩個時期。在這兩個時期,大學生的個體能力迅速提高,職業興趣趨于穩定,逐步形成了對未來職業生涯的預期;而完成了職業學習和職業準備,大學生畢業后則會走上初次就業崗位,正式開始職業生涯。故此,在實驗承諾期內,許多大學生往往需要就自己的未來職業生涯做出關鍵性的決策。所以,大學期間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黃金階段,對大學生個人的未來職業走向和職業發展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通過對自己職業生涯的規劃,大學生可以解決好職業生涯中的“四定”——定向、定點、定位、定心,盡早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選擇自己職業發展的地域范圍,把握自己的職業定位,保持平穩和正常的心態,按照自己的目標和理想有條不紊、循序漸進地努力。
職業生涯規劃的訓練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避免學習的盲目性和被動性;規劃個人的職業生涯,可以使職業目標和實施策略能了然于心中,并便于從宏觀上予以調整和掌控,能讓大學生在職業探索和發展中少走彎路,節省時間和精力;同時,職業生涯規劃還能對大學生起到內在的激勵作用,使大學生產生學習、實踐的動力,激發自己不斷為實現各階段目標和終極目標而進取。大學生首先要認識到生涯規劃的重要意義,職業生涯活動將伴隨我們的大半生,擁有成功的職業生涯才能實現完美人生。因此,職業生涯規劃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第一, 職業生涯規劃可以發掘自我潛能,增強個人實力。
一份行之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將會:
① 引導你正確認識自身的個性特質、現有與潛在的資源優勢,幫助你重新對自己的價值進行定位并使其持續增值;
② 引導你對自己的綜合優勢與劣勢進行對比分析;
③ 使你樹立明確的職業發展目標與職業理想;
④ 引導你評估個人目標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⑤ 引導你前瞻與實際相結合的職業定位,搜索或發現新的或有潛力的職業機會;
⑥ 使你學會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驟與措施,不斷增強你的職業競爭力,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與理想。
第二, 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增強發展的目的性與計劃性,提升成功的機會。
生涯發展要有計劃、有目的,不可盲目地"撞大運",很多時候我們的職業生涯受挫就是由于生涯規劃沒有做好。好的計劃是成功的開始,古語講,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就是這個道理。
第三, 職業生涯規劃可以提升應對競爭的能力。
當今社會處在變革的時代,到處充滿著激烈的競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職業活動的競爭非常突出,尤其是我國加入WTO后。要想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并保持立于不敗之地,必須設計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不打無準備之仗。而不少應屆大學畢業生不是首先坐下來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而是拿著簡歷與求職書到處亂跑,總想會撞到好運氣找到好工作。結果是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與資金,到頭來感嘆招聘單位是有眼無珠,不能"慧眼識英雄",嘆息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這部分大學畢業生沒有充分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與重要性,認為找到理想的工作*的是學識、業績、耐心、關系、口才等條件,認為職業生涯規劃純屬紙上談兵,簡直是耽誤時間,有那時間還不如多跑兩家招聘單位。這是一種錯誤的理念,實際上未雨綢繆,先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磨刀不誤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認識與明確的目標之后再把求職活動付諸實踐,這樣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經濟、更科學。
從人力資源的角度出發,企業用人單位非常看重新進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否透明,是否與公司的發展一致。有一位畢業生在自己的求職資料中簡要地描述了自己的生涯規劃——“樂意從最基層的工作做起,用三至五年時間熟悉業務,掌握相應經驗,然后向高級主管職位挑戰”,盡管其成績在眾多競爭者中很一般,但卻應聘成功。只有少數求職者會寫出自己的未來發展規劃。這些規劃,讓人覺得求職者的求職意向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即使其生涯規劃只有五年甚至更短的時間用于為本企業工作,用人單位也樂意聘請這種目標明確、規劃透明的人。寶潔北京市技術有限公司高級人力資源經理透露,該公司在中國每年招聘應屆畢業生100名左右,凡是職業生涯規劃的早的人,現在大多數都已成為總監、副總監或高級經理。
因此,職業生涯規劃應該從大學生入學就開始培養、引導和訓練,以便為學生未來一生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簡介
要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就必須按照職業生涯設計的流程,認真做好每個環節。職業生涯設計的具體步驟概括:
認清自我
擇業首先要認識自我,了解自己的性格、氣質以及能力、興趣、特長,給自己恰當的認知和定位,搞清適合干什么,能干什么,從而確定大致的選擇方向和范圍。其次,必須明確職業價值觀,即確定自己在職業中最看重什么。通過工作,是為了賺錢,還是希望有個良好發展空間,或是為將來的長遠發展積累經驗和技能?在搞清楚階段性目的和價值取向之后,才會有一個相對明確的求職方向和目標。只有弄清了自己的擇業標準,才能避免擇業時的盲目。
解讀職業
對自己想從事的職業要進行深入綜合的分析,了解該職業所需的專業訓練、能力、年齡、性格特點等要求,職業的性質、工作環境、福利待遇以及發展空間和就業競爭機會。向陽生涯認為,除此之外,還要清楚公司文化和人文環境。這樣就不會在費盡心思找到工作后,因為與自己的期望相差甚遠而放棄工作機會。向陽生涯上千份案例數據顯示,職場新人總是在頻繁地更換工作單位,許多人或以薪資作參考,或以環境舒適度為指標,很少有人從行業發展現狀、優劣勢、發展前景預測等出發,理性而全面地思考問題,最終導致個人得不到長遠發展。
準確定位
大學生求職難的真正原因在于,他們不能為自己確立一個清晰的職業定位,給自己制定一個大學生職業規劃。向陽生涯認為,大學生應該先解決這個根本問題,然后再尋求專業包裝以獲得更好的職位。如今有很多大學生選擇通過專業機構來武裝自己,增加自己求職時的砝碼,請專家幫自己確立職業定位,制定大學生職業規劃,從根本上解決就業難問題。另外也有一些大學生選擇參加相關的職場特訓。
鎖定目標
通過前面三個步驟后,需要根據自己的特點和現實條件,確立生涯目標。也就是說順利找到職業定位后,需要對自己過往的實習經歷或工作經驗進行認真的疏理,在此基礎上,你的就業范圍便能夠進行鎖定,比如在哪些行業什么職位上,自己的能力將得到最大最順利的展現和發揮。當你的求職目標變得“有的放矢”時,你的求職行動就會變得更加有成效。思考之后的行動,更能體現其價值。
確定方案
確認了就業范圍,還需要為自己制定一個可操作的短期目標計劃。對于缺乏工作經歷的大學生,找到進入職場的機會是當前的首要任務。這時要學會積極主動地尋求幫助,用好身邊的人脈資源,盡早接觸社會,尋找各類工作機會,最好能通過熟人推薦工作,這樣的成功率往往最大。同時要注重自己學習能力的培訓與提升,不單單是專業領域的技能,而是多個領域都可能用到的技能和素質,包括自信心、溝通能力、團隊合作、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挫折應對、時間管理等方面的能力,這些技能和素質的增強,有助于提升求職成功率、在職場的適應程度等。
進行步驟
第一步,客觀的認識自我、準確職業定位(自我認知)
第二步,評估就業機會、知己知彼(職業認知)
第三步,擇優選擇職業目標和路徑(確定目標和路徑)
規劃職業方向
國內深造
繼續在學業上深造,可以提高自身的學歷層次,增強下一步就業的競爭能力,拓展職業發展空間。但是,也應該清楚地意識到,繼續深造是需要付出更多代價的,需要有勤奮耐勞、刻苦鉆研、不畏艱險的精神和毅力,需要有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而且畢業時間同樣要面對就業壓力。所以,選擇國內繼續深造,面對日益升溫的考研熱潮,一定要從實際出發,綜合自己的優勢,充分評估自己的實力。如果自己確實沒有繼續深造的競爭優勢和實力,千萬不要盲目加入考研一族,錯過現有的就業機會;更不要因為害怕面對今天的就業壓力,而推動參與的勇氣,讓就業機會從自己的身邊溜走。
留學深造
去國外留學深造,既長見識,又能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智商和情商,的確是一條不錯的職業人生路。不過“條條大路通羅馬”,選擇這條路,首先還是要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畢竟出國留學要遠離親人、遠離祖國,除受到經濟條件、外語水平等客觀的限制外,需要你有更大的心理承受力,這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的選擇。事實上,出國留學并不難,難的是你是否對自己未來的職業行程進行了有效的規劃。從最近幾年出國留學歸來的人員的發展情況看,并非所有的海歸人員都能在國內一展身手,有些人雖然有了海外留學的背景,卻在國內一事無成,不但沒有體現出一個海歸人員應有的價值,反而還不如沒有出過國的大學畢業生有作為。所以,出國留學僅僅只是你選擇職業生涯發展的一種路徑,是職業開始的第一步,關鍵在于你要有明晰的職業生涯規劃,明確通過這一步怎樣成就你未來的職業發展。
自謀職業
隨著就業壓力不斷增大,高校應屆畢業生更愿意畢業后自謀職業,直接參加工作。如北京市人事局畢業生就業網對2006屆應屆大學畢業生的網上隨機調查顯示:選擇畢業后參加工作的占67.05%,考研或繼續上學的占15.65%,出國留學的占5.33%,順其自然、過段時間再考慮的占11.96%。可見,畢業后自謀職業,直接開始工作,是大學生實現初次就業的主要選擇路徑。如果你的職業規劃也是從這一路徑開始,那么你就要提前做好求職的充分準備,將自己的擇業與社會需要、個人優勢、自我成長、社會就業形勢、未來目標等緊密結合,明確自己的起點,準確選擇好求職的行業、地區和層次,注重與自己的職業能力、職業素質相匹配,做好求職的心理準備,有針對性地積極參加各種類型的招聘會,抓住機會及時就業。
自主創業
在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路中,自主創業正在悄然興起,成為一條引人注目的就業之路。前不久,某學院正在舉行一場畢業生招聘會,會上出了一件新鮮事:該校即將畢業的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的大四學生張飛(化名)作為招聘企業的負責人,在展臺前“面試”起了自己的同學。一直都是網絡愛好者的張飛在朋友的資助下,注冊了一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自己擔任總經理。他為自己的同學提供了網頁設計師、客服代表等五個工作崗位。像張飛一樣,如今自主創業已經成為許多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不僅解決了自身的就業問題,而且還能為他人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這已經成為國家和地方各部門重視和鼓勵的一種重要就業路徑。國家和各相關部門不僅出臺了相應的配套政策,而且頻繁舉行全國性或地區性大學生創業大賽,建立大學生創業實習基地,設立大學生創業基金,為大學生自主創業打開了方便之門。
靈活就業
靈活就業(或稱彈性就業和非正規就業)是指在勞動時間、收入報酬、工作場地等方面有別于傳統的標準全日制就業形式的各種就業形式的總稱。大學生最具體表性的靈活不業形式是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 的縮寫,特指那些在家辦公的自由職業者)。選擇這種靈活就業方式的大學生人數正在逐漸增加,并越來越受到青睞。
注意原則
喜好原則
只有這個事情是自己喜歡的,才有可能在碰到強大對手的時候仍然堅持;在遇到極其困難情況時不會放棄;在有巨大誘惑的時候也不會動搖。
擅長原則
做你擅長的事,才有能力做好;有能力做好,才能解決具體的問題。只有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才能做得比別人好,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價值原則
你得認為這件事夠重要,值得你做,否則你再有能耐也不會開心。
發展原則
首先你得有機會去做,有機會做了還得有足夠大的市場,足夠大的成長空間,這樣的職業才有奔頭。
根據10天謀定好前途:職業規劃實操手冊書籍描述。如果一個人做自己最喜歡的同時也是自己最擅長的事情,而且覺得這件事最有價值,那么做成的概率會很大;如果這件事情還很有發展前途,那么就可以獲得更長久的成功。所以要想獲得職業生涯的真正成功,堅持這四條原則非常重要!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義和重要性】相關文章:
大學生做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和原則10-18
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05-28
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10-28
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意義07-29
關于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通用12篇)07-29
大學生職業規劃的意義06-19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06-23
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05-16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06-13